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言 2001年,按照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的建设要求,怀来台形变观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包括基础环境、供电、避雷、通信系统和前兆仪器的改造。陆续改造安装了DSQ型水管倾斜仪、SS-Y型伸缩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TJ-IC体应变仪和辅助观测的TCM-3型洞温测量仪、PTH/R-III气象参数测量仪。2001年10月1日进入试运行,2001年底通过中国地震局工程管理中心的质量验收,2002年进入正式观测。为更好地使用该台的数字化资料,及时对数字化和模拟资料的一致性、精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探讨辅助观测与观测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由泰安地震台形变资料看固体潮数字化观测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安地震台为全国形变一类观测台。现有除重力仪、井下竖直摆外的几乎所有形变固体潮数字化观测仪器。通过对山东泰安台固体潮形变观测的数字化与模拟资料的一致性、精度和格值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数字化资料连续性、稳定性的综合统计分析,对各套仪器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价和论证。认为数字化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固体潮形态、观测精度、方差及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在数字化倾斜仪中,水管倾斜仪的稳定性及精度较高,石英摆存在一定程度的漂移,垂直摆倾斜仪的漂移较大、资料内精度较低。伸缩仪资料也存在精度较低的情况;压容及体应变仪资料内精度较高,但压容仪漂移较大,仪器稳定性不及体应变仪。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通过对云南4个水位观测点模拟与数字化并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同一个观测点的模拟与数字化观测数据内在质量接近、数据相关性好、数据的变化形态及地震同震响应特征相似,在这些并行观测的观测点上数字化观测可以取代模拟观测. 相似文献
8.
9.
10.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广州地震台测震数字记录资料与模拟记录资料,对数字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与模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记录与模拟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差别不大,而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则数字记录优于模拟记录。 相似文献
12.
13.
宁波地震台地倾斜模拟与数字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宁波台地倾斜数字VS垂直摆与模拟JB水平摆倾斜仪2002年一年时间的并行观测和研究,认为在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观测精度上,VS垂直摆倾斜仪明显优于JB水平摆倾斜仪;在数据传输上,数字化仪器实现了远距离快速传输,有利于及时捕捉地震的短临信息,有利于资料共享。 相似文献
14.
对五山地震台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和统计,分析了水位仪和地热仪在实际运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化改造后的观测资料内在质量及现存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从实际问题出发,以易县台1995-2000年的观测资料为例,对局部环境,观测系统,数据处理和资料评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认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