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研究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年丰  汤洁 《第四纪研究》1999,19(2):191-19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的一个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60年代每年为1600km2,到90年代中期达2460km2。吉林省西部平原的面积为47000km2,半个世f己以来已有1/4的草地和耕地荒漠化,土地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粗略估计,近30年吉林西部耕地碱化速率为2.64%/a,沙化速率为066%/a;草地碱化速率为2.47%/a,沙化速率为0.83%/a。若任其发展,50年后将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沦为荒漠,百年之后大部分土地将变为荒漠。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当代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土地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加速了土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宜昌市农业生产适宜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区域。结果表明宜昌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3412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7143 km2;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土地面积为748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14679 km2。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均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好;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大。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规划数据有部分出入,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差不大,农业生产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耕地保有量红线面积多132 km2,分布于农业生产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98%;城镇建设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建设用地底线面积少611 km2,分布于城镇建设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7.99%。将评价结果叠加在谷歌卫星图上,在空间上观察是否与土地现状一致,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适宜区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不适宜区的准确率为93%;城镇建设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湿润地区的荒漠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书红 《第四纪研究》1998,18(2):173-181
本文根据类似荒漠境况的出现是判断荒漠化发生与否的重要标志这一原则,并结合在中国南方开展的一些研究,对湿润地区的荒漠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湿润地区的荒漠化并不包含所有存在侵蚀作用的退化土地,而专指人为侵蚀作用导致的出现了具类似荒漠境况的退化土地。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分布最显著的特征为斑点状分布于丘陵山区或河、湖、海滨的冲积平原,面积为1.98×105km2,其中流水作用导致的荒漠化面积为1.78×105km2,风力作用的为0.11×105km2,其它0.09×105km2。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和地貌因素对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才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还简要介绍了湿润地区荒漠化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4.
青塘幅位于江西南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于山成矿亚带的北部。本次工作采用了岩性-构造-蚀变矿化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了矿产地质路线调查长度533.68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 729件,完成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458 km2,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58 km2,钻探施工422 m,化学分析样119件。数据集重点对燕山期早阶段成矿岩浆岩、含矿建造、控岩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标志等进行了调查划分,明确黑云母花岗岩为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体,主要成矿结构面为梓山组上段的硅钙异性界面,蚀变以矽卡岩化、大理石化等为主;编制了青塘幅建造构造图,创建了区内矿产数据库,汇编了主要建造构造、断裂、地质界线、岩浆岩等属性特征;完善了狮吼山式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突出了区内矿产与建造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朱拉扎嘎金矿区已圈出3km2 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在综合异常区外侧又圈出15km2 磁异常,使异常区范围扩大到18km2 ,已施工的18个钻孔均见矿,推断18km2 异常均为原生硫化物金矿层所引起,据估算黄金储量可达1000t。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泉水化学成分特点和在一年内的变化,文章利用pH-电导率自动记录仪对陕西秦岭翠华山地区两处泉水化学成分进行了每月2次的观测,并进行了水化学分析。翠华山泉水中HCO-3含量在76.27~152.55mg/L之间,Ca2+含量在14.48~26.92mg/L之间,Mg2+含量在4.46~4.89mg/L之间,K+含量在0.60~2.75mg/L之间,Na+含量在0.93~1.09mg/L之间,这些成分的特点是含量低。泉水pH值在6.98~5.69之间,夏秋季低于该区雨水的pH值,具酸性特征,这是该区地层主要由片麻岩构成决定的。从1月到11月,水秋池村泉水pH值和电导率呈现由大到小再到大的变化规律,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秋季土壤CO2含量比冬春季高,泉水在夏秋季流动过程中吸收了较多的CO2。翠华湖西泉水pH值和Ca2+,Mg2+,K+,Na+离子含量比水秋池泉水高,从1月到11月Ca2+,Mg2+,K+,Na+离子含量变化与水秋池泉水变化相反,这应当是两个泉水的来源不同或在流动过程中遇到了酸碱性不同的土层和地层造成的。翠华山地区泉水化学成分变化是易于观测到的规律性很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人为因素在西藏中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玉祥 《第四纪研究》1998,18(2):187-187
