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渭南市11县1961—2014年3—5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渭南市春季第一场透墒雨的气候特点和分布状况。结论表明:渭南市春季第一场透墒雨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23日,最早出现在4月19日(华县),最迟出现在4月28日(蒲城)。春季无透墒雨的气候概率为22.2%~40.7%,华阴最少,澄城最多,进入21世纪以后,3—5月渭南市无透墒雨的概率明显增加。春季第一场透墒雨出现时间偏早的气候概率是20.0%~35.2%,正常出现的气候概率是5.7%~18.5%,偏晚出现的气候概率为53.7%~75.6%,总体上以偏晚为主。有透墒雨年在空间上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渭河以南四县区春季出现透墒雨的可能性最大,向西北方向依次递减,西北部的白水和澄城出现透墒雨的概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7日,山西省大部地区降小雨,有22个县市降中雨、6县市降大雨、4县市出现暴雨。本文通过对影响暴雨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特征、地形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一些预报着眼点,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春季暴雨预报、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4—6月江西共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日有4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5月31日—6月2日自北向南的暴雨过程,短时雨强大,其中于都县铁山垅6 h最大雨量达193.2 mm,局部地区出现灾情。  相似文献   

4.
1985年5月24日半夜至25日,兰州市出现了一场大—暴雨,日雨量达45.0mm。这是一次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范围降水,雨强中心在兰州、临夏。兰州市内又以七里河、城关区及榆中县的梁坪、上庄一带雨量为大,普遍达40—50mm,实属罕见。打破了兰州自1932年以来春季日雨量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春季连续两次降水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8日和5月11—12日呼和浩特地区连续出现了两次关键性的中雨、局部大雨的天气过程。两次降水过后,连旱两个月的呼和浩特地区彻底解除了旱情。为了弄清楚间隔2d出现的两场较大降水的物理原因,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这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源源不断的大、中尺度水汽输送是这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大、中尺度急流间的风向辐合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这是形成两次降水的关键所在。另外,通过分析发现5月8日的降水为混合性降水,而5月11—12日的降水则为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99个国家级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05—2018年5—10月陕西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陕西极值雨强呈振荡减小趋势,7月出现的强降水累计频次最多,而8月极值雨强最大;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午后到夜间,日变化呈单峰分布,强降水频次峰值出现在17—00时,但极值雨强易出现在22—00时。(2)陕南为陕西短时强降水高发区,极值雨强可达40~80 mm/h,镇巴、平利雨强可达90 mm/h;榆林北部特别是西北部短时强降水日数少,极值雨强小,最大不超过50 mm/h;关中平原地区短时强降水日数少,但极值强,最大可达1015 mm/h。5—10月陕西各地区短时强降水日、极值雨强有明显月际差异,7—8月短时强降水出现的范围广,日数多,强度大;5、6和9月范围、日数及强度均较小。(3)陕西各区域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差异明显,陕北西部、关中西部呈单峰型,陕北东部、关中东部双峰明显,陕南日变化相对较小。陕西极值雨强主要出现在17—23时,关中东部、安康极值雨强多出现在19时,商洛极值雨强多出现在18时。  相似文献   

7.
1973年5、6月间,该站发布了三次重要转折性天气预报:1.5月25日预报:“5月26日—6月2日,全县没有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希继续加强抗旱工作”,实况是8天合计雨量为9.4mm。2.6月6日预报:“6月9日—14日,我  相似文献   

8.
<正>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2014年4—6月全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1 d,频繁的暴雨致使局部出现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5月出现了6次暴雨过程,分别是5月4日、8—11日、13—15日、17—18日、21—22日、24—25日,5月累计降雨量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年同期第7多。6月17—23日暴雨和  相似文献   

9.
张洪斌 《气象》1978,4(8):40-40
我县常年降水稀少,春夏尤甚。在1960—1971年12年中,夏季第一场大雨最早出现在6月18日,最晚出现在7月30日。如何准确预报出第一场大雨出现的时间,对于做好为农业生产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地广泛流传着“初雷六十天有大雨”的农谚,经初步验证发现,初雷与大雨的间隔天数确有较好的关系。1960—1971年12年间,间隔最短为59天,最长为66天,平  相似文献   

10.
张克盛  冯军 《干旱气象》2000,18(2):16-17
1999年 5月 31日至 6月 1 7日康县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连阴雨天气 ,过程雨量为84.3mm。此次过程长达半月多 ,给当地夏收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1 连阴雨的突出特点雨日集中 ,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西北地区大部及西南地区大部出现连阴雨天气。无论从雨日、雨量还是出现时间 ,均不同于往年 ,从康县多年的降水规律看 ,一般春末初夏为少雨干旱时段 ,而今年不但多雨而且造成灾害。2 高空天气形势2 .1 前期形势5月 2 0~ 2 6日整个欧亚地区为经向性环流形势 ,而且发展极强。 2 1~ 2 2日新疆西侧的高压脊开始加强发展 ,2 3日移至蒙古国及…  相似文献   

