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梅山铁矿外围金、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梅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中,首次发现了金、铜、钼多金属矿体,通过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及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等手段初步研究了其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金、铜、钼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铁矿层顶部和外围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的"近矿指示蚀变带"中,属于燕山早期大王山旋回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沉积期后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成矿特征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凤军  肖荣阁 《矿产与地质》2009,23(6):500-506,513
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著名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也是中国最大的钼矿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本文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两组八大类:斑岩.接触带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斑岩一爆破角砾岩型矿床;破碎带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钼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认为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Ma~106.89±2.14Ma,把成矿时代空间从中生代扩展到了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3.
张达玉  周涛发  袁峰  范裕  刘帅  彭明兴 《岩石学报》2010,26(11):3327-3338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4.
金、铜、铅、锌(银)矿是辽宁地区的优势矿种,过去和现在都曾从多个不同角度或多个方面予以研究论述,但从成矿系列理论研究则是作者(1994)在Ⅱ轮区划工作中所做的一种新的尝试。根据程裕淇先生的成矿系列理论,辽宁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的金、铜、铅、锌(银)矿床属变质成矿系列组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六个成矿亚系列,九个矿床(种)类型和十二个矿床式。成矿系列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与原岩的含矿性关系非常密切,成矿物质或元素具有随原岩建造时空演化而演化的特点,成矿具有鲜明的专属性和层控性,是典型或比较典型的层控变质矿床。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均与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有关,表明辽宁前寒武纪金矿床的形成不仅与变质作用有关,而且韧性剪切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成矿条件;铜、锌(银)和铅、锌(银)矿床以块状硫化物型为主,其成矿多与火山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重就位或再富集,或热液交代富集成矿。由太古宙至早元古代不同成矿系列或成矿亚系列中的矿床具有自下而上有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新认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根据全球6大洲、121个国家(地区)、22个矿种、1285个矿床的储量数据,进行了储量量变线性回归方程趋势分析.根据回归方程不同系数切割的量变界线,划分出了36个特(超)大型矿床(顶峰矿)、95个超大型矿床和314个大型矿床.据此,笔者等创新地提出了按不同储量量级划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新认知,继而将3类不同量级的445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投影在1∶2500万全球构造背景图上,并划分出4大成矿域、21个巨型成矿带(区).其全球成矿规律是:内生、外生、变质和后成矿床的全球成矿统一性;不同成矿区带成矿的专属性;`Cu、Au、Fe、Ag、Cr、Mn、Zn、Pb、Sb、Hg不同成矿金属,大陆边缘和板块汇聚带以及陆内构造-岩浆杂岩带和大型剪切带的成矿偏在性;特(超)大型矿床太古代-古元古代全球氧大气变态(过氧事件)、元古代-古生代全球还原大气变态(缺氧事件)和中-新生代构造圈热侵蚀(巨量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异常性.  相似文献   

