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珏 Moh  GH 《地质论评》1993,39(3):231-235
作者通过T1—In-S三元系实验研究,在300℃等温面上发现4个三元固溶体相和2个三元相。4个三元固溶体相的成分变化范围分别是:(Ⅰ)T1_(2C)InS_(16)-T1_(40)In_3S_(33);(Ⅱ)T1_4InS_5—T1_4InS_4;(Ⅲ)T1_8In_2S_7—T1_(15)In_3S_(11)和(Ⅳ)T1_2In_2S_5。2个三元相的成分分别是T1_3InS_3和T1_2In_2S_3。这些相之间的关系清楚地示于T1-In-S相图中。此外,在600℃时合成了三元相T1In_2S_3,并对前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抽真空石英管在干体系中对Tl-Ge-S三元系在300℃等温切面相关系和沿Tl_2-GeS_2及Tl_2-GeS变温切面假二元系相平衡进行了实验研究。 Tl-Ge-S三元系在300℃为三个液相区与三个二元相、八个三元相(包括三个固溶体)和十四个两相区、二十四个三相区稳定共存的复杂相关系。本实验首次合成了三个三元相(Tl_2Ge_(1-x)S_2、Tl_5Ge_(13)S_(24)、TlGe_3S_5)和三个固溶体相,即S·S·a(Tl_2~+Ge~(4+)S_3~Tl_2~+Ge_2~(2+)S_3)、S·S·b(Tl~+Ge_(0.5)~(2+)Ge_(0.5)~(4+)S_2~Tl~+Ge_3~(2+)S_4),S·S·c(Tl~+Ge_2~(2+)S_3~Tl_2~+Ge_5S_6)。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白云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和有序-无序问题.发现了面网间距d_(116)与白云石中CaCO_3含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面网间距可以用X-射线粉晶衍射方法测定,于是可以用d_(116)值换算出白云石的成分。其结果表明,X-射线粉晶衍射方法可以广泛用来研究天然产出的白云石。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块的铬铁矿中,存在一种Fe—Cr—Ni合金,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其化学分子式为Ni0.45 Cr0.29 Fe0.26。其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括号内为I/Io,hkl)为:2.060(100,111)、1.775(70,200)、1.261(60,220)、1.076(50,311)、1.027(50,222),晶体结构应属于金属元素的γ—Fe物相。按其所属空间群金属元素的排列方式,确定其原子坐标并计算了理论粉晶衍射图,结果表明,理论粉晶图谱与实测粉晶衍射数据基本一致。该Fe—Cr—Ni合金晶体学参数可归纳为:a=3.5622A,空间群Fm3m,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Z=4,Dc=8.212g/cm^3。  相似文献   

5.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Ⅰ:形态和物相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技术结合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及电镜观察对合成的含钙聚合氯化铝铁(PAFCCa)及其合成前体含钙聚合氯化铝(PACCa)、含钙聚合氯化铁(PFCCa)的低温干燥样进行了表征.XRD衍射结果表明,Ca(Ⅱ) 分别与Al(Ⅲ)、Fe(Ⅲ)都能形成结晶化合物,在PACCa中结晶化合物主要是Ca3Al2(OH)12,在PFCCa中结晶化合物主要是Ca4Fe14O25,在PAFCCa中形成Al-Ca-Fe三相结晶化合物铁取代的氯钙矾石结构体,其组成是(Ca6(Al,Fe)2[(OH)4Cl2]3·20H2O).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与电镜观察都支持了XRD的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3年2月,在对大吉山脉钨矿床中六号脉黑钨矿的研究中发现,黑钨矿晶体中Mn/Fe值变化是波动的,即含铁量为突变,而非渐变.后经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折以及用粉晶X射线衍射法与光、薄片检查发现,该黑钨矿晶体具有环带构造.自根部向顶部,环带成分为:(以Fe含量计):Ⅰ峰100 Ⅱ峰46.81 Ⅲ峰91.49Ⅳ峰66.38 Ⅴ峰31.91Ⅰ′谷(界于Ⅰ、Ⅱ峰间,以下类推)21.28Ⅱ′谷8.51 1%#11Ⅲ′谷6.38 Ⅳ′谷17.02不论峰与谷,其所代表的铁含量总体变化趋势(自结晶作用早期至晚期)都是降低的,此点与整个矿体的黑钨矿化学成分变化总趋势一致,用包体测温法证明了矿物形成过程为一降温过程(自440℃至350℃).  相似文献   

