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坊水库坝体隐患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河、湖堤防及水库坝体隐患的勘查中,物探方法以其轻便、快捷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中坊水库是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的一个中型水库,近年来坝体漏水现象较严重。为了查明隐患,本文采用探地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和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坝体进行勘查,基本查清了水库漏水地段及漏水通道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日伟 《广东地质》2002,17(2):17-22
南海市黄洞径不库历经重建和多次技术处理,但时至1998年仍一直漏水。通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和综合分析,查清了水库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坝基渗漏;通过现场测试和计算,查明了渗漏方向、速度、渗漏量、渗漏量、渗漏型式和渗漏深度,并结合坝坝基土的工程地质性能,提出采用帷幕灌浆的治理方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例讨论了物探在地质灾害探查和找水方面的应用.在温峡口水库渗漏探查中,采用无线电波透视和充电法,成功地圈定了漏水通道.在乌江彭水坝址野猫洞去向探查中,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查明了埋深近百米的溶洞通道的去向.葛洲坝二江上游围堰渗漏,用自然电场法准确查明了漏水的部位.在第四系找水方面,介绍了直流电测深法的两个应用实例.最后讨论了物探在地质灾害探测及找水等方面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海 《贵州地质》2003,20(4):223-227
防渗帷幕灌浆是处理岩溶地区水库坝基坝肩渗漏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杜绝深、浅层的复杂的岩溶漏水问题,帷幕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效果取决于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水工建筑物结构之间的帷幕体的搭接形式,布置格局和边界范围。本文根据34处渗漏水库的灌浆实践,提出确定帷幕的深度和长度的原则,并得出了相关曲线和经验公式,对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供水管破损漏水检测,一般使用听音工具和设备来进行,这种需要漏水点传出声音的检测方式,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使用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无需利用声音,而是通过供水管漏水造成地层电性变化这一特征,使用小极距高密度电法查明管道漏水点位置。该检测方式不仅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查明的供水管漏水问题,而且拓展了小极距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在坝体渗漏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北京怀柔凯甲坟水库坝体渗漏勘察中应用 ,阐述了高密度电法勘察的基本原理、应用和资料的分析 ,指出了高密度电法在勘察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受右坝肩正断层F2的影响,某水库岩溶发育,一直存在渗漏问题,经多处防渗处理,问题依然存在且日趋严重。本文综合采用流场法、自然电场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水库渗漏进行了探测。发现老隧洞封堵质量较差,存在渗漏问题,并导致其下游侧坝体集中渗漏和大面积散浸;大坝坝体中部存在从上游坝坡至下游渗漏通道,是坝体下游二级坝坡出现散浸的主要原因;大坝右岸低矮山体存在渗漏入口,并可能与下游山脚的泉水点相连通;大坝右坝肩F2断层带防渗性差,存在与下游断层露头集中渗漏点相通的渗漏通道。此次探测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能较准确获得水库渗漏源、渗流通道等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蒲州新闸消力池综合电法勘查中,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定了消力地域内砂体的分布位置;用自然电场法查明了地下水的渗流方向,解释了该区内桩体离折、缩颈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某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发现水库区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库区内的岩溶发育对水库的渗漏问题影响较大。为此在坝址区域采用充电法及高密度电法追索地下暗河及渗流通道。经连通试验及水文地质观察证明,电法成果准确可靠,为成库地质论证及岩溶防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保申  孟凡会 《地下水》2012,(3):177-178
混凝土防渗墙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一种地下连续式防渗措施,以山东省莒县小仕阳水库为实例,对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坝基除险加固前的渗漏情况和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成墙后的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成墙的连续性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渗透系数对比和高密度电法电阻率色谱图分析得出,混凝土防渗墙的使用能有效的解决水库坝基的渗漏问题。同时对混凝土防渗墙的更好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三态变量的逻辑信息法及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了贵州岩溶水库渗漏的数学——地质模型,用此模型对五个已知渗漏水库进行了检验,所得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效果良好,最后对一个待建水库的渗漏量进行了预测。 文中以贵州省研究程度较高的八个岩溶水库为实例,应用逻辑信息法建立变异序列,按标志正负构形出现概率之差,从80个标志中筛选出48个与岩溶渗漏有关的地质标志,逐次计算标志的信息权P_k,标志区分权R_k,信息度和有利度,最后建立了数学——地质模型。 在逻辑信息法的基础上,利用九个已知渗漏水库的数据,进一步建立了水库渗漏量与有利度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对水库渗漏量给出定量的估值。   相似文献   

12.
张兴安 《地下水》2004,26(2):150-152
本文在研究桃曲坡库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渗漏段的分布特征、漏水形式及原因,并提出了防渗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某坝基为砂卵石基础,其下为强风化基岩,坝基渗漏和左右岸绕坝渗漏是该水库坝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此,采取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双排帷幕灌浆相结合的综合防渗措施。为了检测水库坝基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防止水库正常蓄水后发生渗漏,选用了高密度电法进行无损检测。工程采用温纳施伦贝尔法观测,分别采用5m和10m电极间距,电极数60个,剖面数16。依据5m和10m道距实测视电阻率剖面与反演结果的解释,对水库坝基和防渗墙的工程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25m桩号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能存在渗漏问题,-80m桩号对应一低阻异常,坝体可能存在渗漏通道;其余部位未发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英房水库位于海城市马风镇朱红峪村,是海城市马风镇海城河上游的控制性工程。目前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存在着老化等诸多病害隐患,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针对水库的大坝渗流与溢洪道的地基有渗漏问题及输水洞的洞身漏水,闸门漏水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供详实的数据。对类似工程除险加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国鸿  黄振宇 《安徽地质》2011,21(3):197-200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应用的例子,介绍了综合直流电法勘查地下漏水通道,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特别是在勘查场地条件困难情况下,采用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等直流电法手段查明地下漏水通道位置、宽度以及下延深度等问题。基于充电法的工作原理,采用了一种新的观测方式,命名为电流强度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面电勘查方法的分类和数据结构特点,用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语言建立地面电勘查数据库,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地面电法勘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某水库为一在建的岩溶水库,岩溶发育复杂。与蓄水前相比,其水文地质环境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发生较大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加剧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岩溶结构产生破坏;同时也是引发岩溶渗漏、水库漏水及岩溶塌陷等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该水库蓄水后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问题,对水库建设、蓄水后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磁波透视法在大龙洞水库查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福光  黎华清 《广西地质》1997,10(4):83-85,100
文章介绍了跨孔电磁波透视法探测岩溶水库渗漏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并阐述了该法在国内较典型的且渗泼特别严重的岩溶水库--广西上林大龙洞水库查漏堵漏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波  周四春 《甘肃地质》2009,(2):92-96,81,40
为了查清川西某铜矿勘查区内的铜矿资源量,给区内进一步勘查提供线索,同时为山地工程布设提供依据,在矿区开展了X荧光与幅频激电法测量,控制了矿区内矿体的延伸方向、位置与长度。工作结果表明,X荧光与幅频激电法联袂勘查铜矿(化)体具有探测能力强、效率高、易于施工的优点,可以推广到其他铜矿床的定位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刘竹梅  姜可荣 《地下水》2003,25(2):127-128
留家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渗漏问题,根据水库大坝的勘察资料,对水库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截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