科学分析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沙漠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普遍认为,人为因素是当前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滥垦、滥牧、滥樵是其主导因素,其中尤以滥垦的作用为主。现以西藏中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回土地沙漠化现状区内有沙漠化土地314.IX104m2,占区域面积13.l%,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分别为133.9X104m2,164.4X104m2和15.8x104m2。区内沙漠化土地分布广泛且又相对集中,并造成了多方面危害,计有2.88X104m2耕地、331.28X10‘hln‘草地、462个村庄、292.3kin公路、186.0k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碳数据,计算了研究区表层、中层、深层土壤的全碳储量和有机碳储量,分析其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碳储量是以有机碳储量为主;表层土壤(0~0.2 m)的有机碳密度为3512 t/km2,有机碳储量为1.38亿吨;中层土壤(0~1.0 m)的有机碳密度为11156 t/km2,有机碳储量为4.39亿吨;深层土壤(0~1.8 m)的有机碳密度为15617 t/km2,有机碳储量为6.14亿吨。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区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10.86%,中层及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区平均水平接近,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巨大。进一步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单元、不同行政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系统查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分配特征。研究认为,区域内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同一性特征,与所处区域的成土地质背景和植被覆盖率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均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包括江西丰城市北部、高安市南部、乐平市周边地区等古生代炭质岩和煤系地层区,其中乐平市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低值区均分布在湖区和水系河谷地区。该成果可为江西省的碳循环和碳排放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荒漠化的EOS-MODIS 数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EOS-MODIS数据对松嫩平原的荒漠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出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VCI),反演求得荒漠化指数(DI),得到荒漠化面积;采用多种方法和复杂步骤,首次获得了松嫩平原碱质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的面积,分别为160.30×104hm2和50.56×104hm2,分别占该区面积的24.35 % 和7.84 % ;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荒漠化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松嫩平原以碱质荒漠化为主, 当前荒漠化的发展程度已处于临界状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北平原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两种类型。东北 平原西部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前者是全国五大沙漠之一。文章全面、系统地对该地区编制了 1∶1000000荒漠化图和量算出土地沙漠化面积。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面积为72280.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22.2%。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平均每年以1.5%~3.7%的速度递增;自9 年代以来,沙漠化呈现出逆转趋势,但就总体而言,沙漠化发展仍然大于逆转。东北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面积 33850.79km2,占土地总面积10.44%,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面积为23329.19km2,占土地总面积15.2%,它是世 界上苏打盐碱化土壤的三大片之一,土地盐碱化每年以1.4%~2.5%速率正在发展。所以,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不仅制约着当地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周围和毗邻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已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 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有物源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后者有草原超载过牧、滥 垦、滥伐滥櫵、乱挖,河流上中游修建水库等原因,以及冻融作用的特殊原因,致使荒漠化形成和发展。文章总结了 该地区沙漠化正、逆过程的演变,并提出荒漠化的治理应根据荒漠化  相似文献   

11.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卫星遥感的复轨能力,稳定一致的传感器参数和系列运行计划,连续记录了地表的显著变化信息。对遥感观测到的变化信息,还需要区分是地表物理生物要素变化引起的变化,还是辐射传输路径上其它干扰因素造成的变化信息,需要从各种变化信息组分中区分目标变化信息。因此,遥感变化检测是遥感信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技术交叉后新的增长点,代表了当前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发展方向。为了促进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收集阅读了近几年国外主要遥感刊物发表的论文、专著,综合了我国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大量的网络资料。  相似文献   

12.
Conservation efforts often neglect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areas, which is key to adaptively managing dynamic landscape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Trinidad, protected areas are set aside as a result of an agreement with a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often resulting in inadequate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of the protected area.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areas allows for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scheme implemented and enables improved conservation decisions to be made. The research presented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monitor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two protected wetlands, Caroni and Nariva, in Trinidad. Remote sensing and fragmentation analyses are used to quantify land cover change within these two protected wetlan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roni immediately identifies a shift towards anthropogenic land cover types, suggesting an increase in human activity within the park. This finding i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continuous measures used, such as decreases in mean NDVI and greenness values suggesting a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r health of the vegetation. While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riva suggests a return to natural land covers, the continuous measures of land cover change indicate the opposite. Land cover change analyses are limited in Trinidad and in the Caribbean in general, partly due to satellite data availability, thu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remote sensing 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alyses as new tools for monitoring land cover change and conservation effectiveness in Trinidad.  相似文献   

13.
