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水平分量磁变仪非线性记录对K指数测量的影响。通过与国际参考台的比较,发现大连台目前测量磁扰在K〉4各K指数等级的频次分布偏高。认为测数偏高的重要原因是:(1)测定人员对非K变化的分辨技能影响,这也是K≤2事件测定数偏少的主要原因。(2)水平分量磁变仪记录非线性的影响。(3)反映了区域地磁扰动场的特点。据国际参考台资料实测大连磁照图得到了实用新K尺,K=9下限为350nT。大连K指数测定偏  相似文献   

2.
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与定向检查是保证记录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研究表明,失磁下影响的的一般条件下,定向与定向检查均可用”扭头带动镜面法进行,日常可根据定向记录位置n。监 状态。已有精确定向结果的标度线圈用于定向检查与校正操作简便,如果度盘进一步改进,检查精度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水平分量磁变仪状态函数 S_(dh_)在水分量磁变仪工作中的影响及排除影响的方法。导出了提高计算精度的计算方法。解释了“上,下午基线值差“现象,并指出出现这一现象是定性判断仪器需重新定向的一个判据。文中建议将二次反射水平分量磁变仪光杆距,由《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规定的1200毫米增大至2600毫米,并增加磁针 N 极在磁东工作的规定,提出了使仪器接近理想工作状态时有关常数间应满足的关系式。磁变仪是地磁台基本仪器之一、从观测结果得知,一台水平分量磁变仪在不同时间测算出的基线值往往离散较大,磁爆时更为突出,甚至还出现上、下午基线值差。实测标度值也有类似现象。因此影响了水平分量地磁记录资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料在地震预报上的使用。本文讨论水平分量磁变仪状念函数在水平分量磁变仪工作中的影响及排除影响的方法。文中符号加脚标”。“表定向值,取设置在地磁场水平强度 H 为30 000伽马(1伽马即 InT)的地区、标度值 S 为2伽马/毫米、光杆距 R 为1200毫米的二次反射水平分量磁变仪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仪).进行分折温度影响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4.
对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磁通门磁变仪标度值——状态函数的测定和磁通门磁变仪记录的校正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减小水平分量磁变仪记录非线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减小水平分量磁变仪记录非线性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标度值(C/M)、选取适当的入射角α_0、选择适当的记录距离R是改善水平分量磁变仪记录状态的主要途径。文中对比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改进磁变仪布局的必要性和布局标准,对磁变仪定向及其稳定性、标度值稳定性和分量仪间允许的最小间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提高磁变仪记录质量的改进布局和满足布局全部标准的新布局,改进布局特别是新布局可以显著提高磁变仪保持定向、抗干扰能力,获得记录标度值稳定的较理想的磁照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提高水平分量磁变仪资料质量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H仪定向及定向监督方法:(2)对H仪非线性记录进行改正计算的实用化方法:(3)减小或消除H记录非线性,提高H仪在记录中保持定向能力的技术措施,这些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H仪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各分量磁变仪磁针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地磁场各分量的变化、记录光入射角对记录的影响,并由此认为一套磁变仪的布局应满意三项标准:(1)各分量仪磁针间的相互静磁影响要小,且任一磁针受其它磁针工作的影响要低于该分量仪记录的分辨率;(2)各分量仪的状态函数稳定,即保持定向能力强;(3)可产生较高精度的线性记录磁照图。鉴于目前的磁变仪布局与此三标准有明显差距,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布局方案,可满足此三项  相似文献   

9.
对水平分量磁变仪基线值负漂移现象作了探讨,认为地磁场水平强度的变化和水晶丝扭力系数的减小是影响水平分量磁变仪θ角改变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定向改变的主要原因。另外,还对减小H仪基线负漂移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质量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玉树断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李闽峰  邢成起 《地震地质》1995,17(3):218-224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工作,对玉树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段研究。该断裂划分为3段:(1)西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达7.3mm/a,沿断裂带展布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2)中段第四纪以来的主体活动时段在晚更新世以前,以正断层活动为主;(3)东南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以水平左旋活动为主,水平滑动速率约5mm/a,沿断裂带分布有大量的古地震事件遗迹,历史上记载的最大地震为1896年的邓柯7.0级地震  相似文献   

