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文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8—10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厦门大学、福建省天文学会承办.与会代表211人,其中学者141人,研究生70人。王绶琯、叶叔华、苏定强、陈建生、熊大闰、艾国祥、方成、黄润乾、陆琰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汪显坤 《天文学进展》2006,24(4):387-387
中国天文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2006年10月26-2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天文学会承办.包括叶叔华、苏定强、艾国祥、欧阳自远、方成、陆琰、朱能鸿、张家铝等8位院士在内的250多名来自天文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13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王挺贵 《天文学进展》2005,23(4):383-383
中国天文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天文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的与会代表共262人,其中既有孜孜不倦为我国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天文学家,也有一批生机勃勃、已作出优秀成绩的青年天文学家。叶叔华、苏定强、陆琰、朱能鸿、李惕碚、方成、周又元等7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于2007年11月22-2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广州大学、广东省天文学会承办.包括周又元、方成、陆琰、李惕培、黄润乾等5位院士在内的310多名来自天文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18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10,(12):81-81
2010年11月1日-3日,美丽的绿城南宁迎来了一场天文盛会——“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作为这次会议的分会之一,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召97“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第十一届四次工作会议暨2010年全国天文科普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天文科普工作者近八十人。  相似文献   

6.
1999年度中国太阳物理年会于 9月 23~25日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太阳和日球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太阳分支学科组、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STORM23)协同组织。参会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和数学研究所;以及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等。与会代表共计36人。 会议开幕式由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主持,中国天文学会太阳和日球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文学会主持召开的恒星物理会议,于1979年12月18日至12月28日在昆明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2个单位。40名代表。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付理事长、紫金山天文台付台长龚树模研究员主持。上海天文台付台长万籁研究员,吉林大学苟清泉教授,南京大学曲钦岳教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0月9日至21日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射电天文学科组负责人王绶琯同志主持。科学院物理数学部戴中溶同志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有关关文台、研究所高等学校及天文仪器工厂等十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第10次工作会议暨首届中国天文摄影比赛评奖大会,于1994年10月22-24日在南京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39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有关大学、省、市、地区科协、地方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以及有关天文馆、青少年宫(科技站)等。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中科院天文委员会主任苏洪钧、中国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吴美霞、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领导同必方、江苏天文学会副主席华兆铭等出席了开幕式。这次工作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0月19日至ZI日,此期间由普委会副主任卢保罗负责,组织天文摄…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二次双星讨论班——双星的观测和理论解释,于1985年6月4日至8日在河北省承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天文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八个单位的38名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参加了会议。美国内布拉斯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报告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天文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十个单位的四十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德培、副主任龚守身、王传晋和蒋世仰分别主持了报告会。中国天文学会副理长、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会并讲了话。会上宣读了二十四篇论文(见附录及会议资料),其中成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至八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十一个单位四十一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同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谢炎同志到会讲话,祝贺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3.
理论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2—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召开。这个会议是由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与宇宙学”两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会前,于8月15日—21日,还由这两个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期宇宙学暑期讲习班。 参加宇宙学暑期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工作者三十余人。这次讲习班由方励之作了宇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文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9年3月8日至12日在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方学会、专业委员会选举的代表,上届理事等160余人。《天文学报》、《天体物理学报》、《天文学进展》和《天文爱好者》等四个刊物的编辑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有十多位天文学家就当前大家关心的天文学前沿领域作了评述性的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及报告者为:太阳磁场理论(胡文瑞);类星体在大尺  相似文献   

15.
学术活动     
1986年8月25-3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第124次“观测宇宙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伯比奇(G.Burbidge)教授和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方励之教授主持。国际天文联合会秘书长斯温斯(J.P.Swings)博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王授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讨论会是国际天文学界最高水准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以观测宇宙学为专题的一次这种类型的会议。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学者来自23个国家,国外的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131名,包括  相似文献   

16.
1982年3月8—12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组在陕西临潼召开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约30余人.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利用.会议收到有关报告20篇,另有其它方面的天文学史报告10篇. 首先有席泽宗、宣焕灿分别就主题作了综合性报告:“东方古代天文记录在现代天文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上海天文台联合举办的“1987年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1日至3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有来自全国11个单位的代表共39人参加,提交的学术论文报告共51篇。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近一、二年来射电天文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亚太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作好学术准备工作。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报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下列五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简讯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第十次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10月22~24日在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召开第十次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39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应邀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苏洪钧,副秘书长吴美霞,江苏省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1980年10月9日到21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1958年开创射电天文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天文学会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热情支持和鼓励,王绶琯同志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十三个单位正式代表52人,列席代表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报告64篇。代表们就射电天体物理、太阳射电、射电天文方法及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于1990年4月5日至8日在武汉市举行。出席这次工作会议的代表共83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有关大学,省、市、地区科协,地方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以及有关天文馆、青少年宫(科技站)等。中国科胁普及部的同志也到会指导,湖北省,武汉市科协领导、湖北省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