7.
对Ag_2S-Bi_2S_3体系相图重新测定发现,硫铋银矿温度稳定范围是从室温直到其熔点773±5℃。在二元体系Ag_2S-Bi_2S_3内,硫铋银矿有一狭窄的固溶体区,在600℃时其组分变化范围是50.0+—54mol%Bi_2S_3,500℃时是50.0+—53.5mol%Bi_2S_3,400℃时是50.0+—52.5mol%Bi_2S_3。与此同时,α-AgBiS_2是在高于195±5℃富Ag_2S条件下稳定,低于此温度,转变为硫铋银矿。α-AgBiS_2在600℃时,其组分变化范围为46.5—50.0mol%Bi_2S_3,500℃时为47.0—50.0mol%Bi_2S_3,400℃时为48.0—50.0mol%Bi_2S_3。铜银铅铋矿纯银端元Ag_2Bi_4S_7最高稳定温度是697±5℃。高于此温度,转变为硫铋银矿和液相。块硫铋银矿(AgBi_3S_5)为同成分熔化,其熔点为745±5℃。  相似文献   

8.
合成碲金矿及其热液蚀变实验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锋 《现代地质》2001,15(2):197-201,T006
通过实验合成出了碲金矿 ,并对其进行了 2 0 0℃、80℃温度下不同 p H溶液中的蚀变实验。对碲金矿及蚀变产物分别进行了 X-射线粉晶衍射、矿相显微镜鉴定及电子探针和光电子能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在中性、偏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实验条件下碲金矿基本保持稳定 ,而在碱性稀溶液实验条件下可观测到少量含 Fe、 Te、 Au新相的生成及碲金矿表面氧化态碲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辽宁岫岩叶蛇纹石热处理产物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来红州  王时麒  俞宁 《矿物学报》2003,23(2):124-128
对辽宁岫岩叶蛇纹石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差热—热重分析(DTA—TG)、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和扫描电镜分析(SEM),发现热活化温度达到500℃时,叶蛇纹石八面体片中的羟基开始显著脱失,并出现镁橄榄石新物相,但仍然保持层的结构;当温度达到550℃时,叶蛇纹石的层状结构被完全破坏;温度升高到650℃时,镁橄榄石结晶度增高,并出现顽火辉石新物相;当温度达到1050℃时,镁橄榄石的含量略有减少,并出现较多的晶质顽火辉石物相。  相似文献   

