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矿物发现于内蒙蒙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朝不楞矿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中,为一主要含Pb、Bi、S的铋复硫盐新矿物。它的化学成分与硫铋铅矿相近,但其晶体结构不同。根据产地命名为锡林郭勒矿(xilingolite)。  相似文献   

2.
对Ag_2S-Cu_2S-PhS-Bi_2S_3四元体系500℃相图研究表明,整个体系相关系受十个组分范围变化大的固溶体和一个液相区控制。它们是:块硫铋银矿、铜银铅铋矿、硫铋铅矿、富硫铋铅矿、辉铋矿-针硫铋铅矿、方铅矿-杂硫铋银矿、硫铋铜矿和人工合成相CuBi_3S_5、Cu_3Bi_5S_8及新相“C”。此外体系内稳定的相是四元系端元相和辉铅铋矿。  相似文献   

3.
碲硫铋矿(Csiklovaite)是一种很少见的矿物。国外报导的产地只有两处:罗马尼亚的锡克洛夫(Csiklov)(首先发现)和匈牙利;但其含量都很低,粒度细小,矿物学研究不够。福建马坑的碲硫铋矿在我国是首次发现,矿石含碲达百万分之几,在选矿产品中碲可富集到千分之几。碲主要呈碲硫铋矿和辉碲铋矿(Tetradymite)存在。  相似文献   

4.
对Ag_2S-Cu_2S-PbS-Bi_2S_3四元体系内铋硫盐矿物的类质同象取代类型的研究表明,它共有四种:配对取代Ag(Cu)+Bi=2Pb,简单取代Ag=Cu,Bi(Pb)=Cu和Cu原子填隙(以平衡Bi或Pb为Cu取代时电价差)。研究还给出了体系内10个重要固溶体的成分及结晶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固溶体及铜、银、铅铋硫盐矿物结构特征、共生和共生长关系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分成四个系列:块硫铋银矿、硫铋铅矿、辉铋矿-针硫铋铅矿、贺硫铋铜矿。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抽空石英管法对三元硫化物体系Ag_2S-PbS-Bi_2S_3和Cu_2S-PbS-Bi_2S_2的500℃相关系进行了研究。Cu_2S-PbS-Bi_2S_3体系的相图特征是Bi_2S_3-CuPbBiS_3。之间完全固溶关系,以及它与二元系Cu_2S-Bi_2S_3和PbS-Bi_2S_3各相之间双变关系。Ag_2S-PbS-Bi_2S_3体系相图被PbS-AgBi_S_2之间的完全固溶关系分成两部分:富铋与富银。富银部分仅有辉银矿与PbS-AgBiS_2固溶体之间简单双变关系,而富铋部分却包含丰富的银、铅铋硫盐。在抽空石英管法500℃下合成成功的有块硫铋银矿固溶体、铜银铅铋矿、硫铋铅矿固溶体、富硫铋铅矿和辉铅铋矿。 以上两个体系中矿物之间共生长关系及稳定范围也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Ag_2S-Bi_2S_3体系相图重新测定发现,硫铋银矿温度稳定范围是从室温直到其熔点773±5℃。在二元体系Ag_2S-Bi_2S_3内,硫铋银矿有一狭窄的固溶体区,在600℃时其组分变化范围是50.0+—54mol%Bi_2S_3,500℃时是50.0+—53.5mol%Bi_2S_3,400℃时是50.0+—52.5mol%Bi_2S_3。与此同时,α-AgBiS_2是在高于195±5℃富Ag_2S条件下稳定,低于此温度,转变为硫铋银矿。α-AgBiS_2在600℃时,其组分变化范围为46.5—50.0mol%Bi_2S_3,500℃时为47.0—50.0mol%Bi_2S_3,400℃时为48.0—50.0mol%Bi_2S_3。铜银铅铋矿纯银端元Ag_2Bi_4S_7最高稳定温度是697±5℃。高于此温度,转变为硫铋银矿和液相。块硫铋银矿(AgBi_3S_5)为同成分熔化,其熔点为745±5℃。  相似文献   

