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沃溪金矿田断层构造成矿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沃溪金矿田位于东南地洼区雪蜂地穹系北段。矿田构造复杂,古佛山复背斜位于矿田南部,沃溪断裂东西向横贯整个矿田倾向北西,该断裂下盘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  相似文献   

2.
湖南香花岭矿田地洼型斑岩锡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香花岭矿田位于东南地洼区:湘赣地洼系、湘东地洼列、来阳地穹的南缘(陈国达,1976)。矿田内的地洼型斑岩锡矿床是在近几年内新发现的矿床类型,锡(钨)铅、锌等有用金属矿物呈浸染状和细脉状产于荷叶冲(东)和南吉岭(西)花岗斑岩中及其接触带,两条花岗斑岩均位于矿田北部的塘  相似文献   

3.
贲成德 《西北地质》1991,12(3):42-48
甘肃幅员辽阔,铜矿资源较丰富,除已知铜矿产地外,潜力较大。已知铜矿主要分布在北山区、龙首山区、北祁连区和西秦岭区。但在阿尔金—敦煌地区和龙门地区至今尚未发现铜矿床。1 区域地质背景1.1 区域构造甘肃大地构造单元包括天山地洼区北山地穹系、青甘地洼区走廊地洼系和祁连地穹系、巴颜喀拉地槽褶皱区西秦岭褶皱系、南疆地洼区阿尔金地穹系、南北地洼区贺兰地洼系和龙门地穹系等。区内构造演化经历了槽、台、洼3个阶段(西秦岭例外),具有继承性、阶段性、不均一性和递进性特征。前地槽期,全区受敦煌—阿拉善古陆和陇西古陆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潘家冲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上处于东南地洼区,湘赣地洼系,湘东地洼列,衡山地穹和株洲地洼以及攸县地洼的交界处。与矿有关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板溪群地槽沉积。地洼建造在矿区东南部为砂砾岩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板溪群主要由浅变质千枚岩、板岩组成。 1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北北东一南南西构造带内,地层单一,由板溪群组成一复背斜,东翼被一近南北走向的大断裂所切,断层倾向北西、倾角50°,为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背斜东缘板溪群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呈高角度不整合。由于构造活动的长期性和多期性及应力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述的新疆北部,系指塔里木地台北缘以北(不包括阿尔泰地区)的新疆北部地区,包括塔里木北缘地洼系的库鲁克塔格地穹列、柯坪地穹列、库车地洼列、天山地洼区及准噶尔地洼区(见附图)。塔里木地区是后晋宁地台区,其北天山及准噶尔是后海西地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本区开始了新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地洼活化阶段,但在大地构造发展历史和地洼构造型式上与华南区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正> 熊耳山地处我国南北两大构造单元交界处北缘。分野东西的南北重力梯度带从其东侧通过。根据地洼学说划分,本区为华北地洼区冀晋地穹系华熊地穹列。陈国达教授将其北西缘地洼盆地划入汾渭裂谷系,因其所处位置恰好在汾渭裂谷系南东缘。其内进一步划分由北而南为洛宁地洼、熊耳山地穹、  相似文献   

7.
1 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华北地洼区晋冀地穹系山西地穹列阜平地穹。依据地洼学说的观点,该区地壳发展经历了四个大地构造时期。即太古代前地槽期、早、中元古代地槽期、晚元古代、古生地台代期和中生代、新生代地洼期。区内出露太古界阜平群,由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组成。其岩石类型主要有: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及角闪岩等。本套岩石普遍遭受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混合岩化以注入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不发育,基体岩石尚保持原岩的原貌。与金矿化直接有关的围岩则为斜长片麻岩。  相似文献   

8.
<正> 新路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岩体南侧的内凹部位,矿田星北窄南宽的楔形。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矿田的北、东、西三面为出露的花岗岩体所包围,隐伏岩体北浅南深。矿田处于东南地洼区赣桂地洼系的中南部,属湘桂地穹列贺钟地穹的组成部分。区域构造上位于花山-姑婆山隆起与平桂拗陷之间的过渡区,故其岩浆侵位的构造应力场具有隆起和张裂双重性,岩体为分异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河北崇礼谷嘴子金矿床是小营盘金矿外围的一个卫星式金矿床。它位于华北地洼区冀晋地穹系冀北地洼列崇礼地穹,现阶段大地构造发展为地洼余动期,在此之前曾经历过前地槽、地槽和地台阶段。 1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矿床赋存于太古界桑干群涧沟河组的变质岩系中,围岩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燕山早期的谷嘴子区斑状花岗岩(πr_s~(2-2));矿区构造复杂,主要断裂有北面向的F_1和南北向的F_2,次级断裂及各式褶皱众多。矿区中已发现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带60多条。矿体(以南冷沟矿段为例)特征有:①呈脉状,扁豆状产出,总体走向70°,倾向160°,倾角平均10°;②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展布,矿脉分支膨  相似文献   

10.
铜陵地区地质构造与矽卡岩型铜矿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经 《地质论评》1981,27(4):301-306
本文以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为例,讨论地质构造对矽卡岩型铜矿成矿层位及矿化类型的控制。一、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概况铜陵地区是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中的一个地穹隆起区。由志留纪一中三叠世地层组成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