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郭玉松 《河南地质》1998,16(3):222-225
建筑工程板状砼地基属地下工程,其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难度较大,根据该类工程的特点(面积大,厚度小)可将其视为二维结构,采用弹性波CT成像方法检测其施工质量,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板状砼地基浇注质量的CT检测技术,包括弹性波CT的基本原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综合物探探测煤矿采空塌陷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述了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形成及影响,论述了高分辩地震法、α卡法和钻孔弹性波CT法的地球物理基础,对此3种物探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还列举了综合探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弹性波CT方法,又称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大量的地震波速度信息进行专门的反演计算,得到测区内岩土体弹性波速度的分布规律.利用这种方法探查岩溶的分布、形态及连通性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分辨率高、效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岩溶发育地区进行工程勘察,采用常规钻探与弹性波CT成像相结合的勘察方法,可消除工程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水合物的弹性性质相比于周围岩层有明显的差异。传统声波成像方法采用声波近似,无法对其弹性性质进行准确地描述,弹性波偏移方法的成像结果分辨率低、中深部成像能量弱、振幅不均衡,存在低频噪声和采集脚印。为此,文中发展了一种弹性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在该方法中,推导了准确的弹性波最小二乘理论框架下的偏移算子和反偏移算子。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并节省内存,引入了基于编码技术的混叠数据弹性波最小二乘方法,将多炮数据叠加为一个超道集,并采用编码技术压制串扰噪声。通过对两个含天然气水合物模型的试算验证了本文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成像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二阶弹性波动方程高精度交错网格波场分离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一种等价的二阶弹性波动方程,以解决弹性波场中完全弹性波动方程不能完全分离耦合的纵、横波波场问题.应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波动方程,并使用通量校正技术(FCT)进一步压制频散,采用均匀介质模型和层状介质模型进行波场分离数值试验,精确得到了混合波场、完全分离的纯纵波及纯横波波场.数值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在均匀介质情况下准确可靠,在分离后的纯纵、横波波场中可观察到较为丰富的能量转换信息,这对认识复杂弹性波的传播规律及弹性波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温高压弹性波衰减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弹性波衰减的研究成果 ,简单介绍了频谱振幅比法和干涉测量技术的弹性波测量方法 ,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描述了引起弹性波衰减的原因 ,主要包括岩石颗粒边界的接触方式、岩石裂隙之间的流体和高温对弹性波衰减的影响。弹性波衰减的研究对于解释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内部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地球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声波技术在工程岩体测试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尽管地震法用于工程地质勘测已有相当年代的历史,但一般仅局限于风化层及松散覆盖层的探查。近年来,在工程岩体稳定的研究中,根据弹性波在岩体中的传播特征,进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状态的测试和评价,有相当的进展,弹性波测试技术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岩体弹性波测试技术包括在岩体中激发弹性波,以及进行波速及波幅检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纪性工程,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水电事业的成熟与发展。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设计单位针对该枢纽各建筑物的特点,提出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而这些要求在某些方面高于国家及部颁规范和标准,三峡工程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即是其中之一。它利用完整岩体与缺陷岩体的物性差异,采用与建基面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弹性波观测方式,评价建基面岩体一定深度(一般为5m)范围内岩体的完整性情况,从而为枢纽基础开挖验收提供了岩体定量物性依据。三峡枢纽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全面覆盖了基础开挖工程,历时八年,这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用弹性波方法评价岩体质量技术的进步。由于是第一次将弹性波检测技术大范围地应用于水电工程基础验收工作中,从建基面岩体弹性波检测技术要求、检测基本理论及方法技术、典型成果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作为水电工程基础验收新方法的初步总结,抛砖引玉,以求方法的完善,更好地运用于工程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储层作为油气勘探领域中的重要研究目标,其波场特征变化极为复杂,为提高对该类储集层多波地震资料的认知度,高精度数值模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在各向同性弹性波方程基础上,推导了纵波、横波分离方程,运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与PML边界吸收技术,高精度模拟地震波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传播,得到了该类储层模型中的弹性波全波场,也分离出纵波信息和转换波波场信息,并保留了各自能量信息。同时结合AVO技术分析了弹性波在碳酸盐岩储层中AVO响应特征,并通过对储层理论模型进行试算,分析研究该类储层中的波场响应特征及传播规律,为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更能满足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弹性波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面,差分网格及边界条件是影响弹性波模拟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压制数值模拟中的网格频散,采用25点有限差分算子,建立了有限差分矩阵方程,且借鉴匹配层衰减边界条件思想,设计了弹性波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由于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来提高差分格式的精度,将会导致计算量显著增加,为此,对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弹性波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流水线技术与分治策略进行了并行算法研究,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得在合理的计算时间内更精确地模拟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正林 《物探与化探》1994,18(3):166-173