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根据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土地生态分类,利用1982年与2000年2期TM遥感数据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为河岸乔木林、河岸灌草林、荒漠稀疏灌丛、荒漠稀疏草地、河道与水域、盐碱化土地、城镇、戈壁、流动沙丘和剥蚀地山丘陵, 从各类土地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额济纳绿洲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①土地覆被类型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河岸乔木林面积萎缩了0.97%、斑块数减小了376,而河岸灌草林增加了0.92%,数量减小1 316;而%LAND指数荒漠稀疏灌丛由4.49%增加到5.65%,由于中游来水量的锐减,河道和水域的斑块数由40个减少到6个,%LAND指数减小了0.15%。与此同时流动沙丘%LAND指数增加了0.42%。②近20年来以胡杨为主的河岸乔木林和荒漠稀疏草地减小了45.02%和14.55%,相应地以柽柳为主的河岸稀疏灌草地和荒漠稀疏灌丛增加了35.03%和25.88%;河岸乔灌林向河岸灌草林景观转移概率为45.95%,向荒漠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了0.78%和3.01%,向戈壁转移了10.87%;河岸灌草林景观类型向河岸乔灌林转移8.06%,向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10.95%和19.64%,向戈壁转移11.88%;③额济纳绿洲具有从河岸乔木→河岸灌草地→荒漠稀疏灌丛快速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影像的抚州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88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获取了抚州地区两期土地利用/覆盖结果分类图。在此过程中确定了抚州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和遥感影像解译标志。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和分类后人工解译纠错相结合的图像分类提取方案,提高了图像分类提取的效率和精度。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1988~2000年,面积减少的地类为耕地和林地,面积增加的地类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并对其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considered more e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for necessary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subsequ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developmental programmes.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levels for future demands. Morphometric, land use/land cover and hydrogeomorphic analy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data of IRS, 1D-LISS III and IRS, P6-LISS III, and FCCs of band combination 2, 3 and 4. The interpreted data is supplemented as well as cross checked by field visits.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ool could be helpful in getting the precise and valuable spatial informa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cenario contemplating with the past data and predicting the future trends. Morphometric analysis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ukara watershed. The drainage pattern of the study area is predominantly dendritic to sub-dendritic in nature; however, locally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drainage pattern is also seen. The development of stream segments is affected by slope and local relief. The bifurcation ratio indicates that the drainage pattern is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The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for 2001 and 2005 showed an increase in uncultivated land by 1.37%, dense forest by 0.17%, wasteland by 1.46% and rock quarry by 0.10%. There has been a decrease in the area under cultivated land by 1.99%, open forest by 0.12%, open scrub by 0.54% and water body by 0.40%. Hydrogeomorphic units identified through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FCC include alluvial plain, valley fills, plateau, buried pediment, pediments and intermontane. Based on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and hydro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the Bankukara watershed has qualitatively been categorized into four groundwater potential zones, viz. good to very good, moderate to good, poor to moderate and very poor to poor.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5、2000、2017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松嫩平原东部3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5年,松嫩平原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分布界线清晰.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加,前期增加较快,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小幅增加,前期变化剧烈,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方向较为稳定.重心转移轨迹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1985~2000年,水域的转移轨迹向西北方向偏移76.34 km.松嫩平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5年的0.395持续下降至2017年的0.36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7年空间分布以中质量区和中低质量区为主,农业生产用地与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支持向量机在遥感数据分类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新型机器学习算法,它通过解算最优化问题,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从而解决复杂数据的分类及回归问题.随着应用面的不断扩大,支持向量机在遥感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算法已经成功的应用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变化检测,多源遥感数据信息融合等,并且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支持向量机算法在遥感数据分类中的应用.首先对支持向量机的理论进行简要介绍,进而综述了该算法在不同遥感问题中的应用进展,最后阐述了新型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发展以及在遥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综合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利用遥感信息融合技术,对不同时相的TM和SPOT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提出了一套基于变异特征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的监测方法---变异特征监测法。并以城镇居民点的动态变化监测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其它方法比较,利用该方法进行监测可以获得更高的位置精度和面积精度,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可继承性,且不受传感器类型影响,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 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二滩电站库区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二滩电站库区遥感调查是在我国前20年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技术方法基础上的一次革新。本文介绍了革新方法的数据源、工作平台、技术流程、及人机交互与自动分类相结合的遥感解译方法,并对获得的工作区滑坡、泥石流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它们的环境背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