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其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并不断深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发生重大调整和转变,这将直接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变化引发笔者对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关注的不应是高房价,而是为民众提供保障性住房。我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来打压高房价,而对保障性住房关注不够,显然是没有对症下药。在中国,房价过高,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最近,住建部长坦言:中国调控房价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大。此言一出,无疑给许多对新一轮房产调控政策寄予厚望的民众浇了一盆冷水。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问题都不是死结,均存在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前,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准真正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艺学作为一个学科,从理论初建之始,就存在对象不一、范围不定的问题.文艺学研究的是人的一切,西方的诗学传统和中国的"诗之为学"理论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历史生态说明,无界性是文艺学本身的一个特性.当前中国文艺界需要的是反省而不是纷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严重地伤害着这个国家,也伤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令人惊奇的是,现行土地制度可以说伤害了每一个相关利益集团,但改起来却很难.其原因可能是认识问题,也可能与体制的僵化有关. 所谓释放土地红利,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用途上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GIS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国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尤其是洪涝灾害。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洪涝灾害监测评估是抗洪减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GIS则是最主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中国已建成了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的业务运行系统。本文介绍了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基于GIS的基础背景数据库以及GIS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则是农村土地制度.放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尽管政府力图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民之、集体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而现行的制度又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频繁变化提供了空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题被确定为"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展开.8月19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会上着重强调了此次普查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次的普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进行的一次普查,关系到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感觉到,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这一次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提出'弯道超车',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非常奏效.湖南总的感觉就是春意盎然,劲头很足."在湘调研期间,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重点围绕扩内需项目建设、地勘改革发展、土地整治流转、节约集约用地等,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并对湖南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寄予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9.
2008年米价上涨波及全世界,这种农作物价格上涨的情况还将继续上演.中国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头号问题.而生产粮食的各类土地特别是耕地,其保护工作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战略政策从未改变过.  相似文献   

10.
静/慢地震研究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慢地震是地壳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可能消除一个正趋于断裂地带的地震威胁,也可能因为应力的转移而触发一个正常的地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静/慢地震的发生并不在断层闭锁区域,两者的关系不大.对于静/慢地震的危险性尽管分歧较大,然而看法一致的是静/慢地震是地震断裂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震成核作用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静/慢地...  相似文献   

11.
正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办法,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和加剧,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而地勘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事业编制、企业管理的行业,其财务核算与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2.
引言 (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日:"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左传> 中国人历来敬重土地,爱护土地. 在古老的自然崇拜中,土地崇拜占据着重要位置.几千年前,土地常常作为国家的象征,所以国家也叫社稷,这里的"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构成了一个农耕国家的主干.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土地的崇拜情结成为深厚、凝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底蕴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前,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种合理的安置方式既要考虑政府的征地成本,也要保证农民的利益.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由土地产权转移引起的农民安置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补偿安置办法.其根本解决方法应将被征地农民安置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辽宁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安置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其实,古今中外历史的演进都会呈现出周期性的现象.如同钟摆一样,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方针都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一个方向,到了临界点之后,就必须有折回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毫无疑问这个社会距离"出大乱子"就一定不远了,更遑论发展与持续.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县(L县),得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工业化、城市化进展迅速,经济发展上去了,由一个贫穷的小县一跃成为全国的百强县,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这种经济繁荣的背后,暴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L县面积最大的产粮区化为乌有,在这片耕地上耸起一片工业区。农民失去了耕地,他们今后的日子如何?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忧思,使我走进了L县,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调查,足迹遍布57个土地被征村、土地整理村,登门拜访了1000余名村民,了解他们失地后的所思所想,2006年完成了《失地农民调查》一书。出书后余意未尽,考虑更多的是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耕地资源极为稀缺的大国,“以地生财”、“以地求发展”的思路是否可行?如何走一条理性化的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都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这是国家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最高要求。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生命,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土是生态之源,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生态文明要建设好,最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清晰掌握自然资源的本底基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是在特定条件下,国家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则是指在国家实施土地征收这种土地获得方式后,对被征收方的一种物质或其它形式的"给予",以减少或消除其因失去土地而遭受损害的一种制度。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以土地征收  相似文献   

18.
《东坡志林》里有"戴嵩画牛"故事:"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人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张怀文先生画牛时间不长,但知牛长,幼时曾在家乡放过牛,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若时光回溯千年,张先生定是那位指谬的牧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您们专家就不用挨个验收井、水、电的问题了,要我说一个字'中',两个字'真中'!" "哈!哈!哈!" 6月16日下午,笔者跟随土地整理项目省市专家验收组在荣阳市国家投资广王土地整理项目区王村片区验收时,听到这样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