10.
赵磊  田川  杨华  王丽娟  方念乔 《现代地质》2007,21(2):371-375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富钴结壳中的锰矿物主要是水羟锰矿。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这次所研究的富钴结壳中主要的富锰矿物相是羟锰矿,这是在以往的结核和结壳研究中鲜为人知。探讨了羟锰矿和水羟锰矿的名称由来、化学式、晶胞参数及X射线粉晶衍射值,建议将X-射线衍射特征值为2.4×10-10 m和1.4×10-10 m的锰矿物相统称为水羟锰矿;通过研究这两种矿物的成因、产状及环境,认为结壳中羟锰矿的存在表明结壳在生长中后阶段仍处于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於祖相 《地质学报》1997,71(4):336-339
长城矿产在铬铁矿体及临近矿体的铂砂矿中。呈块状聚集体或细脉状,分布在硫铱矿的边缘并交代它。不透明,金属光泽,钢灰色,条痕黑色。莫氏硬度H_M=3.7,显微硬度VHN_(20)=165kg/mm~2。均质性,无解理。计算密度D_(calc.)=11.96g/cm~3。7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化学成分(%):S 7.2,Cu 0.3,Te 0.4,Ir 41.2,Pt 2.8,Bi 47.2,总量99.1。简化的化学式为IrBiS。5条最强X射线粉晶衍射线(hkl,d,I)为:210,2.75(70);211,2.51(60);311,1.860(100);440,1.090(50);600,1.027(50)。X射线粉晶衍射图谱与马营矿相似。进行对比后,长城矿可以指标化为等轴晶系、空间群P2_13。由X射线粉晶衍射线求得α=0.6164(4)nm,V=0.2342nm~3,Z=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最新的CCD单晶衍射仪,对一维非公度调制结构矿物安康矿进行了单晶和粉晶X射线衍射研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和三维超结构分析方法测定晶胞参数a=1.014 08(10)nm,b=1.014 08(10)nm,c=0.295 72(6)nm,α=90,°=β90,°γ=90,°调制向量q=0.444c*,据此对单晶衍射数据进行了四维空间的指标化。并用新近研究开发的利用单晶体来进行粉晶衍射的新方法对粉晶衍射实验及粉晶数据的四维空间进行指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岩石分类命名通常采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确定。沉积岩中因某些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含量不影响岩石定名而时常被忽视,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加以辅助,可将显微镜下不易区分的长石种类、长英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准确区分、还可检测出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出的蒙脱石、高岭石等隐晶质粘土矿物。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与X-射线粉晶衍射(XRD)法有效结合,综合鉴定,能提高对岩石定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岩矿测试》2009,28(3)
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粉末矿物样品的测定。如确定类质同象混晶(固溶体)的成分;鉴别成分相同但结构上有差异的矿物类型;测定矿物的有序-无序结构及其有序度;确定同一矿物族的不同矿物种、矿物的元素组成等。自20世纪初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元素分析技术首次出现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收集已知物相的衍射图谱。目前数据库中已收录了25861条以上的矿物相关条目。  相似文献   

15.
锑雌黄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锑雌黄是1970年A.Kato等人发现的新矿物。本文是在我国广西水落砷矿床中首次发现的该矿物,它与雄黄、雌黄和黄铁矿共生。锑雌黄为金黄色,柠檬黄色。纤维状集合体 呈现绢丝光泽,油脂光泽。反光下为灰白色,带淡红色。弱非均质。强双反射。内反射金黄色。比重4.0。 电子探针7个分析结果分别为(%);As51.7,53.7,54.8,53.4,55.0,51.18,54.81;S38.436.6,37.3,37.43,38.5,38.93,34.29;Sb9.8,10.5,8.7,9.0,6.81,9.90,10.90。总计99.9,100.8,100.8,99.83,100.31,100.01,100.0。换算成化学式分别为(As,Sb)_(11.6)S_(18),(As,Sb)_(13.1)S_(18),(As,Sb)_(12.5)S_(18),(As,Sb)_(11.8)S_(18),(As,Sb)_(11.8)S_(18),As,Sb)_(11.4)S_(18),(As,Sb)_(13.5)S_(18)。 差热分析在297℃,367℃,505℃,714℃,和761℃分别有五个吸热谷。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谱线();6.30(10),5.40(7),4.75(8),3.49(9),3.165(5),2.240(5),2.130(5),1.842(8),1.587(5)。  相似文献   

