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球学报》2020,41(1):127-128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8年《地球学报》影响因子为1.401(上一年度为1.376),在2050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7(上一年度为第135),在150种地球科学和地质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列第30位。核心总被引频次2214次(上一年度为2143)(表1)。近年来,《地球学报》的各项期刊评价指标比较稳定,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和学术综合影响力保持高水准(表2)。  相似文献   

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0,(2):158-158
2019年10月,在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召开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我刊入选世界学术影响力Q2期刊。下表是入选世界学术影响力Q1、Q2的地球科学综合和地质学期刊名单。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1年)于2021年10月正式发布。350种科技期刊分别入选"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21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这是《地球学报》连续第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3年《地球学报》影响因子为1.263(上一年度为1.600),在1989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87(上一年度为第27),在133种地球地球科学和地质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列第29位。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上一年度为1589)(见表1)。近年来,《地球学报》的各项期刊评价指标稳中有升,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和学术综合影响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岩矿测试》2021,(2):326-326
2021年3月收悉,《岩矿测试》继续入编第九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广大作者和读者对本刊一如既往的支持!2020年,《岩矿测试》进一步加强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质量建设,以“五问”标准衡量科技创新水平,凝练代表性亮点成果,发挥地质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该年本刊先后入编《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我国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在《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影响力位列Q1区。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12月30日消息,《地学前缘》继2012年之后,再次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遴选为"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参与遴选的科技期刊共3 502种,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前5%的学术期刊入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入选期刊共计175种。在入选的175种期刊中,《地学前缘》国际影响力指数排名53(指标为134.4)。排在第1到53的期刊中有46种为SCI期  相似文献   

7.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是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与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是煤炭行业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知名期刊之一,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发布,《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度核心影响因子为0.966,学科排名第8,离均差率为0.37;核心总被引频次1666,学科排名第8,离均差率0.47;综合评价总分47.6,综合排名第9。其中,核心影响因子在地球科学类36种期刊排名中,首次进入了前10名,较上年提前了11位次。此外,学科影响指标从2011年的0.56上升到2012年的0.78,学科影响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2018,64(1):64010189-64010189
正2017年11月22~23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地质论评》、《地质学报》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等继续被授予"2017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国际影响力指数CI在前5%的期刊,每年共遴选175种。而前5%~10%的175种期刊被授予"国际影响力优秀学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重要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RCCSE)权威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地质与资源、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欢迎广大作者  相似文献   

11.
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及盆地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滇地区裂谷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形成这种地堑地垒的格局有多种解释,以传统的地质力学分析为主。笔者借以热力学的自由热对流原理来加以论述:攀西巨厚的火山岩体在下覆异常地幔热作用下,发生自由热对流,引起热量散失,使地壳沉降与隆起不均衡,生成地堑地垒的格局。自由对流单元的侧向迁移,使盆地形成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层表   总被引:31,自引:14,他引:17  
  相似文献   

13.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toglobigerinids from the Kimmeridgian section of the Montagne de Crussol, SE France is presented. This monotonous succession of predominantly carbonate beds represents peri-platform hemipelagic deposits, well dated by ammonites. Three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in thin sections and in isolated forms after extraction by acetolysis. Favusella? parva (Kuznetsova) is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occurring in almost the entire succession from the Orthosphinctes to the Beckeri zones. Favusella hoterivica (Subbotina) has been retrieved less frequently from the Platynota to the Beckeri zones, and it is its oldest occurrence. The rare Globuligerina bathoniana (Pazdrowa) occurs only in the Late Kimmeridgian. Based on our study and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 palaeogeographical map was plotted, showing that most of the protoglobigerinid occurrences are in deep water facies of the northern margin and central part of the Tethys. These records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Globuligerina bathoniana, G. oxfordiana (Grigelis), Favusella hoterivica, F.? parva and Compactogerina stellapolaris (Grigelis) in the Kimmeridgian.  相似文献   

14.
山柞镇旬地区盆地体制与金属成矿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山柞镇旬地区现今构造格架是在后泥盆纪秦岭造山过程中奠定的,秦岭北鄂尔多斯板块左行旋转,扬子地块向北挤压及左行旋转,使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两条长寿深大断裂发生大规模的左行走滑,主要形成EW向的柞(水)—山(阳)断裂,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伴随佛坪地块的隆滑而产生的NW—NWW向公(馆)—白(河)断裂、旬河断裂,形成和控制了山柞、旬阳热水盆地和镇安—青山隆起以及沿旬河的裂陷,控制了柞山镇旬地区金属成矿带的分布和最终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We have determined the extent of Se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duced by reduction of selenate by sulfate interlayered green rust (GRSO4), a Fe(II)-Fe(III) hydroxide-sulfate. This compound is known to reduce selenate to Se(0), and it is the only naturally relevant abiotic selenate reduction pathway documented to date. Se reduction reactions, when they occur in nature, greatly reduce Se mo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Se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shows promise as an indicator of Se reduction, and Se isotope fractionation by various Se reactions must be known in order to refine this tool. We measured the increase in the 80Se/76Se ratio of dissolved selenate as lighter isotopes were preferentially consumed during reduction by GRSO4. Six different experiments that used GRSO4 made by two methods, with varying solution compositions and pH, yielded identical isotopic fractionations. Regression of all the data yielded an instantaneous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7.36 ± 0.24‰. Selenate reduction by GRSO4 induces much greater isotopic fractionation than does bacterial selenate reduction. If selenate reduction by GRSO4 occurs in nature, it may be identifiable on the basis of its relatively larg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分离结晶作用和批式熔融作用Cly/Clx-Cly图解的数学分析,笔者认为,虽然ClLa/Clsm-ClLa图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区分这两种不同岩浆作用过程,但是,Treuil等的解释是不完全的。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还极大地受参数Cox,Coy,Dx,Dy的影响。该图解并非总是有效。本文还给出了一般式Cly/Clx-Cly在其它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首次发现了沂蒙矿类质同象系列新的富Ti矿物(变)种。理想的晶体化学式可表达为:K(Ti5Fe3Cr2Mg2)12O19(简称K-Ti沂蒙矿)(Ba,K)(Ti5Fe4Mg2Cr)12O19(简称Ba-Ti沂蒙矿)从而与原来确定的沂蒙矿K(Cr5Ti3Fe2Mg2)12O19和钡钛铁铝矿(Ba,K)(Cr4Fe4Ti3Mg)12O19一起构成了金伯利岩中AM12O19磁铁铅矿型矿物的K-Cr、Ba-Cr、K-Ti、Ba-Ti四种端元类型的复杂类质同象系列。新发现的两个矿物(变)种均产出于具叶片状尖晶石出溶体的镁钛铁矿中。根据结构已知的沂蒙矿中原子的占位和配位多面体情况,分析了K-Ti,Ba-Ti沂蒙矿中各原子的占位和配位多面体,认为新发现的两个(变)种在成分上与沂蒙矿和钡钛铁铬矿有明显的区别。根据镁钛铁矿、尖晶石、沂蒙矿新(变)种、钙钛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它们的形成环境,从而为这类矿物的地幔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0.
题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