7.
西藏舍索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为小型矽卡岩型富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扫描电镜与电镜能谱以及ICP-MS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查明其岩相学与矿相学特征。舍索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磁铁矿+辉砷钴矿+自然铋+大量石榴石+少量透辉石,形成温度达到800℃;(2)硫铜钴矿+辉钼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针硫铋铅矿+透辉石;(3)硫铋铜矿+含铋斑铜矿+绿帘石+次闪石+黑云母;(4)黄铜矿+不含铋斑铜矿+闪锌矿+绿帘石+绿泥石,形成温度约228℃;(5)低温磁铁矿+菱铁矿+碲银矿+低温石英+燧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蓝辉铜矿、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自然铋、硫铋铜矿、硫铜铋矿、硫银铋矿、硫铜(银)铋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钴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和含钴斜方砷铁矿。主要的有用金属元素为铜、铅、锌、铋、铟等,它们的含量均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该矿床为典型的双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上应重视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8.
江西盘古山钨矿是一个钨、铋、碲均可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有关其碲化物的特征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尚属空白.文章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中碲化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盘古山钨矿床的碲化物主要有硫碲铋矿A、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巴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及辉碲铋矿.矿床碲化物由浅至深有依次出现硫碲铋矿A、巴硫碲铋矿、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辉碲铋矿的趋势,矿物逐渐富Te元素而贫Bi、S元素.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碲化物最小捕获温度为152~395℃,碲逸度为-11.0<1ogf(Te2)<-7.1,硫逸度为-12.54<logf(S2)<-9.39.研究认为,温度和f(S2)的降低,及f(Te2)/f(S2)的相对增大是碲化物沉淀的关键因素.碲化物的空间分带可能是随着成矿流体物化条件的变化导致Bi2S3-PbS矿物系列中Bi被Pb置换、S被Te置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抽空石英管法对三元硫化物体系Ag_2S-Cu_2S-PbS和Ag_2S-Cu_2S-Bi_2S_3在500℃的相图进行了研究。 Ag_2S-Cu_2S-PbS体系500℃相关系,受方铅矿和固溶体f.c.c.(Ag_xCu_(2-x)S)、b.c.c.(Cu_xAg_(2-x)S)所控制。在接近PbS-Cu_2S连线处有一液相区。随温度下降,方铅矿可与Cu_2-Ag_2S二元系上所有各相平衡共存。 Ag_2S-Cu_2S-Bi_2S_3体系在500℃时则包含六个固溶体,即块硫铋银矿、铜银铅铋矿、杂硫铋银矿、硫铋铜矿、CuBi_3S_5、Cu_3Bi_5S_9和新合成“C”(Ag_(1.1)Cu_(4.8)Bi_(5.8)S_(12))。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无铜、无铅的铜银铅铋矿(Ag_2Bi_4S_7)合成成功。 以上二个三元系中矿物稳定性及共生关系也根据相图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范成模  曹崇耀 《矿物学报》1991,11(3):234-242,T002
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与五元素矿化有关,产于富含砷镍矿和红砷镍矿的脉状矿石中,并形成特征的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根据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和类质同象系列的研究,杏树台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属于中低温热液矿物,并形成于含矿溶液由富Ni向富Bi演变的成矿作用过程。它们晶出于砷镍矿,红砷矿之后,辉铋矿、自然铋之先。 硫铋锑镍矿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在国外有关文献中尚无报道。笔者在研究杏树台五元素建造的基础上指出,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是Bi,Ni硫化物的一种极为特征的产出形式,并认为,类似的矿物共生也应见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1.
狮子山矿田矽卡岩型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因上属于矽卡岩型金矿。矿相学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床中的铋矿物以自然铋、辉铋矿为主,其次为碲铋矿、硫铜铋矿、辉铋铅矿等;铋矿物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与自然金紧密共生;包村矿区Bi-Au相关系数为0.69,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成矿流体相分离引起的热液硫逸度fs2降低,可能是黑铋金矿分解成金和铋,并最终导致金与铋矿物密切共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鲁麟  梁婷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2018,92(3):560-574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硫碲铋矿(Ingodite)作为新矿物首先由苏联发现并作了报导。去年,我院在江西盘古山钨矿床有关专题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一新矿物。仅比苏联晚大约八个月的时间。国内首次发现的应硫碲铋矿产于盘古山钨矿床的Bi_2S_3-PbS系列矿物之中。尽管本矿床的含矿石英脉中发育有一系列的硫盐矿物和碲铋矿族矿物,而且其种类之多、颗粒之大都是其它矿区所少见的。但是,应硫碲铋矿在本矿区的分布并不普遍,仅见于少数的光片中。此矿物与本矿床中较为常见的硫碲铋矿B紧密连生。硫碲铋矿B与本矿中另一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铋、碲金属元素作为广东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中的两种重要伴生矿化组分,其赋存状态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通过野外系统地质采样、详细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查明了铋、碲元素在该矿床中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于金属硫化物内部、裂隙或边缘,形成的碲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自然铋、硫碲铋矿B、叶碲铋矿、辉铋矿、碲银矿、碲铋矿、辉碲铋矿、赫碲铋矿、萨硫碲铋铅矿和应硫碲铋矿等。自然铋的矿物颗粒结晶粗大,形成环境相对稳定,是Bi的主要赋存形式之一,且常常出现自然铋和辉铋矿共存。Bi主要来源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和部分围岩中矿化元素的活化,Te的来源与深部岩浆活动或地幔物质有着密切关系。燕山期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含矿流体上升,当高温热液演化到中温时,Bi、Te金属元素便逐渐富集、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15.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规模第二大的富铜多金属矿床。在永平铜矿火烧岗采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矿区内主要的容矿围岩为互层状安山-玄武岩和钙铁榴石矽卡岩,其中,夹有灰质硅质岩和片岩,以及层状与透镜状矿体,为典型的海底火山喷发环境。大量胶状黄铁矿的存在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胶状黄铁矿普遍重结晶和钙铁榴石矽卡岩本身就代表着变质作用(或矽卡岩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强烈的热液蚀变对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起到促进作用。有用元素除铜与钨外,铋与铟的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新发现含铼白钨矿、含稀土沥青铀矿与一系列金属铋和碲的矿物:自然铋、辉铋矿、硫铜铋矿、含银辉铜铋矿、硫银铋矿、沃仑斯基矿、碲铋矿、叶碲铋矿、铁铜碲硫铋矿、含锝碲银矿、辉铋碲银矿(?)、叶碲铋-碲银矿(?)等。  相似文献   