16.
《岩矿测试》2009,(2):206
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粉末矿物样品的测定。如确定类质同象混晶(固溶体)的成分;鉴别成分相同但结构上有差异的矿物类型;测定矿物的有序-无序结构及其有序度;确定同一矿物族的不同矿物种、矿物的元素组成等。自20世纪初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元素分析技术首次出现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收集已知物相的衍射图谱。目前数据库中已收录了25861条以上的矿物相关条目,覆盖了95%以上的分类矿物种类。数据库还包含将要分类的矿物、合成、夹层和固熔体等不同的物质类型。通过一系列的温度和压力参数,标定了许多普通矿物的性质。正是这些工作使得X射线粉末衍射文件(PDF)的有效性得到了国际范围的广泛认可。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17.
《岩矿测试》2009,(3):310
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方法简便,特别适用于粉末矿物样品的测定。如确定类质同象混晶(固溶体)的成分;鉴别成分相同但结构上有差异的矿物类型;测定矿物的有序-无序结构及其有序度;确定同一矿物族的不同矿物种、矿物的元素组成等。自20世纪初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元素分析技术首次出现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收集已知物相的衍射图谱。目前数据库中已收录了25861条以上的矿物相关条目,覆盖了95%以上的分类矿物种类。数据库还包含将要分类的矿物、合成、夹层和固熔体等不同的物质类型。通过一系列的温度和压力参数,标定了许多普通矿物的性质。正是这些工作使得X射线粉末衍射文件(PDF)的有效性得到了国际范围的广泛认可。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18.
王江滨  王会  潘海平 《地下水》2023,(6):155-158
为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拟规划天津津南经济开发区东区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场地位于津南区北东部,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依据《天津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拟建场地处于天津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在项目正式建设前需要对拟建场地及周边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评估区内主要有地面沉降、饱和粉(砂)土地震液化、水土腐蚀三种地质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进而完成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取得成果如下:(1)评估区南区西北部(分区编号Ⅰ-1、Ⅰ-2、Ⅰ-4、Ⅱ-4~Ⅱ-6、Ⅱ-8、Ⅲ-1)和评估区北区北部(分区编号Ⅱ-1、Ⅱ-9、Ⅲ-2、Ⅲ-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为小,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2)评估区南区东南部(分区编号Ⅰ-3、Ⅰ-5~Ⅰ-12、Ⅰ-17~Ⅰ-19、Ⅱ-7、Ⅱ-11、Ⅲ-4~Ⅲ-7、Ⅲ-10)和评估区北区南部(分区编号Ⅰ-13~Ⅰ-16、Ⅱ-2、Ⅱ-3、Ⅱ-10、Ⅲ-8、Ⅲ-9、Ⅲ-11)地质...  相似文献   

19.
吴大清 《矿物学报》1989,9(3):232-240
用抽空石英管法研究以Fe_(0·96) Sb_(2·04) S_(4·12)为投影顶点,8×(PbS-SnS-SnS_2)为投影平面的Pb-Sn-Fe-Sb-S体系的相图表明,由于Pb(?)Sn~(2+)之间互相取代,500℃时辉锑锡铅矿固溶体中Sn~(2+)变化范围(以单位分子式11个金属原子总数为计量)是0—4.8个原子,400℃时则为0—4.0个原子。同时,Sn~(4+)变化范围是1.3—2.3个原子和1.5—2.1个原子。圆柱锡矿固溶体变化范围较小。500℃时Sn~(2+)变化范围是0.4—1.8个原子,400℃时为0.5—1.7。Sn~(+4)变化范围则分别为3.2—4.2个原子和3.3—4.2个原子。变更Fe含量(0.81—1.09)及Sb含量(1.83—2.29)进行的几组合成实验表明,上述两个矿物中Fe、Sb含量变化范围很小,不超过±0.15个原子。辉锑锡铅矿固溶体可与方铅矿、块硫锑铅矿、针硫锑铅矿、硫锡铅矿、硫锡矿、圆柱锡矿等形成平衡结线。而圆柱锡矿不与方铅矿、硫锡矿、硫锡铅矿形成平衡结线,但可与辉锑矿、SnS_2及上述其他矿物形成平衡结线。结合锡的硫化物及氧化物(锡石)热力学稳定场计算表明,在本体系内辉锑锡铅矿在300℃时稳定区的硫活度在lga_(s2)=-20(atm)附近,氧活度小于lga_(o2)=-40(atm),而圆柱锡矿稳定区硫活度大于lga_(s2)=-10(atm)。  相似文献   

20.
绿松石的热性能分析在对其水的结构特征、呈色机理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 分析方法, 对安徽马鞍山具磷灰石假象绿松石的热性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室温到1100℃, 假象绿松石的热相变可划分为6个变化阶段: 100~200℃时, 为吸附水脱水阶段; 250~330℃, 假象绿松石中羟基和晶格水分子脱失; 330~750℃为非晶态物相阶段; 约750℃时为新物相形成阶段; 750~1100℃为具磷石英结构磷酸铝的形成阶段; 1100℃时磷酸铝的结晶有序度增加.假象绿松石结构及水的存在形式、总量和结合方式制约和影响着颜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