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联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动态研究进展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晟君  金文纨  胡晓辉 《地理研究》2020,39(5):1045-1055
区域产业动态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不同尺度的传统经济地理研究常以企业、产业和区域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关联。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增加了关于企业关联的研究,但对于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的关注仍显不足。基于关联视角,本文首先围绕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等概念探讨了关联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梳理关于产业关联、区域关联与区域产业动态的研究进展,并为未来区域产业动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与企业关联相同,产业和区域关联也与个体间的要素流动有关。现有研究表明产业关联有助于揭示区域产业演化规律,而区域关联会通过区域间要素流动影响区域产业动态。关联视角是区域产业动态研究的新视角,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值得引起经济地理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3.
国内外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文章对国内外空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及测度模型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区域联系特征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关注较多,而针对区域间地缘经济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尤其是在测度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质性方法在研究中的分量也需要强化。经典的引力模型在实践应用中不断调整和深化,而对于城市流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模型的支撑理论较为薄弱,模型应用过程中呈现出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的趋势。传统的研究还集中于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空间及城市组织,针对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技术流动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应作出积极回应。随着全球城市网络的显现,借助各种属性数据探索垂直层面的联系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与区域间的网络结构、功能和关系研究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所追逐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及研究方法等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今后的研究中在继续关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同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力度,要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在全球化的新背景下研究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空间中性”的创新政策的反思,欧洲经济地理学提出“基于空间”的区域创新政策,至今已被欧盟委员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组织所采用。本文对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地理学区域创新政策的发展背景、主要任务、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第一,欧洲经济地理学区域创新政策的主流框架有3个,分别是区域创新系统、精明专业化和可持续转型地理理论;第二,3个框架各有侧重,区域创新系统侧重解决系统失灵问题,精明专业化聚焦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问题,可持续转型地理理论则强调转型失灵问题;第三,针对上述问题,3个框架均给出“基于空间”的区域创新政策建议,其中,区域创新系统和精明专业化是基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的视角,可持续转型地理理论则从技术的空间粘性角度出发。最后,提出中国经济地理学未来区域创新政策研究的几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区域的界定始终未曾明确,也未曾有对其内涵的具体阐述。经过多年实践建设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思想和不同的理解,也在国内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型发展模式。在相关建设实践中,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的协调发展上。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许多区域都从立法、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如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纽约长岛接受纽约人口和经济扩散,持续自然发展;韩国的济州岛通过交通发展,引入现代服务业,维护生态环境;国内第一爪“生态立省”的海南岛先污染后治理,实行分功能区布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建设实践的分析,总结其生态区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沈静  周楚平 《热带地理》2019,39(2):298-308
环境公正已成为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且地理学家研究贡献颇多。文章通过梳理国外环境公正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地理学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环境公正的概念建构,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环境公正研究的主题词变化态势,从研究内容、方法和尺度等方面总结了环境公正的研究特点,以期为中国环境公正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外学者对环境公正概念主要从“分布公正”“认知公正”与“程序公正”3个方面建构。国外对环境公正的研究主题从关注社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设施向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空间等全球性问题发展;研究内容涉及环境公正的分布、原因、影响以及实现方式的多元探讨;研究立场鲜明且在政策与规划方面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研究方法涵盖定性和定量两大领域的多种方法,并不断发展;研究尺度上从社区至全球都有覆盖。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少剑  方创琳  王洋  马海涛  李秋颖 《地理研究》2013,32(12):2244-2256
区域差异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一大隐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基于“最优尺度-总体趋势-差异方向-机制因素”的框架,综合运用传统总体差异指数、尺度方差及其分解、特定方向差异指数(PDI 指数)和多水平回归分析对1978-2011 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① 尺度方差及其构成大小依次排列为县级、地级和区级,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份额也越大。②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增大趋势,并出现波动性变化。③ 广东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是珠三角核心区与边缘地区之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差距扩大,省内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微弱上升,市区与外围区的差异缩小。④ 全球化、简政放权、投资水平和市场化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最重要的四个机制因素;全球化和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简政放权则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大,而市场化能够潜在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缓和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 评述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外研究在多学科融合框架下更为关注地理的作用, 从而导致空间计量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成为热点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受到重视, 研究尺度逐步降低并向实用化发展。国内研究多是国外经验在中国的验证, 本土化创新不足;研究尺度以省域层面为主, 城市和县域研究明显缺乏;空间效应逐步受到关注, 对区域差异的基本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应在数据选取上更为细化和全面, 尝试追踪和监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格局, 构建经济增长差异定量测度方法体系和技术平台, 加强区域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溢出、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研究, 关注差异机制和机理解析。  相似文献   

10.
