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线综合遥测站现场对比试验结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郭锡钦  曾书儿  王金钊 《气象》1994,20(5):24-27
介绍了3台遥测气象站样机的现场试验结果。这些样机已中标并为中国气象局所初选。除试验结果外,还介绍了试验安排,试验方法和试验质量。试验表明,当这些遥测站处地正常运行条件下,观测准确角度可以基本满足CIMO对自动站的要求,旬,月平均值与人工观测值滑有明显差异。但是,这些遥测站在运行中经常出现故障,所以,它们不能用于业务工作中,现在改进样机正在现场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中尺度业务模式系统侧边界嵌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在对多种嵌套方案试验对比的基础上,选用了一种计算效果较好,方法也不甚复杂的Davies物理量松弛方案,对中尺度业务模式系统进行了预报试验。其网格边界值采用T42L9谱模式的预报值。嵌套模式与原模式用同一个例进行了预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嵌套方案考虑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在边界附近对中尺度系统的强迫作用,提高了有限区域模式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低纬高原地区MM5v3不同参数化方案降水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段旭  王曼  刘建宇  段玮 《气象》2006,32(4):16-23
为了进一步了解MM5模式在低纬高原降水预报性能,利用MM5模式中的3个物理过程组合了7个不同的参数化试验方案,对低纬高原地区2005年主汛期进行了降水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第三重嵌套网格中的Grell积云参数化、Goddard显式水汽和Cloud(或RRTM)辐射过程组合的试验方案对降水预报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大雨和暴雨预报有明显的改善;在将试验结果插值到测站点时,不同扫描半径对插值结果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20~30km扫描半径插值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四维变分同化中坐标轮转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下降算法的尺度化问题,试验发现尺度因子的选取对目标函数的收敛非常重要,而现有的计算尺度因子的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此提出将坐标轮转法应用于尺度化过程.对比试验表明了该方法有效,试验还发现将坐标轮转法和尺度化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选取典型个例,用MM4模式对华北中尺度低压进行模拟分析以及敏感性试验。检验了MM4模式对行星边界层中尺度系统的预报能力。通过调整风场,温度场,气压场与地形的配置关系,设计多种试验方案,并讨论了气流与山脉交角大小,冷暖平流对华北中低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与山脉交角大,低层暖平流或弱冷平流,对华北中低压形成是有利的。反之,则不利于华北中低压出现。通过对天气观测事实和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华北中低压有重要作用的大尺度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工影响天气早期取得的进展应归因于理论和试验之间健全的相互影响。然而在70年代却发生了方法上的分歧,形成了两个学派。一个称为“理论/试验学派”,以卡期特计划为代表,着重于检验科学假说,另一个称为“观测/试验学派”以科罗拉多河流域播云试验计划为代表,试图通过较细致的观测,增加对播云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原“北半球经纬度格点客观分析方法”工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卫星测风,飞机观测,浮标站观测,船舶地面观测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并增加了1000 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及四层湿度场的分析。并且对非常规观测资料在分析质量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上述几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客观分析要素场的质量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客观分析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用Lorenz模式作变分同化数值试验,通过对一个简单系统的讨论,对四维变分同化方法进行较深入分桥。利用Lorenz模式的数值试验,检验切线模式及伴随模式,并对目标函数及其梯度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近5年大气科学外场试验及其重要成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英  贾朋群  高良成 《气象》2001,27(1):3-8
回顾了近5年欧美等国实施的4次外场试验,这些试验大都针对灾害性天气,例如暴雨、洪水和强风等的预报问题而设计。外场试验期间,建立 “目标观测”的概念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来自不同观测平台具有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传感器给出了大量大气运动实况的详细记录,对其中包含的,或许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是改进预报的重要途径。这些外场试验所收集的所有资料,几乎都可通过Internet得到。  相似文献   

10.
