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苟宗海 《地质通报》2001,20(1):25-32
龙门山中南段四川大邑、崇州、都江堰、汶川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发育良好,划分为侏罗系白田坝组、千佛岩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及五龙沟砾岩一组至三组;白垩系天马山组、夹关组和灌口组;下第三系名山组和上第三系(上部包括部分第四系)的大邑砾岩等岩石地层单元。各个地层单元中几乎都有砾岩沉积。概述了该区砾岩的时空分布及特征,按沉积环境将砾岩划分为冲积扇砾岩、河道滞留砾岩及湖滨砾岩等,最后讨论了物源区及其时空演化。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苟宗海  赵兵 《地层学杂志》2001,25(1):28-33,62
四川大邑、崇州地区的白垩、第三系发育良好 ,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在《万家坪幅》区域地质调研期间 ,对该区的白垩系、第三系测制了多条剖面 ,划分出了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名山组及大邑砾岩等岩石地层单元 ,总结了它的岩石特征相变情况 ,讨论了白垩、第三纪地的地质时代及划分对比 ,简述了这一时期沉积环境的演变是由冲积扇到河、湖相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邑,崇州,汶川,都江堰毗邻地区的侏罗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门山中、南段的四川大邑、崇州、汶川、都江堰毗邻地区的侏罗系发育良好,呈NE-SW走向。地层划分出白田坝组、千佛岩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以及新建五龙沟砾岩5个正式组和1个非正式群级岩石地层单元。首次总结了岩石组合特征及相变,讨论了侏罗纪以电子自旋共振(ESR)为依据的年代地层划分,并简要叙述了白田坝期-千佛岩期冲积扇-湖相、沙溪庙期-遂宁期的河流相、莲花口期和五龙沟砾岩的洪积扇(冲积扇相)  相似文献   

4.
《地质科学》1963,4(3):169-169
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顾知微著本书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之一,内容根据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关于中国侏罗白垩纪地层间题的学术讨论情况,系统地总结了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书中通过大量的生物地层学资料论述了我国侏罗系与白垩系、侏罗系与三迭系以及白垩系与第三系的地层界线划分,并着重地分析批判了旧的侏罗白垩纪地层划分标准及其引起的中生代地层对比上的混乱现象,从而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对会议争论中的分歧意见给予适当的反映和保留。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地层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最新的中港联合调查结果,系统阐述了香港的地层序列,包括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下中统、侏罗—白垩系火山岩、白垩系红层和下第三系;同时首次提供了各有关层位的最新古生物研究成果,对它们的时代及其对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江苏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地层对比及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除火山岩系的复杂性产生的对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划分造成的干扰,综合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数据提出了江苏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岩系地层的层序划分,建议将燕山运动以来侏罗系—白垩系火山喷发岩系的三大旋回所形成的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包括龙王山组、云合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娘娘山组名称取消,并将其作为不同时期的火山喷发岩系夹层分别归入西横山组、浦口组、赤山组,同时将苏北地区的象山群也归入西横山组,将白垩系底界放在西横山组与苏南所见的象山组之间。  相似文献   

7.
四川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株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论了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问题。对侏罗-白垩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划分出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8.
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生物化石丰富,并夹有火山岩,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辽西义县—北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土城子组和义县组。大店子组含有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Luanpingspora-Jugella组合;介形类Yanshanina-Cypridea-Rhinocypris组合,Cypridea-Yanshanina-Timiriasevia组合,Cypridea sulcata亚组合和叶肢介Eosestheria-Abrestheria组合等各类化石,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的对比,尤其是孢粉和介形类与英、法、德、俄和加拿大等地相关地层同类化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辽宁西部义县组下部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与国内、外的对比,也得出与大店子组的时代大致相同的结论。大北沟组含孢粉Poceites-Podocarpid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介形类Luanpingella-Torinina-Eoparacypris组合以及叶肢介Nestoria-Keratestheria组合等,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同类生物组合的对比,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晚期(Tithonian)。土城子组含有孢粉、介形类及叶肢介等6大门类化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因此,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生物地层的国际对比表明:此界线与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即Tithonian\Berriasian界线是一致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推断,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应接近130.7Ma。  相似文献   