12.
杜其方 《地震地质》1989,11(4):31-42
本文讨论了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炉霍段的水平断错、古地震遗迹与地震重复间隔等问题。晚更新世以来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13毫米/年。全新世中期以来大震的重复间隔时间小于600年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愿军 《地震地质》1991,13(3):249-257
本文讨论了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认为黄陵断块相对于周缘的差异性运动是存在的,最大年速率可达5—10毫米。跨断层的短水准结果以继承性断层活动为主,年速率在毫米级。水平形变网揭示仙女山断裂带近年来表现为左旋压扭性,天阳坪断裂带以右旋滑动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戴文政 《华南地震》1993,13(2):25-31
根据福建东南沿海长澳带上布设的八个精密激光测距网近十年来的观测资料,计算出各三角点水平位移矢量及水平应变等各项参数,并结合地震地质背景,对福建沿海地区自1981年以来的地壳水平形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福建东南沿海近十年来总的水平应变以张应变为主导,但长澳带不同地段的应变形态各不相同,差异性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   总被引:56,自引:14,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大陆不同来源的多个GPS区域监测网1991~1999年间的观测资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1998~2000年的观测资料,联合处理得到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通过最小二乘配置法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速度场模型,获得了基于连续介质假设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或称为视应变场)初步结果. 分析了水平运动、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并简要分析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 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中西部构造变形强烈,应变速率值高,又以青藏块体及其边缘和新疆西部最为显著. 除川滇、新疆西部外,大部分地区的近东西向断裂存在左旋剪切变形,近南北向的断裂存在右旋剪切变形. 而东部地区构造变形相对较弱. 强震通常发生在剪切应变率的高值区及其边缘,尤其是与构造变形背景相一致的剪应变率高值区.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在最显著的东西向左旋剪切应变率高值区,从该区域的应变状态分析,具备近东西向断裂产生巨型走滑破裂错动的构造变形背景.  相似文献   

16.
La Coste地震计的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旋转型La coste地震计的原理和各种悬挂方式及其周期表达式。指出消除“拐腿”效应和振幅效应的最好办法是采用零长弹簧(l=0)并使绞链簧片的弹率c1=-M′(0)否则,地震计将表现为正“拐腿”效应、正振幅效应或反效应,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固有周期的增长。绞链簧片弹率c1固定后,地震计只能工作在对应的周期。列举了满足La coste悬挂条件时各种因素变化对周期和零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Understanding the flow characters in open channel or other water area, whether natufal water bodies(such as rivers and estuaries) or man-made strUctures (such as navigational channels, harbors), isimportant for addressing numerous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se include the selechons ofsuitable waste disposal sites, contndnant transport, sediment transport and other ecological problems.The major difficulty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s that it often requires an optimal…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推导出水平摆倾斜仪摆杆初始平衡位置的计算公式,并对其精度及各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整摆杆方位的方法。全国50多个台站运用该法测得了各仪器摆杆的偏角,并重新调准仪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As a part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in China, a lot of M6.0-7.2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in the margin faults of the Minshan block in history. This work attem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geometry and activity of the north section of the Minjiang fault in this region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geologic and geomorphic investigations, micro-geomorphic surveys, and trench excavation. The results show left-lateral-slip and Holocene activity of this structure. Along it, the offset landform has a continuous linearity on Ⅱ terraces near the Chuanpan village. The vertical height of the fault scarp measures 3.1 meters, which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accumulativ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gully. The accumulative horizontal shortening due to faulting is 3.0 meters. Calculation using the model of displacement-dependent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shows bot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nd the horizontal shortening amount are about 1.0 meter. While strata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lip rates are all about 0.7-0.9mm/a, and the horizontal shortening rate is approximately 1.0-1.1mm/a. The excavated trench, perpendicular to the fault trace, reveals low-angle thrust dipping in 260åt 29°.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ult, colluvial wedge and stratigraphy ages, three palaeoseismic events are identified from youngest to oldest at 0-295a BP, 1 405-1 565a BP, and 2 750-2 875a BP, respectively, with recurrence intervals 1 110-1 565 years and elapsed time about 0-295 years。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itude and active parameter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Minjiang fault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M7 or greater earthquakes. Now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stress accumulation, having a certain seismic risk.  相似文献   

20.
按拟定条件采用代入参数法并附加表格对原规范公式进行了简化。这些表格数据只与桩径,距径比,桩排列和桩基土类型有关,为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在一定范围内还可按相应部分除注要求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