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下的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在煤炭行业高集聚度地区更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故对资源富集区集聚行业的提升发展急待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煤炭产业为实例,通过人口数据、产业结构比例、煤炭产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探讨该市煤炭产业面临的社会经济与可持续性等诸方面问题,并提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提升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是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施滨海开发带动战略是海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战略,要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势和潜力,强化滨海开发带动,促进港口与城市,临港产业与腹地经济、岸线资源与陆域资源的联动发展,切实把滨海新区打造成为海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持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我国关闭煤矿数量逐年增加,煤矿关闭后产业如何转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关闭煤矿大都集中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关闭煤矿的发展与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其优势产业的选择应与所在城市产业转型方向相一致,才能使关闭煤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新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正步入转型深化区,产业、资本与技术的叠加影响促使行业商业生态发生着巨变:游戏规则在改变,资源体系被重新定义,成功要素在嬗变。展望未来,行业进入融合发展、布局占位新阶段,到  相似文献   

5.
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地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东胡林人遗址等重要文化资源。以该村开展的地质文化村建设工作为例,概述选址原则、资源调查和综合评价、总体策划设计、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建设实施与宣传推广等建设步骤。深入挖掘地质与人文资源内涵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地质+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一廊、两带、三线、四区”的总体功能布局,策划建设科普解说系统,推动乡村建设与多元产业发展。总结了地质文化村对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方针的重要意义,提出立体化建设思维,探讨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产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建筑平台的赋能下,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重构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态,使建筑生态与外部环境发生协同共振,形成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建筑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李玲玲  李玉林  高翔 《地下水》2018,(5):118-120
我国地勘行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地质类专业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灵活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内涵建设欠缺,专业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与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应根据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建设之路,树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霏霁  刘薇 《新疆地质》2021,(1):176-176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一书从介绍资源型城市兴衰规律入手,分别研究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成本、机制、政策、效果评价,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为乡村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革命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方向拓展服务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煤炭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成为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必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刍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基伟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41-44,82
上海市土地资源紧缺,节约集约有限的土地担负着以利用促转型的重任。以往全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的经验,对推进工业集中、产业集聚、优化结构、提升能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提出的要求,全市产业用地的一些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还显得不够完善,相关机制等还需认真探索。文章在总结分析以往全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有关做法与体制不足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各项节约集约措施,构建并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出了发展对策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