6.
坎岭铅锌矿床是中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内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研究发现:矿床具有后生成矿特征,赋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奥陶系碳酸盐岩,矿体主要受构造和围岩控制,矿体形态以脉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围岩蚀变较弱。矿石S同位素组成分布较宽(δ34S=-1‰~12.2‰),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及沉积地层;矿石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206Pb/204Pb值为17.262~17.269,207Pb/204Pb值为15.571~15.675,208Pb/204Pb值为38.062~38.396,通过对比矿石与主要赋矿围岩的Pb同位素特征,发现二者存在亲缘性,说明成矿金属主要由沉积地层供给。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坎岭铅锌矿床为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的MVT矿床。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铜矿在世界上占有一定位置,其成矿条件和类型较多.通过研究对最为有利的几个带进行了归纳,并对其成矿远景、成矿地质条件、带内现有矿床和资源量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湖南姑婆山钨锡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婆山钨锡矿田自岩体接触带往内依次分布夕卡岩型、夕卡岩-构造蚀变带复合型钨锡矿及构造蚀变带型锡矿,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钨)矿化及矿体主要受近EW、NE、NW向断裂及断裂与接触带构造复合控制,构造控矿型式多样,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方式.硫、氢、氧、铅同位素等资料反映出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来源于燕山早期侵位的姑婆山岩体,不同矿床类型在成因上与岩体密切相关,属于与花岗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风化、剥蚀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质调查局对美国大约99%的原始资源量在2 t以上的金矿、85 t以上的银矿、50000 t以上的铜矿、30000 t以上的铅矿和50000 t以上的锌矿进行了统计.从1996年的全国矿产资源评价开始,美国地调局系统地建立了这些矿床的数据库,统称之为"主要"矿床.截止至1996年12月31日,该数据库已收录了1118条单个矿床或矿区的记录.对于这种规模的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和分析要比管理诸如"矿产资源数据系统"和"矿业地区系统"等超过100000条记录的数据库容易得多.然而这个主要矿床数据库却包含了美国这几种金属矿床几乎所有的历史产量和已查明的保有资源量.约有30%的金、22%的银、42%的铜、39%的铅和46%的锌产于二战后发现的矿床中.即使在一个主要矿床的数据库中,也存在个别矿床中的历史产量及保有资源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每一种金属的最大10个矿床分别拥有了美国1/3的金、60%的银、68%的铜、85%的铅和75%的锌产量.从查明的保有资源量上看,最大的10个矿床分别占有43%的金、56%的银、48%的铜、94%的铅和72%的锌.每一种金属的主要矿床的查明资源量要低于1996年全国矿产资源评价对未发现矿床资源量估计的平均值.已查明资源量与累积的历史产量大体相当.假设未发现矿床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资源量比例,将有大量的主要矿床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10.
全国超大型、大型金矿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是当今地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国开展全国性大型、超大型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尚属首次.本文利用全国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按照"鹤立鸡群"的观点,以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密集区为模型单元,以金矿床密集区和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在充分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构造刻划矿床变大、变富的因变量,应用双重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全国大型、超大型金矿开展了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1.
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发育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及铜镍硫化物矿床。关于该矿带含矿岩体时代的观点包括华力西期和印支期。含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初始成熟陆壳、较薄的岩石圈、拉张应力背景,三者缺一不可。只有符合地质事实、符合矿带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的同位素定年数据,才能代表含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印支期不具备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产出的要件。华力西期350Ma,矿带具备红旗岭1号、7号含中、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的要件,理应代表1号、7号岩体时代;华力西期258Ma,矿带具备茶尖岭包括1号、6号、新6号等含小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产出的要件,均代表茶尖岭矿区的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及其控矿地质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控矿地质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如下认识:(1)河南省钼矿床属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的一部分;(2)在地槽活动带的边缘区的构造-岩浆岩带是钼矿床产出的有利场所;(3)成矿母岩是主要控矿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4)区域上巨大的燕山期花岗岩基是成钼小岩体的母岩,而成钼小岩体又是钼矿床的成矿母岩,三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嘉荫-萝北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嘉荫-萝北成矿带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该成矿带上分布有团结沟特大型斑岩型金矿以及杜家河等中、小型金矿床(点)和矿化点,其中绝大部分严格受控于近sN和sN向的乌拉嘎-嘉荫河深断裂带和保兴-四方山林场断裂带。利用应力理论对控矿构造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斑岩型金矿矿体主要产于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区,而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则平行于主断裂呈雁行状排列或密集平行斜列。对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柳树河花岗岩体、团结沟南部斜长花岗斑岩体、葡萄沟和长脖山花岗斑岩体的接触带为寻找斑岩型金矿的首选靶区.而朝阳沟、中兴沟、德胜沟、横道河子和杜家河上游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14.
哀牢山浅变质岩带分布于哀牢山深大断裂与九甲-安定深大断裂之间的古生界与中生界地层中,哀牢山金矿带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金矿床(点)均产于其中,金矿类型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但近年来,相继发现了一批红土型金矿.哀牢山浅变质岩带基岩的含金丰度值高,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异常强烈,而地壳抬升保持相对平稳,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在地形平缓的山间盆地、低山、丘陵、准平原、喀斯特地貌单元中红色粘土富集,是红土型金矿成矿的有利地区.岩带南段相对于北段红土型金矿成矿条件更加有利,找矿更有远景.  相似文献   

15.
大瑶山成矿带金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瑶山金矿成矿带位于广西东部,金矿化主要产于寒武系浅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中,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岩与成矿有关.金矿床(点)主要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受断裂构造的直接控制.成矿带内金矿受区域网格状构造控制,金矿化表现出"三层楼"成矿规律.区内金的资源量预测为50~100 t.  相似文献   

16.
中国某些金属矿床矿石铅来源的铅同位素诠释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张乾  潘家永  邵树勋 《地球化学》2000,29(3):231-238
在矿质来源研究中,铅同位素组成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已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金属甚至非金属矿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不断深入,一个矿床的矿质来源已不能简单地说来自地球的某个圈层,需要把矿质来源定位到矿区某个具体的岩体或层位,这样才具有实际意义,这样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取矿石、岩浆岩、地层及基底铅同位素对比的方法研究了4种矿床类型中9个金属矿床铅的来源。结果表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夕卡岩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上官、康山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以铁炉坪、蒿坪沟、沙沟西为代表的银铅矿床.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蒿坪沟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指出在该区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铅矿为主并指出了在该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和靶区.  相似文献   

18.
纳合迪金矿位于西秦岭北带 ,构造条件复杂 ,中酸性岩体、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十分发育 ,为金及多金属矿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成矿条件 ,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该矿有利的成矿条件和特定的成矿类型对该地区的找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体与金矿的关系——以李坝式金矿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矿床、矿点往往围绕岩体分布 ,而中酸性岩体与金矿床的关系已引起众多勘查学家的重视。通过在李坝金矿床的工作和研究认为 :岩体与金矿床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 ,成矿流体在构造带热梯度场的驱动下构成环流热液 ,并由深部地层水、大气降水和岩浆水共同组成 ,在深部通过水—岩相互作用汲取成矿物质向上运移到构造减压带后 ,载金物质卸载成矿 ,形成了特定的围岩蚀变。  相似文献   

20.
西成铅锌矿田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内,该区铅锌矿床点星罗棋布,含矿建造为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床的生成和分布明显受层位控制,矿床类型可分为沉积变质岩型和沉积变质再造型。本文以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为例,探讨典型矿石组构特征,分析区域变质对岩矿石结构、构造的影响,对比不同矿床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差异,对本区矿产地质及成因研究和勘查找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