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武汉地区不同地层、不同工艺产生的建筑工程废弃泥浆,通过光谱仪分析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过滤、真空抽滤、离心以及不同絮凝剂的正交试验,以上清液浊度和清液率为主要指标对废弃泥浆泥水分离效果进行评价。试验发现:废弃泥浆固相颗粒以有机质为主;采用过滤方式取得的清液浊度较低,但清液率较少;采用真空抽滤方式处理废弃泥浆可以获得较多的上清液;采用离心方式能处理除含特细颗粒外的多数废弃泥浆;正交试验表明阳离子絮凝剂(PAM)处理废弃泥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樊勇军  武恒  王士国 《探矿工程》2021,48(7):115-120
在天津地区,工程废弃泥浆处置方式简单,污染环境严重,已成为工程项目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某桩基施工现场为试验场地,采用小型压滤实验机对现场废浆进行物理压滤就地处置试验,选取28~30 L/(m2·s)的1型滤布,60 min压滤时间为单机一次的最佳处理时间,实现了废弃泥浆现场固液分离目的。通过施工设备实际运行,通过添加少量石灰方式可将单次压滤时间降低至45 min。该现场压滤处置技术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泥浆外排的难题,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伟  周岩 《吉林地质》2012,31(2):143-146
简要介绍我国目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废弃泥浆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常用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固化处理技术。通过实例对勘探矿区内的钻孔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无毒和无害化评价,并进行一次无害化和固化处理技术及工艺的大胆尝试,取得点滴体会供同行们分享,推动岩心钻探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泥水盾构隧道废弃泥浆改性固化及强度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侵占土地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厦门市某隧道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固化技术处置泥浆,测试不同影响因素(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改性固化后泥浆抗压强度、pH值、含水率等特性的影响,分析固化机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获取最优固化剂种类、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固化剂种类为CERSM泥浆固化剂Ⅱ,掺入比为10%,泥浆初始含水率为100%。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改性固化后泥浆的强度特性,28 d后固化泥浆抗压强度可达1.5 MPa,是普通水泥固化泥浆强度的4倍,可用做建筑填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废泥浆固液分离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正交设计原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泥浆固发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混凝析主次因素为:混凝剂浓度、加量、搅拌时间。并指出混凝剂选择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伟钧 《探矿工程》2017,44(9):81-84
针对温州永嘉世界贸易中心工程钻孔桩的废弃泥浆,通过添加相同的化学药剂结合真空预压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进行了模型桶试验,从排水速率、排水总量和含水率等方面对比研究。试验发现:改进排水方法后,废弃泥浆含水率在短时间内(80 h内)从处理前的180%~190%,降低到处理后的60%~80%。研究表明,药剂真空预压改进排水方法后处理废弃泥浆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浩  李雷 《陕西地质》2020,(1):86-90
对钻孔废弃泥浆诱发的环境问题,应针对不同的废弃泥浆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石油钻井废弃泥浆较多的采用固化法处理,亦有采用固液分离后分别对固相、液相进行二次处理;建筑施工废弃泥浆的处理为化学方法或化学加机械方法。对废弃的泥浆应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处理,并使泥浆处理产物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腾冲科学钻探废弃钻井液的特点,确定了先絮凝破胶再固化的技术路线,筛选出絮凝破胶预处理及固化的最优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固化效果良好,经絮凝沉降后分离出的废水、固化物浸出液污染物含量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詹良通  张斌  郭晓刚  江文豪 《岩土力学》2020,41(10):3245-3254
针对工程泥浆回填废弃矿坑处置的安全问题,开展底部真空和上部堆载预压处理废弃工程泥浆的模型试验,探讨该技术在废弃矿坑回填处置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底部真空和上部堆载预压使得泥浆含水率显著降低及泥土的强度明显提高,处理一个月后,含水率从初始450%降低至95%~105%,体积减量达到73.4%;不排水强度由初始为0的状态提高至9.8~13.4 kPa。在初始的静置阶段,泥浆颗粒沉积存在重力分异现象,粗颗粒在底部沉积有助于缓解真空预压过程中淤堵问题。底部真空作用下,泥浆中孔隙水渗流方向并非完全一维向下,在径向存在水力梯度。处理后泥土压缩性与软土相近,渗透性优于软土。基于试验结果和大应变固结理论,考虑泥浆的自重固结以及压缩性与渗透性的非线性变化,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单次回填厚度对泥浆层固结时间和减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现场实施的工艺参数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粘土对丙烯基复合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丙烯酰胺(AM)、丙NN(AA)为原料,以不同粒径的粘士(MMT)为无机填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复合吸水树脂,讨论了MMT对其吸水性、保水性、韧性、抗温性、抗盐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MMT的粒径越小,吸水树脂吸水倍率越低,韧性、抗盐性、抗温性等性能就越好;可通过调整MMT粒径来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废泥浆净化与固结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力总成液力悬置是国外70年代末在汽车上开始应用的新型隔振元件,是国际汽车隔振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优良的动特性,可明显降低汽车振动和车内噪声,因而它取代传统的橡胶悬置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回顾淳液力悬置的发展历史,对其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各种典型的液力悬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吹填淤泥作为滩涂围垦填料既能有效解决砂石等理想填料资源的短缺难题,又能避免大量吹填泥弃置所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具有可观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但吹填淤泥往往呈流浆或浮泥态,含水率超高,强度低,渗透性差,后续地基处理人员和设备难以直接进场。