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我们根据县委提出的农业生产上的气候问题,组织县气象站、县社农业技术干部,知青和五个兄弟县站共50人组成调查组,于1974年9月起对全县10个公社114个大队292个生产队进行了气候普查和重点调查。在总结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气象,水文站和农科区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本区划。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农业气候区划的目的,是为了摸清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地区差异,便于生产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避免和克服不利的气候因素,夺取农业丰收。本区划围绕双季稻为主的一年三熟制和发展橡胶等热作的农业气候问题,进行划区与评述,为地、县两级领导机关指挥农业生产和制订长期的农业生产规划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96年上半年广西冬春连旱、强寒潮、倒春寒、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及农业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有利与不利的农业气候分析结果,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燕 《广西气象》1996,17(4):34-36
通过对1996年上半年广西冬春连旱,强寒潮,倒春寒,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及农业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有利于与不利的农业气候分析结果,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广西农业气候区划》和《广西作物气候区划》两项成果,已于六月十六日在南宁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参加鉴定会的有气候、气象、农业气象、农作栽培、林业、地理、农业经济等学科的专家技术人员,鉴定会由鉴定技术小组负责人广西师范学院院长莫大同教授、自治区农业区划办主任金光农业经济师主持。 广西农业气候区划和作物气候区划是根据自治区农业区划办和区气象局的计划安排,于1984年 8月,由业务处负责主持,八个地区气象局、区气象台农气站、隆林县气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非线性拟合逐阶乘形式建立广西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模式,分别依据能量平衡和物质代谢原理算出光能生产潜力、温度及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温度、水分的订正,算出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此外考虑气候年际变化和灾害引起减产的修正,最后得出了广西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8.
应用AHP法综合评价广西农业气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AHP法在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光、温、水来表征农业气候资源的好坏,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通过排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评价各地农业气候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9.
广西沙田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广西沙田柚生产现状和生态适宜性基础上,密切结合广西沙田柚生产实际,筛选出广西沙田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台站地理信息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按1 km×1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平台上,采用G IS技术和综合模糊评判法,将广西沙田柚进行了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大区域。根据广西沙田柚生产现状,建立大面积、大规模的沙田柚商品生产基地应重点选择在最适宜区,并且尽可能选用品质优良的软枝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多因素FUZZY保证率分析了广西67个县甘蔗栽培适宜性的农业气候条件。以此为基础采用分层归类的方法,即首先用相似优先化对14个点作了中心聚类,其次用距离相似系数对其它53个非中心点进行聚类。最后得出广西甘蔗栽培适宜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甘蔗栽培生理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年中5—10月总降水量(R)、  相似文献   

11.
广西早稻早育稀植栽培的几个农业气候问题韦京华,范万新(广西气象局南宁530021)(广西气候中心南宁530021)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从日本引进推广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四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早稻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可比采用一般薄膜半水...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对冬种马铃薯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马铃薯气候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实际,选取了80%保证率的极端最低气温和霜日数、1~2月的平均气温、80%保证率的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80%保证率的13平均气温≥IO℃的日数、11月~次年3月降水量作为区划指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广西冬种马铃薯的种植布局,其中最适宜气候区以沿海地区及桂东南部分县(市)为主。区划布局结果为保障冬种马铃薯稳产高产和广西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概述了近六年来开展省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归纳为五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基本摸清农业气候资源“家底”:编制出多种实用的图表或手册,着手建立资源数据库;全面评价了农业气候资源,揭示了不利的农业气候条件;区划方法不拘一格,提高了区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与农业区划密切配合,阶段性成果得到应用,初步显示出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作用。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县位于广西中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丘陵盆地,全县总面积504万亩(公社442.9万亩),其中公社农用耕地面积76.3万亩(水田45.1万亩,畚地31.2万亩),占公社总面积的17.1%;森林面积152万亩,占34.3%;牧地68万亩,占15.3%;水面22万亩(公社可养殖水面5.05万亩),占4.3%。此外,尚有宜农地10.6万亩,宜林地22.4万亩,宜牧地23万亩,石山42万亩,其他26.6万亩,这几项约占公社总面积28%。是个“五山、二丘、一水、二分田”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候相似信息系统”可迅速查询农业气侯相似研究应用动态和世界各地的气候数据,任选指标组合进行农业气候相似计算、排序,可为动、植物引种、扩种提供驯化次序和适宜范围,也可为农业技术交流和研究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候是—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分析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引种改制、作物合理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刘的基础。为了考察本县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我们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设立了气象观测点。现就一年的观测资料,通过订正外延,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初步对全县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依据本文整理的资料即可绘制县的气候和农业气候图,并根据农业气候指标,作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18.
作物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作物在一地种植的有利程度,将该地区划分为若干地带。当然,确定一地是否种植某作物,不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而且取决于土壤和经济这两个因素。尽管这三个因素都是很重要的,但在不同情况下,考虑的侧重点往往有所不同。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的资料和结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在种有一定农作物的地区,农田比例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适宜度进行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其方法是应用模糊数学扩展原理建立农业气候模型,得出各地可表示农业气候资源优劣的资源指数、表示它们之间配合程度的效能指数和表示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的效能利用率;以它们为区划因子,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划区。全岛分为六个农业气候区。   相似文献   

20.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只有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全面的鉴定,掌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才能确定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合理的布局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科学工作。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省级农业气候区划是为省级农业区划提供气候依据的,因此,它必须密切结合本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抓住带关键性的农业气候问题,作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区划应综合考虑农、林、牧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第一步先进行农作物种植业的农业气候区划。 3.分析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要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即既要分析可能利用的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又要考虑某些限制性因子,如低温、春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