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50年营口降水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51~2000年营口降水量资料,对年际、季和月的降水资料进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近50a营口总降水量呈现出线性递减趋势。但也有部分时段呈现出一定的线性震荡增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营口1951 ~1997 年逐日(20 ~20 时) 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 以上,均能通过0-01 检验;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级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 m m 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引言旱涝灾害历来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全省部分地区近80年的降水序列和近200年的旱涝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周期规律。2逐步回归周期分析(’)2.1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降水量是表征本年旱涝程度的重要标志。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有近80年的无间断降水资料,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上述4站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代表辽宁省的年降水序列,进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前3个主要降水周期依次为28、5、亚三年左右。对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个地区的单站年…  相似文献   

4.
利用营口1951~1997年避日(20-20时)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虹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以上。均能通过0.01检验;不同等越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赶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mm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气候观测、再分析资料和吉林省粮豆单产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吉林省是夏季农业生长季(5-9月)的平均温度上升趋势最显著的地区,该省中西部、南部和辽宁省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线性减少趋势较显著的地区,气候变化以暖干倾向为主;吉林省东部为年降水量线性增加趋势的显著地区。吉林省气候变暖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豆单产的持续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这种有利作用已不明显,呈现出粮豆单产年际变化随降水量的多寡而振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954-2010年商丘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商丘站1953年12月-2010年11月的年、季降水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显示:年、季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降水量、冬夏季降水量在增加,春秋季降水量略有减少。年降水量在2003年,冬季降水量在1997年、春季降水量在1992年、夏季降水量在2003年、秋...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孙凤华  袁健 《气象》2004,30(6):32-35
运用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朝阳5个代表站1953~2001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建立了辽宁降水序列,分析了其近50年的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以此序列为基础重建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探讨了旱灾预测问题。应用1996~2001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全国主要河流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年最大日降水量、年暴雨(日降水量≥50.0 mm)日数的多年平均状况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3年,全国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全国范围内多数气象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并存在南方流域增加、北方流域减少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特征在2001年以来表现更加突出。全国平均年暴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空间上,我国南北方流域年暴雨日数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南方流域多呈上升趋势,北方流域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郑州站1964—2008年月平均探空资料及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5a郑州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和地面降水量的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该站夏季降水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郑州站夏季可降水量和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可降水量存在准2a的振荡,而降水量主要表现出准4~6a的振荡周期;(2)在长期线性趋势上,可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而降水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两者都在1990年代末发生突变;(3)郑州站夏季降水转化率与降水量存在相同的年际振荡周期和线性增加趋势,其降水转化率在21世纪初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 1951~ 2000年营口气温资料 ,进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年、季、月值的演变分析 ,得出近 50a营口年、春季、冬季都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 ,线性增长率均大于等于 0.2℃/10a,特别是 2,3,4月气温偏高较为突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汤强  甘庆辉  许薇 《湖北气象》2011,(3):277-281
根据汕头1962—2008年汛期逐日降水量资料,使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汕头汛期降水量与各级别降水频率及其贡献率的趋势、年代际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汕头汛期降水量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各级别降水频率中,小雨和暴雨呈线性减小趋势,中雨、大雨和大暴雨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近40年的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1961—2000年56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1961—2000年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及水汽输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40 a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1.12 mm/a。高原南区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线性增长率为1.97 mm/a;北区年降水量变化较小。青藏高原降水量在1978年由少雨期转为多雨期,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及副高的水汽输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金巍  曲岩 《辽宁气象》2002,(1):21-22
利用1951~2000年营口气温资料,进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年、季、月值的演变分析,得出近50a营口年、春季、冬季都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线性增长率均大于等于0.2℃/10a,特别是2,3,4月气温偏高较为突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广义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日降水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60—2010年青藏高原23个台站和长江下游25个台站的日降水量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台站日降水量,并评估了广义线性模型对日降水量的模拟能力。在建模期(1960—2005年)广义线性模型对日降水量表现出良好的模拟能力,两区域模拟结果与观测值1月平均相关系数0.75左右,7月也均超过0.5。模拟结果大部分台站日降水偏大,但偏大的量值较小;模拟的无降水准确率较高,最高值在高原区域,1月平均达85.2%。检验期(2006—2010年)广义线性模型模拟的日降水与建模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对两区域代表站的分析显示,广义线性模型模拟降水极值和降水0值的效果较好,且较好地还原了主要降水过程。总之,广义线性模型对日降水量的降尺度效果良好,适合应用于气候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1~2000年营口夏季降水量和前期500hPa高度场、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夏季异常旱涝年的前期秋季(9~11月)、冬季(12月—翌年2月)5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及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前期秋、冬季海气资料与夏季降水相关较好,且存在“隔季相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0—2009年昌吉市观测站的降水量和20 cm口径小型蒸发皿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昌吉市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市年、季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明显;近50 a昌吉市年、季降水量都有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其中年、春、夏、冬季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秋季呈略下降趋势,蒸发量均有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受此影响,近50 a昌吉市气候总体趋于干向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不同数学模型在降水量资料序列订正中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法模型和比值法模型对分布于全国31个台站的降水量资料进行了模型订正效果的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年降水量序列的订正效果较好,其相对拟合误差总平均在0.08以下,而其它3种模型与月降水量序列的订正效果较差,相对拟合误差总平均在0.11以上;(2)若将年降水量序列相对拟合误差控制在0.10以内,则要求确定订正方程式的平行资料年数为10年或以上,要求订正站与基本站序列的相关系数在0.85以上;(3)较湿润地区拟合误差较小,反之较大。  相似文献   

18.
近50a海口市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7年海南省琼山站的降水量和20cm口径小型蒸发皿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海口市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对干燥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年、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年、季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明显;近50a海口市年、季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年、春、秋、冬季的蒸发量均有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受此影响,近50a海口市气候总体趋于更加湿润,但2003~2007年由于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处于相对干燥时期.  相似文献   

19.
四种雨量计观测降水量的对比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晓利  刘厚智  翁炜霖 《广东气象》2009,31(5):49-50,53
利用广州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全年4种雨量计的降水资料,分析定时降水量与自动观测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仪器之间的差异,探讨仪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自动观测降水量与定时降水量以及各仪器所录降水量之间,都存在非常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都在0.998 2以上;探测仪器稳定可靠,满足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疆35个观测站1991—202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降水变差系数、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南、北坡与山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从北向南减少的梯度明显且西部多于东部。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45%,山区降水量相对稳定,北坡降水四季分布更均衡,南坡降水量主要在夏、春两季。近30年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而且秋季降水量增加更明显,降水量具有准10和准20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