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
乌达矿区煤中显微组分有机硫的赋存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微区测试对乌达矿区煤中不向显微组分的有机硫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显微组分中其有机硫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向一煤样中不同的亚组分中其有机硫的含量不相同,并且同一煤样同一显微亚组分其有机硫的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分析发现煤显微组分有机硫含量主要受煤的聚积环境、凝胶化程度、氧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煤系石墨是在岩浆接触热变质及构造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煤系非金属矿产。煤系石墨与晶质石墨相比,具有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将成为高技术产业和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原材料。综合概述了煤石墨化作用模式、影响因素以及煤显微组分对煤石墨化的影响,分析了煤石墨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目前,煤的物理化学结构和煤系石墨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煤石墨化作用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煤石墨化的外部地质因素,如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对煤石墨化的控制作用,而对煤显微组分在煤石墨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由于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的芳环缩合程度不同,各种显微组分具有不同的芳氢和侧链取代基,从而对煤中芳香结构的演化和纳米结构的形成产生差异影响,造成煤石墨化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充分认识显微组分对煤石墨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揭示煤石墨化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6.
鄂尔多斯盆地煤显微组分的micro-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煤级煤中基质镜质体、丝质体、藻类体、角质体、孢子体及树脂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煤级增加,煤显微组分中脂族结构成分先增后减,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在相同的热演化程度下,丝质体较基质镜质体和类脂组含更多的芳香结构成分和较少的脂族结构成分,及具更高的芳香缩合度,而基质镜质体又较类脂组含更多CC/CH,且基质镜质体中含较多的ArOAr,COC等交链结构.反射式micro-FTIR具制样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且能进行单组分分析,无须分离样品,具透射式micro-FTIR和粉末红外光谱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煤及源岩显微组分微区化学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贵州盘江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南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该区龙潭组各主力煤层聚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各主力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古盐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聚煤环境及其对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力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惰比较高,镜惰比在垂向上呈现变小-变大-变小趋势;龙潭组下段的硫分质量分数高(>3%),而中上段硫分含量平均在1%左右。研究表明该区成煤环境可能经历了偏干燥-潮湿-偏干燥的演化过程,且降雨量充沛使成煤环境由咸化泻湖转为淡化泻湖。镜惰比和煤的灰分含量、孔隙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显微镜光度计的基础上,研制了用微机控制的煤自动扫描显微镜光度计,具有快速、省时,反射率和显微组分含量准确的特点。测定了8种煤样平均随机反射率,并与手动旋转载物台测定的平均最大反射率比较,误差在2%以内。  相似文献   

9.
应用TGA-FTIR测定煤显微组分的生烃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  蒋助生 《沉积学报》1997,15(2):122-125
天然气生成的动力学参数的求取一直是天然气勘探盆地模拟技术中的难题。本文应用一套TGA-FTIR(热失重与傅利叶红外光谱联用仪)对不同煤显微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代入lssler的最优化软件系统,求取这些组分的热解产物动力学方程,并对其热解性质进行了探讨。这些动力学方程可直接用于盆地模拟软件系统中,预测甲烷及其它产物的生成史。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东胜煤田延安组煤的两种主要成煤模式,结合煤质分析数据,探讨成煤环境条件对煤质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河流成煤模式的煤层,煤岩类型以暗淡型为主,煤中富丝质组,煤层中矿物质含量较高,灰分含量多大于10%,煤类以不粘煤为主。湖泊三角洲成煤模式的煤层,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煤中富镜质组,煤层中矿物质含量低,灰分含量少于10%,煤类以长焰煤为主。经对比两种成煤模式煤的工艺性质,认为富丝质组煤利于气化、动力燃烧、制吸附剂,富镜质组煤则首选液化和配焦。  相似文献   

11.
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微区分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波谱仪测定了煤中有机硫含量。a.在镜质体有机硫含量低于0.50%的煤中,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与其相近。而在镜质体有机硫含量高于0.5%的煤中,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大多为镜质体的40%~50%。各种镜质体和惰质体的有机硫含量随其凝胶化程度增高而增加。b.聚煤古地理环境对煤中有机硫含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镜质体为例,形成于湖滨三角洲平原环境的神木煤含有机硫0.21%,形成于滨海三角洲平原环境的水城大河边煤含有机硫0.84%,形成于泻湖海湾环境的兖州晚石炭世煤含有机硫2.24%。  相似文献   