9.
四川汶川,都江堰地区五龙沟砾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苟宗海  吴山  赵兵 《矿物岩石》1999,19(4):29-34
四川汶川县水磨镇及都江堰市青城后山五龙沟、泰安寺一带的侏罗系,为一套厚度巨大的砾、砂岩沉积,并组成NE—SW 向的向斜构造。在1997年~1999 年1∶5×104《三江幅》区调期间,测制了该区多条侏罗纪地层剖面,并命名为一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元-五龙沟砾岩,划分为一组、二组、三组。本文概述了它的岩石组合面貌、地层划分对比、年代地层归属,并讨论了五龙沟砾岩冲积扇相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思恩  高林志  庞其清  宋彪  李亚 《地质学报》2015,89(8):1331-1351
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生物化石丰富,并夹有火山岩,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辽西义县—北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土城子组和义县组。大店子组含有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 Luanpingspora Jugella 组合;介形类Yanshanina Cypridea Rhinocypris组合,Cypridea Yanshanina Timiriasevia组合,Cypridea sulcata亚组合和叶肢介Eosestheria Abrestheria组合等各类化石,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的对比,尤其是孢粉和介形类与英、法、德、俄和加拿大等地相关地层同类化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辽宁西部义县组下部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与国内、外的对比,也得出与大店子组的时代大致相同的结论。大北沟组含孢粉Poceites Podocarpidites Schizaeoisporites组合,介形类Luanpingella Torinina Eoparacypris组合以及叶肢介Nestoria Keratestheria组合等,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同类生物组合的对比,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晚期(Tithonian)。土城子组含有孢粉、介形类及叶肢介等6大门类化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因此,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生物地层的国际对比表明:此界线与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即Tithonian\\Berriasian界线是一致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推断,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应接近1307Ma 。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是国际地层年表中少有几个未定全球界线层型(GSSP)之一。传统上依据菊石类生物将Berriasian阶底界定义为白垩系的底界。国际上西北太平洋Shatsky Rise的Berriasian阶最底部玄武岩岩床的同位素年代学年龄为145 Ma,从而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提供了最接近的年龄估计值。在国际上,地层对比划分大都根据海相地层,中国广泛发育的陆相侏罗系/白垩系,难以与国际标准地层对比。中国四川盆地以陆相生物为标志的界线划分与国际年代地层对比困难,导致对四川盆地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问题的认识长期未有更新。根据陆相生物对比结果的同时,结合考虑同位素测年、磁性地层和旋回地层,有望获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同位素测年数据和陆相生物对比分析,在遂宁组中发现了最年轻的~120 Ma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而且该套地层与国际对比的核心证据介形类的研究也有新的发现,表明遂宁组有可能属于白垩系而非原认为的侏罗系。将沙溪庙组和遂宁组作为侏罗系/白垩系过渡地层系统研究,有可能在该套地层内部发现界线标志。   相似文献   

12.
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1.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江汉盆地北部边缘地带,其构造特征从总体看是一个呈NNW向的西陡东缓的断陷盆地,盆地的基底定型于侏罗纪末期,是一套震旦系至侏罗系的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主要岩性有大理岩、灰岩、砂岩、页岩.上覆盖层是一套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湖相、河湖相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Q)、第三系掇刀石组(Nd)、第三系分水岭组(Ef)、白垩系跑马岗组(K_2p)、白垩系红花套组(K_2h)及白垩系罗镜滩组(K_2J).  相似文献   

13.
高林志  王屹石  张恒 《地质通报》2018,37(7):1186-1192
在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的滦平盆地中生代地层野外考察中,采集了大北沟组凝灰岩样品,其锆石年龄测定结果引发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思考。冀北滦平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陆相生物化石极丰富,地层产出大量火山凝灰岩层,是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根据生物地层研究,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同位素测年数据,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倾向于130Ma。获得榆树下标准剖面大北沟组顶部凝灰岩(斑脱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9.9±1.1Ma。  相似文献   

14.
关于鲁西侏罗纪一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使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生代山东分为鲁东、鲁西、华北平原三个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建立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本文对相关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侏罗系建议使用淄博群,划分为中、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上侏罗统的三台组;白垩系建议使用下白垩统蒙阴组和西洼组;上白垩统固城组。其中固城组的时代根据所产化石由原来归为古新统而改为上白垩统。同时建议,废除“汶南(亚)组”和“分水岭(亚)组”,并且在鲁西地层分区不使用鲁东地层分区的“杨家庄组”、“曲格庄组”、“八亩地组”等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系研究有显著进展。依据我国南方大地构造环境和白垩系发育特点,将其白垩系划分为5个地层区和8个地层分区;文中在分析全球年代与生物地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海、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底界界线层型及陆相白垩系上/下统的界线作了扼要介绍,并指出我国西南特提斯区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层分布、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对近几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存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将光华组修订为大兴安岭北部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含有Nesto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两大套酸性火山岩之间超覆于其他老地层之上的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下白垩统龙江组;龙江组底部的不整合是该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17.
北京“洼里砾岩”地质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柏林 《城市地质》2005,17(3):11-15,28
洼里砾岩的隐伏性和岩性特征决定了确定其成因及地层归属的困难。由于洼里砾岩紧邻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并且赋存丰富的地下水,所以研究洼里砾岩的成因和地层时代归属具有重要的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意义。随着近年地热深钻孔对洼里砾岩的揭穿,揭示其与下伏侏罗系九龙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特征表明它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正砾岩岩块砾岩类,地层时代应归属侏罗系上统髫髻山组的下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株罗—白垩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多重地层划分进行山东省地层清理研究中,对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得出一些新认识。提出蒙阴盆地及其周围的汶南组与淄博地区的三台组属同物异名,故汶南组名应废弃。山东省侏罗系只有坊子组、三台组一个地层序列,将二者合建淄博群。并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以岩石组合特征为依据,对白垩系进行了划分、对比,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理顺了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各单位间相互关系,避免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现象,4个群共划分组级单位22个。  相似文献   

19.
四川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论了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问题。对侏罗—白垩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划分出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分析区分地质背景和区内其它类型金矿特征基础上,以区内小金山、平岗、四方台、石头河等金矿为典型实例,重点研究了侏罗系穆棱组、第三系道台桥组、八虎力组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侏罗纪、第三纪古地理恢复,古砂金分布与岩相关对比,遥感线性构造与古河道关系研究和遥感找矿标志建立等,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厘定成矿模式,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