论文系统综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多种视角与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脉络,认为行为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行为汇总到行为交互、地方属性到网络联系的转变过程。早期的空间结构研究多通过行为汇总与地方属性的分析,聚焦于区域内空间单元的属性相关性,具体包括社会区、同质区与空间邻域等视角与方法。近期研究则逐步发生了“关系转向”与“网络转向”,更多从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出发,分析区域的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包括传统的功能区分析、社群结构分析、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等。通过比较不同分析视角,论文最后提出未来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加深对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的理解,加强对行为空间网络的中观尺度结构分析,在方法应用上需要避免“方法决定论”,并探索适用于多尺度、多要素的多层网络分析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现状、重点和存在的问题。与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关注度和战略定位变化相对应,国内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三大问题: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地理特征、发展基础评估和发展谋略。在梳理已有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学者对经济带的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对经济带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强调地域范围,另一种侧重于区域开发模式。这两种理解背后是实证逻辑与工程逻辑两套话语的对立。此外,现有研究对于协同发展的标准存在分歧,对经济带内创新的培育与扩散关注仍然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2.
石磊  陈乐一  李玉双 《地理研究》2020,39(4):853-864
厘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多样化的空间相互作用,对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理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城市间的同群效应,从新的视角解释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高收入城市通过正向同群效应对邻近中等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带动作用,通过负向同群效应对邻近陷阱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中国城市之间未完全发挥自上而下的辐射带动作用;中等收入城市对高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陷阱城市对中等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同群效应,中国城市之间存在着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同等收入水平城市间的经济增长通过正向同群效应相互促进。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同群效应的产生更多是源于分权体制下的“标尺竞争”,其中学习和竞争机制在不同收入水平城市内部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最后,从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构建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itative transfer functions to relate community structure to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reconstructions of pas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ave been possible and have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ecosystem processes. There are cases, however, in which this approach is not applicable, or does not provid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the questions being asked. In these cases, some alternatives are to conduct experiments or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t a finer spatial resolution. These two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as alternatives to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er functions. In this review, I discuss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two approaches are now being used in paleolimnological studies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y of the species found in sediment records and thus refine interpre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My focus is primarily on studies that deal with establishing clear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he growth or 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 I present examples of how these approache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 a variety of studies, including those designed to: (1) refine and enhance reconstructions that are based on transfer functions; (2) develop new paleolimnological tools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change; (3) explore mechanistic link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commonly reconstruct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4) pose and test hypotheses based on patterns in the sediment record. These ca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these approaches was essential to clarify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lake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 As in all discipline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in this area of research. In particular, the quantitative integration of these approaches with the sediment record is a major challenge, due to dispar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This research can also be quite labor-intensive,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fewer taxa than in the calibration set approach. It also requires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nd/or collaboration in fields that have historically been less integrated, hence they may require greater effort. These issues may hinder the use of these approaches because of the perceived difficulty. I discuss these challenges and address possi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异系数、希尔指数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2002—2008年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2002—2008年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变化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差异仍较为明显。(2)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东部地区"高高"聚集,西部地区"低低"聚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处于"倒U"型变化曲线的顶部区域,土地利用的压力依然很大,应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科学地制定区域土地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全球化的蔓延,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增长与收缩已成为地区发展转型研究中的国际性话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外来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发展,随之出现了大量的“城乡一体化(Desakota)”混杂空间。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地区产权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更新政策的差异,城市中出现增长与收缩并存的新空间现象。基于此,文章从区域农村城镇化的特殊条件出发,结合城乡二元土地产权结构的制度背景,探索珠江三角洲“Desakota”形成的内在因素,并提出理解城镇增长与收缩的分析框架。后危机时代,城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匹配程度存在巨大差异,为不同地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机会。实证分析部分以东莞市为例,通过夜间灯光数据探索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典型地区的案例分析,从产权视角切入分析地区出现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土地是决定地区发展方向的本质性因素,城市中产权明确且结构单一的国有土地有利于更新置换并实现再增长,而产权零散、用地混杂的集体土地往往因改造成本高而难以推动更新发展,地区出现“穿孔式”收缩。  相似文献   

16.