12.
探地雷达对浅层勘探具有较高分辨率,为煤田火区浅部松散煤体或采空区等典型火源地质结构探测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如何识别各种火源地质结构体,确定火区重点范围还存在一定的理论不足。基于电磁波理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了火区典型地质体地电模型雷达响应,其特征表现为:松散跨塌煤体对应雷达响应绕射波严重,其内部波形紊乱;空洞区顶界面回波能量强,较为连续,其内部无绕射。正演模拟和现场测试研究表明:探地雷达对识别浅埋火区煤层松散跨落程度,圈定火烧重点区域,减少灭火成本和火区开采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铁栋  王平  李慧  陈俊  周欢  韦欣 《新疆地质》2011,29(3):324-326
通过对主煤层煤岩组分对比发现,沙尔湖煤田煤显微煤岩组分以惰质组分为主,组分因埋深不同有差异.利用镜质组与惰质组组份含量比例关系,推测煤层在沼泽积水较深还原环境中形成.煤中惰质组分含量较高,说明成煤期地壳缓慢上升,沼泽积水变浅的氧化环境.煤田自西向东主煤层形成时期沼泽积水深浅(地壳升降)变化韵律一致,早期深水中心偏向东部(葛洲坝煤矿方向),晚期深水中心偏向西部(格鑫煤矿方向),东部持续缓慢抬升使成煤阶段处于氧化环境,惰质组含量逐渐增高,并明显高于西部.同时,煤中无机质含量较高,反映当时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成煤环境.据巨厚煤层产出、聚煤中心赋存(直接在二叠系老地层上)和煤层稳定性及变化趋势多方煤层特征,认为沙尔湖煤田巨厚煤层的形成具异地成煤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的相关性划分为曲线相关、准线性相关和线性相关三种类型;并在建立反映岩浆、沉积作用过程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及其它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分配系数、源区成分和作用过程等方面对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制约作用。进而获得批式熔融、结晶分异、岩浆混合、化学沉积、碎屑沉积等过程中元素间呈线性和(?)线性关系的一般特征和应用前景。最后还给出La/Ce相关性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涟邵煤田测水煤系煤层灰分的构造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方法和耗散结构原理,对原煤灰分产率和构造分异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煤层的剪切破裂可分为碎裂、碎粒和碎粉3个阶段,与原始结构煤灰分比较,原煤灰分在这3个阶段分别处于相等、增大和减小3种状态。原煤灰分的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构造的分异作用有关。构造对煤层的分异作用实质上是构造煤从碎粒阶段的无序混杂状态到碎粉阶段煤和非煤组分重组后的新的有序状态的一种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周士荣  孟怀安 《安徽地质》2007,17(3):178-181
邹庄井田正处于开发阶段,而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对煤层煤质有很大的影响,7煤层为邹庄井田的主采煤层.分析了区域构造对岩浆岩的控制作用,研究了岩浆岩侵入72煤层的平面分布及变化规律,探讨了岩浆岩的岩性、侵入方式和成因,对今后邹庄井田的开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兴隆煤田巨厚煤层的地层归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芬  钟蓉 《现代地质》1993,7(1):1-8,T002
限据海水进退规程、植物化石、火山碎屑岩分布及煤层发育等情况进行对比,华北地台北部晚古生代普遍存在的巨厚煤层应归属太原组。  相似文献   

18.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 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 小焦炉焦炭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 M 40 ≥80%矿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镜质组 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谱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活性 成分的大致分布状况‚而且也可以反映原料煤的混合程度。  相似文献   

19.
魏润相 《陕西地质》2011,29(2):96-99
在煤炭地质勘查中,对各勘查工程所揭露的各煤层进行编号,通常采用煤层层间距,岩、煤层自身特征其及组合关系、标志层、生物化石、测井地球物理特征、地震物性特征等要素进行综合对比。其中煤层层间距对比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效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20.
翁成敏  张爱云 《现代地质》1994,8(1):100-106
X射线衍射分析法适宜于分析有机显微组分的芳环层的层状结构。有机质的芳环层结构与其类型和演化程度有关。表征有机质芳环层的层状结构的主要参数:高度Lc、宽度La、网面间距dhk1和芳环层层数可作为油气勘探中判断源岩性质、类型、演化程度与生烃潜力的依据。文章还对参数的变化与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