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絮凝-固化联合方法处理表层吹淤泥浆形成硬壳层(工作平台)的新思路,并开展室内试验验证了其技术可行性。首先,通过针筒滴定法确定了处理吹填淤泥的絮凝剂(PAM)类型及最佳掺量;然后,通过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配比的絮凝-固化联合处理淤泥浆的絮凝沉积过程,并开展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不同龄期土样的抗剪强度和含水率。结果显示,在同样固化剂掺量情况下,使用絮凝-固化联合处理法代替传统单一水泥固化法,能使试样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至少提高5倍以上,证明了采用絮凝-固化联合方法处理表层吹淤泥浆形成表层工作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代万庆  薛艳  颜巧云 《探矿工程》2021,48(11):23-29
依据河南许昌地热井水敏性地层钻探工程,在分析水敏性地层的成分、水化机理及钻进泥浆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水敏性地层钻进需要滤失量小、密度低、流变性好、抑制性强的泥浆。依据文献资料及生产实践经验,初步选出配制泥浆的材料和浓度,采用室内试验测定泥浆性能和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优选泥浆材料浓度,优化出泥浆最终的配比,经生产实践验证调整,最终确定了适应项目生产需求的泥浆配方。经实际生产检验,满足水敏性地层钻探需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泥科学与应用技术”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闵凡路  吕一彦  王升位  孙政  张春雷  李磊 《岩土力学》2013,34(11):3041-30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淤泥、污泥为代表的各种泥状物产量巨大,接近于城市垃圾的数量。而各种泥的性状及污染物种类非常复杂、多样,经济、安全地进行各种泥的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各种泥状物虽然种类不同、成分各异,但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处理方面也具有以脱水为主的减量化、以污染物稳定为主的无害化、以改变性质后进行利用为主的资源化的途径上的一致性。此外,泥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也能够被利用来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长期以来,各种泥的科学研究和处理技术分布在各行各业,使用的概念、指标不能统一,技术和方法隔离发展,影响了对于泥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泥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学科方向,对于泥的主要种类和问题,处理泥中所遇到的热点问题以及几个典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解决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纪文栋  张宇亭  颜容涛  王欢  孟毅 《岩土力学》2015,36(Z1):281-286
城市疏浚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淤泥具有高流动性的典型特点,导致此类淤泥运输、周转都极为不便。开展了利用高吸水材料改善淤泥流动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淤泥的流动性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显著上升,曲线拟合结果显示两者之间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通过添加较少量的高吸水材料就可以使淤泥的流动性迅速降低到非常利于运输和周转的程度;引入“净流动值”定量地描述高吸水材料对淤泥流动性的改善效果,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淤泥在添加一定比例的高吸水材料后其“净流动值”降低比例处于相同水平;高吸水材料对淤泥流动性的改善效果在极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显著体现,未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情况下淤泥流动值改善就已接近最优值,搅拌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淤泥流动性改善效果并无明显影响,工程应用时的工作耗时和工作强度将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肖涵  董超强  章荣军  陆展  郑俊杰 《岩土力学》2022,43(Z2):214-222
改性淤泥固化土应用于填方工程既能弥补砂石填料供应短缺的困境,还能解决大宗疏浚淤泥的弃置难题。但当淤泥含水率超高(>300%)时,纯水泥固化法处理效果极差,而采用絮凝调理联合化学固化的理化复合法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鉴于生石灰具有絮凝和固化双重功效,采用生石灰替代部分水泥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淤泥浆的理化复合法处理效率。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研究了生石灰替代比对高含水率淤泥浆理化复合法处理效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试验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其固化机制。结果表明:生石灰对淤泥浆理化复合法处理效率会产生较大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优生石灰替代比,在最优替代比条件下生石灰能显著发挥絮凝和固化双重功效,并有效提高处理后淤泥的早期和晚期强度;从微观试验分析,最优替代比下处理后的淤泥样生成的CSH/CAH/CASH凝胶和钙矾石等水化产物数量最多,孔隙间隙也最小。因此,实际工程中运用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浆时,可采用生石灰替代部分水泥以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