11.
高晶  高辉 《气象》2023,(10):1227-1234
基于中国气象局逐日降水和日照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分析了2023年5月下旬黄淮海麦区高影响“烂场雨”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及其大气环流配置型,发现:就旬平均而言,黄淮海麦区寡照的极端性要强于降水;但各省份间差异明显,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为和历史事件对比,首次提出了河南“烂场雨”事件的客观定义指标,并由此筛选出1981年以来全省18次最为典型的“烂场雨”事件。此次“烂场雨”事件在所有事件中,雨量为第六多,日照为第二少。因此,对河南省而言,寡照时长的极端性亦更为明显。对1981—2022年所有事件合成结果显示,造成“烂场雨”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且西段脊线偏北,欧亚中高纬地区为“西低东高”环流型。对比发现,2023年5月下旬“烂场雨”事件的大气环流型在中高纬度和历史事件相似,但热带地区受超强台风玛娃的影响,副热带高压西段发生挤压形变,西北侧的西南风水汽输送明显偏强。同时因“玛娃”长时间稳定维持在菲律宾以东附近,台风东北侧引导的东南风气流较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风距平更为强盛。两支水汽在黄淮海地区汇合叠加,造成小麦产区的持续降水和寡照。  相似文献   

12.
庞大会 《气象》1989,15(8):54-54
1989年2月22—23日,湖北省当阳市连续两天出现了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在此暂称之为“丸冰”。其颗粒大如豌豆,小如绿豆;坚硬、透明,呈球状。伴见天气现象有雨、雪和雷暴。这次降水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雨、冰粒、雪、雷暴、阵雪、“冰  相似文献   

13.
我县从7月29日下了一场大雨以来,长达四十天未出现过一场≥10mm的好雨,从8月上旬末、中旬初起,由阳山地逐步到川坝地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群众叫做“24个秋老虎”,不仅大秋作物、复种作物受到影响,而且小麦也无法秋播下种。到底“秋老虎”何时结束?群众都盼着一场透雨。  相似文献   

14.
1主要天气事件1997年4~6月主要天气事件有4月3~4日暴雨冰雹雷雨大风、5月8日清远~从化一花都特大暴雨洪水为月13一16日全省持续性暴雨~大暴雨、6月22~26日持续性大~暴雨。1.14月3~4日,粤西北、粤西南和粤中出现冰雹、暴雨到大暴雨、雷雨大风。清远、茂名两市有7个县降了冰雹,使清新县和高州市的16个镇受灾,2.6万多间房屋损坏,清新县有万余亩农作物受浸,高州市大片农作物被毁损失O.6亿元。1.25月8~9日,清远、从化、花都降特大暴雨。·8日02~20时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降雨934.3mm,为我省1951年以来24/J‘时雨量之最,导…  相似文献   

15.
胡金松 《气象》1977,3(2):23-23
出现在高积云或层积云上的虹,我们暂称它为“云虹”。有农谚日:“东虹日头西虹雨,虹在当中有大雨。”这“虹在当中”实际指的就是云虹。这种现象都发生在汛期即6—8月的早晚,在早晨则出现在西方和靠近天顶附近的高积云或层积云上,在傍晚则出现在东方和靠近天顶附近的高积云或层积云上。图1是1964年7月18日18时的云况描绘,量1的浓积云,快速地由西南方移入,中云(C_M8)和高云 (C_H8)由偏东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2年陕西省春季(3—5月)月降水量,选取14个代表站,将各月降水量排序,按百分位选取测站异常多(少)雨的月份;选取至少3站及以上能反映区域性降水异常的样本,作为陕西省春季月降水异常的样本,分析表明这些异常降水样本能够代表陕西春季各月多(少)雨月份。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异常多(少)雨月份的同期环流信号,发现陕西春季异常多(少)雨月份的系统配置相反。在异常多雨年,25°N~50°N、70°E~135°E的广泛区域距平场出现东高西低的环流特征;在异常少雨年,该区域距平场呈现西高东低的环流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建立陕西省春季异常多(少)雨月的环流预报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物理意义。由于模型为同期环流模型,分析了气候预测业务中异常多(少)雨月份的预报着眼点。并以2013年3月、5月为例,说明该研究可以用于预测业务。  相似文献   

17.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31(3):73-73
1 暴雨天气过程 2008年4—6月江西省共出现8个区域性暴雨日(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其中,6月13日为2008年入汛以来暴雨范围最广的一次过程,暴雨、大暴雨总站数之多,位居1960年以来第3位;5月28日的暴雨过程雨强大,婺源出现特大暴雨(262mm),为全省最大值,并创该站历年月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目录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包慧濛1大雾过程2021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15站以上)共出现16 d,其中全省单日40站以上大雾有1 d(表1)。连续3 d以上大雾4次,分别为1月22—24日、2月12—14日、3月4—6日、14—18日。2强冷空气过程1—3月全省有2次较强冷空气过程。1月5—8日先后受两股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一次降温、降雪、大风天气过程,过程降温达6—8℃,70个县(市、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雪,  相似文献   

19.
谢世俊 《气象》1977,3(8):15-15
1975年5月21日,东沟县在久晴之后下了一场喜雨,雨量13.7毫米。雨后,地面和沟边积水上面,浮有一层黄绿色的、晃眼一看象油花那样的薄膜。有关部门为了弄清这种大气散落物,对雨水进行了化验分析,原来这是一场花粉雨。那黄绿色的薄层是槐花花粉,其中还夹有少量油菜花花粉。  相似文献   

20.
1988年的异常气象主要表现在:高温、干旱、洪涝和台风。这些异常气象给全省带来了很大的灾害。一、3月5月高温,7月持续高温据71个站统计,全年有119个站(月)破建站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记录,这是近十几年来所未有过的。1.“3·14”高温:3月中旬前期,全省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好,14日大部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升到30—34℃,有54个站出现异常高温记录。下午起,寒潮袭击我省,至16日晨,浙北地区最低气温只有1—3℃。期间全省出现了冰雹、雷雨、大风和雨夹雪等恶劣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