汛期预测的集合预告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本文介绍一个跨季度汛期降水预测的集合预测模拟试验,以1987年为例,用2月1日~26日每隔5天的观测资料作初值进行了6个积分,取其平均作为集合预测,共有7个预测结果,计算了7个预测与观测场的同号率,计算了6个预测的标准差,结果表明:集合预测比个别试验更为合理,这6个试验的结果在大尺度分布上是相近的,其差别也是不大的。集合预测值得继续进行试验。文中也讨论了一些由于大气运动固有的动力学特性,其集合预测与经典的数学考虑有所区别,对集合预测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许多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以期能对该方法作出恰当的评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形和下垫面对冬季地中海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一个冬季地中海气旋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控制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指出,阿尔卑期山背风坡是气旋的有利生成地;但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的存在与否,对冬季地中海气旋发展的影响不大。下垫面替代试验结果指出,冬季地中海作为一个非绝热加热源,对其气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以陆面或沙漠代替地中海面时,则气旋的发展显著减弱。地形替代试验结果指出,当青藏高原移到地中海西部,并且二者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95年全省热带的气旋预报业条试验进行了总结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参试项目均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一些项目在热带气旋转折路径预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业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首都机场人工消雾试验的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996年12月15日北京的大雾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并在首都机场进行了人工消雾试验,利用首都机场RVR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所测的实时资料及配对t检验法对人工消雾试验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消雾前后能见度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变分同化方法在Lorenz系统中的简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川利  黄向宇  俞小鼎 《气象》2005,31(2):23-26
利用Lorenz模式作变分同化数值试验,通过对一个简单系统的讨论,介绍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对初值敏感性和观测点的个数及观测值作了对比试验,发现随着模式对初值敏感性的增加,同化效果会越来越差;观测点越少,观测值误差越大,这些都会影响同化效果,甚至导致同化失败。  相似文献   

15.
郜吉东  佘军 《高原气象》1995,14(1):10-18
本文用Lorentz系统作了共轭变分同化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方程中误差的增加,变分同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差,直到所作的预报试验无任何意义,在做变分同化时,对模式参数同时进行了反演,即在求得最佳初值的同时对模式方程中的一些系数也进行了某些修正,使得基于Lorentz系统所做的预报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多层加权平均引导台风路径预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较多实例的计算分析,建立了应用地面—500 hPa和地面—300 hPa气压加权引导气流的台风路径预报方程。预报试验表明,它们对中、低纬度台风移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对这一方法的依据和预报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江西稻田生态土壤肥力监测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江西稻田生态环境监测与信息服务的需要,设计了土壤肥力监测方法。并进行了为期1a的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江西稻田土壤呈现出清晰的、规模化的渐进式酸化过程,对水稻品质不利;稻田土壤养分不均衡,有机质含量高,局部有机磷含量偏低,有效钾含量处较低水平,已成为江西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限制因子。另外,试验还发现,根据动态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土壤肥力干预,均衡科学施肥,可以满足水稻高产优质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克州地区气温突变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利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克州地区气温进行预测试验,1995-2001年预测试验表明,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出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年、季气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尺度模式网格格距小,为满足预报时效要求,又需节省计算机资源,一般计算区域不能太大,若在业务预报工业中,不采用嵌套方案,很难得到满意的预报效果。文章在对多种嵌套方案试验对比基础上,选用一种计算效果较好,方法也不甚复杂的Davies物理量松驰方案,对MOMS中尺度模式进行了预报试验,其四周网格边界值采用了国家气象中心的T42L9谱模式的预报值。嵌套模式与原模式用同一个例进行了预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嵌套方案考虑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在边界附近对中尺度系统的强迫作用,提高了有限区域模式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 RegCM2的区域气候模式并单向嵌套澳大利亚 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模式由于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而对中国区域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全球模式有了较大提高;模式对 2×CO2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了在 CO2浓度倍增情况下,由于温室效应,中国区域的地面气温将有明显升高,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