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东南那卜地区古生代变质岩系的构造演化序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桂东南那卜地区古生代变质岩系,主要由花岗质岩石(宁潭超单元)和古生界组成。岩石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形迹复杂,根据不同尺度上观察到的各种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应力场以及相互叠加关系等特征,可将其组成不同的构造组合(群落)。依据各构造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年龄,并结合相应的变质事件和岩浆活动事件等,建立起2个旋回和4个世代的构造变形序列。并初步探讨了古生代变质岩系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996-2003年期间,通过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尤其是高级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是:重建了一个由4个岩群12个岩组构成的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发现了枣儿沟角度不整合面和新建了古元古代的美岱召岩群;提出了适合高级变质地层发育区地层工作的“构造-岩层-事件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这一思路和方法指导下,明确了本区构造样式演化与高级区地层系统重建的关系,提出了主期构造决定岩石地层现今展布特征,早期构造造成地层组成、结构特征、空间叠置及接触关系性质,后期构造导致区内高级变质地层局部复杂化和再造的基本规律性的认识。最后对高级区开展地层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莫位明 《广东地质》2001,16(2):42-46
根据地层的变形变质特征,将琼西南千家地区的地层(狭义的)划分为岩石地层、构造地层及构造岩层3个系列。从各类地层的变形变质特征来看,该地区至少发生过6次重大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4.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对琼东乐来地区侵入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阐述了岩石谱系单位的分布、产状、地质关系、岩性、所含包体和脉岩类型等地质特征,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本区侵入岩形成于晚二叠世-晚白垩世,其同位素年龄介于255-72Ma,并主要集中于以255-213Ma为主,176-151Ma为辅的两个时段内,分别对应于本区晚海西期-印支期的造山作用早燕山期的拉张事件。  相似文献   

5.
对中天山隆起(变质)带前寒武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天山隆起带是否存在?其范围、构成的地层时代等问题仍有争论.七八十年代以来,在隆起带内获得了31个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和大量中、晚元古代的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孢粉.结合隆起带内具条带状构造的含铁石英岩等资料,论证了中天山隆起带出露有整个元古代的变质岩层.可能还出露有太古界,而且前寒武系在该带的出露基本上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6.
粤东北九连地区前泥盆纪地层浊积层,鲍马序列及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表明它是一套深海平原沉积,由深水放射虫硅质岩和复理石建造组成,揭示出该区基底造山带的构造古地理单元是一小洋盆,属于华夏古陆向南华洋下倾的斜坡以外的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地区是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 (燕山晚期) 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以往研究认为,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集中于147~135 Ma区间, 结合最新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发现,铜陵地区还存在部分锆石U-Pb年龄介于132~124 Ma间的侵入岩。因此,将铜陵地 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早、晚两期,对应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文章系统对比和研究了铜 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长 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宁芜地区和庐枞地区火山-侵入岩,认为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分别形成于陆内 挤压-伸展过渡和伸展的构造应力背景之下,晚期侵入岩是早期岩浆房中的岩浆再次侵位和深部地壳进一步熔融岩浆侵位 形成的,与之相应的成矿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前寒武—寒武系油气作为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为例,阐述全球典型前寒武—寒武系古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为国内前寒武—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进一步突破提供参考。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盆地初始裂陷作用区,受埋深及地温梯度控制,在志留纪或泥盆纪之前就已大量生油;储集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分布面积广,受表生风化淋滤、胶结物溶蚀及构造裂缝改造等后期作用影响,可形成优质区域性储层;优质的区域性盖层是前寒武—寒武系古老油气藏得以保存的关键性因素,盆地膏盐岩累计厚度都超过1 000m。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深层含油气层系,同国外古老含油气盆地相比,同样具有多套高丰度优质烃源岩生烃、厚层区域性膏盐岩封堵及长距离运移、多层系成藏特征,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湘东南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的交接地带,南华纪—寒武纪期间形成了巨厚的复理石、类复理石连续沉积。其中的砂岩总体上以中等的SiO2含量、高的K2O/Na2O值和Al2O3/(Na2O CaO)值、较高的(Fe2O3* MgO)含量及低的CaO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和上陆壳相似,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负异常显著为特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等多种环境信息。从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剥蚀原岩及风化条件和搬运沉积过程来看,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形成的砂岩应具有显著区别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特征,而被动大陆边缘形成的砂岩则可能包含较多的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地球化学信息。因此,湘东南南华系—寒武系砂岩应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这一判断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岩石为重要原岩,以及沉积盆地因强烈陆内伸展断陷而具一定活动性等客观事实相吻合。华南板溪群与冷家溪群间至少存在40~60Ma的沉积缺失,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碰撞造山成因的岩浆活动,板块交接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物中岛弧火山物质的缺乏,以及湘(东)南中元古界(甚至更早)结晶基底横向上的连续性等,表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之间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期间的沉积盆地不是洋盆,而是陆内裂谷盆地。上述基于湘东南砂岩地球化学研究,和根据区域资料分析所得出的关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间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盆地构造性质的结论,彼此提供了良好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1.
撮科杂岩是最近在滇中地区发现的早前寒武纪基底杂岩,对深入探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报道了4件代表性岩石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新数据.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的结晶年龄为2 845±33 Ma,具有正的锆石εHf(t)值(1.7~4.6)和相对年轻的亏损地幔二阶段(TDM2)模式年龄(2.97~3.12 Ga),表明其形成于新生地壳的重熔.变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样品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 401±15 Ma和2 320±16 Ma,显示负的锆石εHf(t)值(-6.2~-0.8)和明显老的TDM2模式年龄(2.90~3.11 Ga),指示其来自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斜长黑云碎粒岩的变质锆石的年龄为1 948±16 Ma,结合已有变质年龄揭示一期1.96~1.95 Ga区域变质作用.扬子陆块西南缘存在太古代结晶基底,并保留了与Nuna超大陆聚合有关的多期构造-岩浆事件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藏则学结仁-朗日火山岩的野外地质、岩石学、锆石U-Pb定年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结仁-朗日火山岩为一套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及碎屑岩,火山作用以爆发作用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岩、英安岩及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0.2Ma±2.2Ma~56.18Ma±0.60Ma,并非前人厘定的嘎扎村组(N2g)火山岩,而属林子宗群年波组(E2n)火山岩。结仁-朗日火山岩具有高K(K2O质量分数为2.68%~4.09%)低Ti(TiO2质量分数为0.69%~0.85%)、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的主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其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LaN/YbN比值为9.13~14.29,普遍出现负铕异常(δEu=0.35~0.84);微量元素方面表现为Nb,P,Ti的亏损;结仁-朗日火山岩具有高放射成因Pb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总体上,结仁-朗日火山岩形成于雅鲁藏布洋壳向北俯冲到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过渡环境,岩浆起源于楔形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陆壳熔融所形成的酸性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