郑衡泌  陈文龙 《地理研究》2010,29(4):757-766
民间信仰区域分异,前人的研究多数定位于有方言差异的大尺度区域。但无方言差异的小尺度区域内,人们对神祇的信仰和供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对泉州市东海镇三个不同村落(蟳埔、宝山和法石)的民间神祇信仰情况进行微观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方言差异的小尺度区域内,影响神祇在区域内生态位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神祇功能与这个区域产业类型的相关程度。神祇的功能与区域内产业类型的相关程度是影响民间信仰神祇区域分异的重要因素。区域间产业类型的分异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因此,特定功能神祇的区域分异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由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计算出的民间信仰神祇生态位数据与神祇在三个村落的分布及影响的实际情况比较契合,生态位理论应用于民间信仰神祇的区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 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式渐变。③ 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 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中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可达性研究受到学界与规划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20 年来国内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可达性时空变化及其地域效应方面总结国内外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的各自特点与发展方向,判断未来国内相关研究主题.综合比较可知,区域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变研究仍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研究评价指标丰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分析技术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内容更趋于多元化,不断拓宽了可达性研究与应用领域.国内研究发展快,但研究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空间分辨率仍有待提高,亟待考虑交通需求与政策干预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social scientists have turned increasing scholarly focus to the ‘post-colonial city’, as it relates to the lived experiences and socio-cultural worlds of urban-dwelli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Australia, this literature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issues of identity, power and representation in big cities. More conventional geographic analyses regarding socio-spatial,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aspects of urban Indigenous experience have been mostly absent from this discourse. In this paper, we begin to address this gap within the literature by identifying notable socio-spatial,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features of urban Indigenous experience in regional Australian cities. We draw on census and administrative data to empirically examine Indigenous residency, presence, and uneven housing market access in regional urban centres. The analysis builds a national comparative picture regarding population change, tenure type, crowding and housing affordability in these loc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drills down’ to explore some of the drivers and implications of change against these indicators in one case study locality: Geraldton Western Australian. This case study analysis, based on recent fieldwork, grounds the broad identified trends in a localised narrative, illuminating some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socio-economic and socio-spatial dynamics that shape urban life for Indigenous peoples in regional Australia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dynamics for broader questions of co-existence between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Australians.  相似文献   

20.
刘逸  张一帆  黄凯旋  陈蕊 《地理研究》2022,41(4):1107-1121
现有研究已经初步揭示全球化进程中战略耦合与区域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但战略耦合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仍缺少量化测度。为此本文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从企业和区域两个维度构建战略耦合影响下的产业升级模式分析框架,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初步定量实证战略耦合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珠三角各城市均发生了产业升级,同时也存在地理尺度上的分异。其中,深圳表现出最优的区域整体升级,广州和珠海偏向于次优的企业升级,而东莞接近于产业结构升级,内卷化现象在珠三角城市尚未明显发生。② 战略耦合模式的差异显著影响产业升级进程,其中工业生产对港澳台资的依赖程度和外资企业的技术领先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③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战略耦合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发生显著改变,成为区域发展路径的转折点。越依附于港澳台资和其他一般外资进行生产的地区升级越慢,但港澳台资企业的技术领先水平越高的区域则升级更加明显,而一般外资企业的技术领先水平对于升级的促进作用消失。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化下的产业升级理论,同时也是对关系经济地理学定量研究的一次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