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衡阳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是湖南省内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较多的地区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该文介绍了衡阳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以下简称MGHWS)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系统的建成并投入应用,使国家"山洪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衡阳应对由强降水所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服务能力,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晏地区进行山洪气象灾害普查,确定其风险区域和级别,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地图,建设监测预警系统等措施的开展,提升海晏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强降水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增强这些区域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推进我省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建设,近日,省发改委下达我局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规划编制前期费,主要用于对我省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等易发区1105个自动气象站站址勘选以及通迅传输普查,天气雷达站址、净空条件和前期电磁环境测试,与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开展易发地区基本资料收集、调查,规划编制和论证、项目前期工作调研等。  相似文献   

4.
关键技术在江西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业务工作要求,江西省气象台开展了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山洪沟等小流域提取、小流域临界雨量确定、基于SWAN山洪版的二次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完成了业务化运行,实现了从典型区域的风险预警服务向全省所有中小河流、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扩展,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一、项目背景 我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点多、面广,山洪地质灾害異有突发性、普遍性、破坏性的特点,预测、预报、预警难度大。 由于造成局地暴雨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生成到发展只有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吋间,因此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需要能够获得局地性、突发性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精确预报。这对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降水的定时、定点、定量精细化预报、短时临近预报能力提出更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区域气象站所提供的降水资料,具有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是预警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文研究了2006~2008年区域气象观测降水与地质灾害发牛情况的关系,并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范围,在建立相应的经验预报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流程,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李兴华  李彰俊  刘惠忠  曹艳芳  韩芳 《气象》2006,32(S1):155-159
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1950年代以来内蒙古山洪灾害和降水资料,利用GIS技术对强降雨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区划,并依据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模型进行风险区划。最终得出一级重点防治区629个,面积为81834. 36km2,占总规划面积的49%;二级重点防治区205个,面积为31372.27km2,占总规划面积的19%;一般防治区488个,面积为54168.13km2,占总规划面积的32%。这些研究结论为敗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预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与暴雨强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兰州市区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兰州市区山洪灾害和强度暴雨的时空分布、产生强度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及山洪灾害和暴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临界降雨量指标,提出了防治对策,这对我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紧紧围绕实现国家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和"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发展战略目标,做好"一带一路"海洋气象保障,全面提升海洋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分析了实施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分析了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发展现状与不足,从而提出加强提升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能力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为沿海省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设任务提供参考,为推进智慧海洋气象工程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中国气象现代化事业实现更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三农"气象服务专项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的实施,两要素自动站、多要素自动站、暴雨站等区域自动气象站迅速增加,为充分发挥区域自动气象站在气象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开发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查询统计系统,通过两年的运行表明该系统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查询速度快,适合在基层业务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新疆气象局首次与新疆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开展了伊犁州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评估,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和对比分析法相结合,对地质灾害气象影响因素、气象服务产品、气象预警覆盖率、预警产品传递渠道以及气象服务相关指标重要性5个方面的评估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效益贡献率为35.6%。通过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挖掘服务需求,总结服务经验,为今后地质灾害预警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施"十五发展计划"以来,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加大了对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和新型气象仪器的投资力度,各类新型气象仪器装备到基层台站,地面观测项目也逐步向自动化、遥测化方向发展,很多台站安装了全天24小时工作的自动气象站,GPRS无线雨量遥测仪也在全省各乡镇安装,气象综合探测业务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充分发挥新型仪器装备的作用,加强对这些探测仪器的技术保障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有民  叶殿秀  艾婉秀  王凌  王长科  高荣  向洋  赵琳 《气象》2013,39(4):500-507
2012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4℃,接近常年,但年内起伏较大;年降水量669.3 mm,较常年偏多6.3%,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气象灾害种类多,局地灾情重:暴雨过程多,局部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重,长江、黄河和海河等流域先后出现明显汛情,北京、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影响范围广,8月上旬"达维"、"苏拉"、"海葵"3个台风一周内接连登陆中国,影响15个省(区、市);区域性、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12月北方多次大范围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遭受雪灾。综合来看,2012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受灾面积均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14.
柳江县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将数据采集、数据监控显示、乡镇精细化预报制作及发布、日常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制作与上传、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林业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等业务集中到一个综合平台上实现,以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为地方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同时使台站服务材料的制作和发送更加便捷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近2年发生的5个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面向地质灾害发生地的社会公众、基层工作人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国土部门专家等4类人群进行2轮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以上)被调查者能接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预警短信、对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表示满意;气象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效益为35.68%,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贡献率为59.18%。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杭州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普查基础上,应用足够密度、实时传输的雨量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各隐患点地质稳定状况、前期有效降雨量、临近降雨强度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临近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资料细网格插值、阀值自动判别、预警实时发布等技术,构建了全自动化运行的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临近预警系统,将地质灾害预警精细到村、信息实时发布到责任人。该系统运行稳定,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应用效果良好,在防灾避灾和提高防治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海气象》2005,(8):F003-F003
青海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负责全省气象装备计划、供应、计量检定和技术保障等工作,承担着全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任务。近几年相继承担了自动气象站、太阳能电站、L波段雷达、自动雨量站、PESS000、土壤湿度水分监测站等现代化项目的建设,并承担了建设后运行技术保障任务。通过现代化项目建设以及运行保障,建立了技术先进、性能良好的监测、检定和检测维修系统,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良好的装备保障队伍,  相似文献   

18.
降雨对陕西山洪灾害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 2 0 a陕西山洪灾害和降水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陕西山洪灾害分布规律 ,进一步分析了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 ,确定了降雨强度与不同类型山洪灾害的对应关系 ,给出了不同区域不同降雨日数和降雨强度诱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  相似文献   

19.
结合从事气象基建管理工作的体会,从工程前期准备、招投标、监理到竣工各个环节以及进度资金支付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就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只有遵循基建规律,规范管理、严格把关,才能降低工程的成本消耗,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及发展,引出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目前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省级装备保障工作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提高省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