16.
陈殿芬  那建国 《地质学报》1998,72(3):249-259
福建碧田矿床成因上是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该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在其铜矿石内发现了较多的锌砷黔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碲砷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硫砷铜矿等硫盐矿物及少见的钨锡矿化物-硫锡铁铜矿,硫铁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鉴定吉林省地质研究所铁矿普查组1977年在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地区采集的铁矿标本时,发现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通过深入研究确定该矿物是针硫铋铅矿(Aikinit)——辉铋矿系列的一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18.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矿铋矿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延伸约2000km,南北两侧与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相接。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已发现成矿带中铋的矿化呈带状展布。尕尔穷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在矿石中首次发现铋的独立矿物——辉铋矿,这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重要铋工业矿物。此外还有含锇自然铋、硫铜铋矿、碲铋矿、含硫碲铋矿、未定名的BiTe2等铋的自然元素矿物、碲化物及硫盐矿物。研究成果丰富了成矿带铋矿物种类,对矿床研究和勘查方向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镜下鉴定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讨论了Cu-Au-Bi共生关系,铋在成矿热液中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辉铋矿在高温热液下形成。尕尔穷铜金矿床的含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83.2~87.1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86.87~87.29Ma,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福建碧田铜金银矿床中硫盐矿物及钨锡硫化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碧田矿床成因上是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该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在其铜矿石内发现了较多的锌砷黝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碲砷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硫砷铜矿等硫盐矿物及少见的钨锡硫化物——硫锡铁铜矿、硫铁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这些矿物形成于成矿作用早期的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在260~380℃之间,最低成矿压力20~40 MPa,硫逸度(lgfs_2)=-8.74~-12.06。钨锡铋矿物的发现表明,燕山早期花岗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抱伦金矿床位于中国海南省西南部乐东县境内,是一个大型中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以含金石英脉为主,蚀变岩型金矿脉次之。金矿脉呈NNW方向分布在志留系浅变质碎屑岩破碎带之中。68个矿石样品的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抱伦金矿床具有富Bi高Au的特点,属于Au-Bi-(低Te)-S流体体系。抱伦金矿床的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黑铋金矿、硫铋金矿、自然铋、辉铋矿、辉铅铋矿、斜方辉铅铋矿、硫碲铅矿、硫铋碲矿,伴生矿物以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为主,还有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