本文为您介绍一种探测煤矿地质构造的新技术即钋─210探测技术,它是一种新颖的核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可以探测煤矿隐伏断裂构造、隐伏陷落柱、老窑采空区、煤层底板含水裂隙发育地段等。为解决矿井地质问题和煤矿防治水提供了一种快速而经济的手段。本文论述了钋─210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资料处理方法、探测实例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坑透层析成像技术在金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坑透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并结合应用实例探讨了坑透层析成像技术在金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条件、具体工作方法和金矿体的圈定方法。根据对实例成果的验证分析,认为坑透层析成像法是矿山坑内金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三面临空单薄破碎岩体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而讨论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效果,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在类似条件下灌浆压力值的确定及施工工艺。工程经灌浆后十余年的检验,证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人机联作工作站生成煤层波振幅切片的方法及其解释技术,并以实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小构造解释中的独特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是一种核分析方法 ,具有快速、无损、低成本及多元素分析等优点。以华蓥山地区庙坝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为例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方法 ,测定了地层中Ca、Fe、Sr、Ba元素的照射率 ,并进行了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初步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庆宋芳屯油田及模范屯油田开发地震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开发地震技术在大庆宋芳屯油田及模范屯油田的应用 ,并结合该区的地质特点 ,研究了开发地震小断层的精细识别方法、石油富集区圈定方法、根据油藏类型与储层地质特征分区储层横向预测方法和结合开发地震资料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等方法。研究表明 ,开发地震技术对提高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和油藏的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液态 CO_2洗井,是清洗深井的一项洗井新技术。本文介绍液态 CO_2洗井原理、方法、工艺与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论述清洗深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遥感技术和新型传感器的发展,遥感已成为目前区域或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遥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光谱变异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种—面积关系理论等;总结了利用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直接监测生物物种及其多样性的进展与局限性;基于遥感反演的不同环境变量进行生物多样性模拟和预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模型的发展。最后,总结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局限,指出增进学科合作、将遥感方法与生态学理论和模型相结合、重视地面验证数据的使用将是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盐度是流体包裹体重要的参数之一,利用激光拉曼探针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包裹体盐度,而标准样品的制备是保证该方法准确性的关键。毛细管合成包裹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标准样品制备方法,本文利用该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H2O-NaCl样品,并以此建立了测定包裹体盐度的标准曲线。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毛细管合成包裹体标准样品盐度的准确性可以达到±0.5%,利用石英和石盐中的合成包裹体对标准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标准曲线测定包裹体盐度,测量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1%以内。应用该方法制备的标准样品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样品尺寸与地质样品相类似等特点,兼具了矿物中合成包裹体以及石英试管或玻璃瓶制备标准样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A new method for upscaling fine scale permeability fields to general quadrilateral-shaped coarse cells is presented. The procedure, referred to as the conforming scale up method, applies a triangle-base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capable of accurately resolving both the coarse cell geometry and the subgrid heterogeneity, to the solution of the local fine scale problem. An appropriate averaging of this solution provides the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tensor for the coarse scale quadrilateral cell. The general level of accuracy of the technique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pplication to a number of flow problems. The real strength of the conforming scale up method is demonstrated when the method is appli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flow-based gridding technique. In this case, the approach is shown to provide result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obtained using standar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