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9,(4):47-4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2008年11月27日,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铁路建设再次加快了步伐。  相似文献   

2.
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通过对重庆经济增长的份额-偏离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是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推动的,产业结构效应为负。由于轻重工业竞争力弱,工业发展慢于全国。重工业比重大,效益低,从而使工业总体经济效益远低于全国。重庆应大力扶植新的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构筑三大经济发展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1990年和2000年相关资料,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数量增长和密度增长的特征加以分析,利用人口初始规模、区位条件、经济因素3类变量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对都市圈133个区县人1:3增长及其差异进行解释.计量回归结果发现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都市圈内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个地区如果平均高程较低,人均GDP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增长较快,接近中心城市、市场潜力较大,则人口相应增长较快.模型同样推导出,区位条件和经济因素都为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后者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6,(3):43-44
通过外部资本、技术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通过内部经济整合深化区内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内源和外源力量的交互作用和推动,使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势日趋强劲,近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长三角城市群不仅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毛汉英 《地理学报》1998,53(5):413-421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体系,是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省为例,通过对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指出,山东省1978年以来经济的持续超高速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最后重点探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综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09,(5):12-13
通辽市科尔沁区"保增长、保红线"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开发、保护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强化土地管理及调控政策,切实加强土地利用征收报批和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关,但合理化程度下降;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呈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演化趋势,但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空间上呈现先集聚后扩散趋势,不同行业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沿东陇海工业集聚发展轴;工业专业化分工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技术水平下降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工业高级化和区域工业占有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能源消耗和工业SO2排放抑制作用明显,但不同尺度区域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94,自引:6,他引:194  
李小建  乔家君 《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较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脑省际边界地区有关;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海洋酸化、冰雪融化、气温持续升高、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多,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抵抗气候风险能力较强的工业领域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目前,工业领域的脆弱性不断加深,工业经济损失的绝对量也在不断增长,定量评估工业经济损失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梳理当前的研究进展,可以为工业经济的评估提供思路和方法。因此,本文对工业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正负面效应进行概述,发现不同工业部门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略有不同,部分区域的采矿业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为正向,但风暴、干旱以及降雨会破坏采矿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制造业大多是室内作业,抵抗极端气候的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业反应机制复杂;建筑业的损失多集中在间接损失,通过电力成本提高等反馈;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遭受极端气候时会出现传输供应损失,且作为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其减排成本短期内会影响该部门的经济增长。工业部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付出了较大的适应和减缓成本,因此通过模型量化评估工业经济的损失,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证工业经济平稳有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1,(5):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伊双边贸易得到了较好发展。两国之间贸易的特点是中伊双边贸易额增幅较快,但相对于中国对外贸易总的发展还存在差距;原油在中伊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同时非石油产品贸易也获得了较快增长;在中伊双边贸易中,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国处于较严重逆差状态;经济技术合作和直接投资促进了中伊贸易的增长。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产生上述特点的原因以及中伊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已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循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论证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路径,而对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及建立在资源环境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发展模式等支撑系统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集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将较快地进入中速增长。中速经济增长,将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实现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机遇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吴玉鸣  李建霞 《地理科学》2006,26(4):385-391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正确、科学测算TFP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及政策研究非常重要。运用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方法,基于2003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对中国大陆省级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测算分析。结果发现,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测算我国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利用这种方法测算的2003年中国大陆31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工业生产率发展实际;在影响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的因素中,工业资本投入是造成工业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省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瓶颈因素;2003年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增长是由资本和技术共同推动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王铮  武巍  吴静 《地理研究》2005,24(2):243-252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衰减性和溢出与GDP缺口的关系,改进了Conley、Ligon(2003)建立的区域溢出统计分析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计算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GDP溢出。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增长溢出是正的,上海对外的增长溢出最大。在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省具有重要的溢出作用。中国西部地区除云南、新疆外,经济溢出基本上是负的。因此推广它们的经验,促进西部经济与东部一体化是重要的发展战略。分析还建议,将给予新疆的某些政策也给予东北地区,可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是制定区域政策的重要依据,该文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增长,采用经验正交函数与空间滤波模型,探寻1985-2012年间中国335个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地市经济增长呈"稳步抬升—渐趋稳定—开始下降"变化态势,总体变动不大,但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2)地市经济增长主要呈东西反相分布,1985-2004年间东部地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西部地市发展较慢,而2004-2012年间中西部地市的经济成长较快,东部地市相对减缓,经济增长差异开始缩小;3)基于空间滤波误差模型识别出投资、消费、外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地市经济增长起到显著拉动作用,财政支出、从业人员数量对地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化水平及区位条件对地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1,(9):60-60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8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谈时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陕,但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针对网友质疑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戴柏华指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是一种新的处理非平稳、非线性数据序列的方法,能够分解出研究对象在不同尺度上的波动信息。该文对195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进行了EMD分解及相应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多尺度的周期性波动,与西方经济学中的4种周期基本一致。2)根据各IMF分量的波动变化趋势及其绝对值贡献率的走势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3)我国三大地区均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西部地区将在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结构变动是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以华东地区为案例地,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2年华东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其中2002~2007年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处于平稳态势,2008~2012年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2006、2009、2012年华东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在空间上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9.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是当前国际上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个时段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运用GIS空间分析和EXCEL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在这10年的时间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其中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和中等城市用地增长迅速。(2)区域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占用草地和耕地为主。同时,城乡建设用地类型及其结构变化在17市县存在明显的差异。(3)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和政府政策是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确保减碳的首要任务是定量测度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量影响因素及其大小。为分析北京市1997-2007年的碳排放增量,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2007年北京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业,而碳减排的却是能源工业;两时段各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工业行业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