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惠远  刘淑琴 《新疆地质》2007,25(2):196-198
以大量钻孔煤心化验成果及煤岩鉴定特征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利用各煤层煤的灰份、镜质组份指标的差异性进行煤层对比,很好地解决勘查中各煤层的编号归属.  相似文献   

2.
徐惠远  刘淑琴 《新疆地质》2007,25(2):196-198
以大量钻孔煤心化验成果及煤岩鉴定特征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利用各煤层煤的灰份、镜质组份指标的差异性进行煤层对比,很好地解决勘查中各煤层的编号归属.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五轮山矿区的含煤地层为龙潭组,钻孔煤心化验资料和瓦斯解吸数据、煤样压汞试验表明,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惰煤为主,煤化作用符合深成变质作用的一般规律,煤体原生结构煤占优势。主煤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孔容和孔表面积差异较大,因此可采煤层含气较高,解吸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东光煤矿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含煤层数多,煤层厚度变化大。根据矿区地质资料及测井成果,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煤质分析等方法对煤层进行综合对比。准确判定了该区可采煤层6煤、14煤、16煤、21煤、23煤、27煤及其相应标志层B3、B4、B6、辅1、辅2、B7、B9,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勘查资料总结,分析了二叠系煤类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煤变质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分析认为,重庆地区二叠系煤层主要以高、中变质煤的无烟煤、贫煤和瘦煤为主,煤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煤变质作用以区域深成变质类型为主;煤的变质程度R0为1.39%~2.51%,处于吸附能力较强的阶段,因此煤层含气量较高,其中松藻矿区无烟煤R0为2.43%~2.51%,煤层含气量达27.1m3/t。  相似文献   

6.
府谷煤田测井曲线估算煤质灰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层灰分分析的经典方法包括从钻孔中取心,然后在实验室化验分析得出。为了克服单纯使用实验室分析因煤心采取率低、钻探岩粉对煤样的污染等产生的误差,采用定量的测井数据来计算煤层灰分,可以在井场快速评价煤质。笔者采用函数判别式 P=0.015ρ(?)-0.77γ中的 P 值与煤层灰分 A~g(化验分析结果)建立相关关系,进行井场煤层灰分估算,这种方法计算煤层灰分与煤心化验分析值相差在2%—3%以内,为陕北府谷石炭二叠纪煤田煤层灰分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煤层含气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煤层气开发方案的有效制定。在简要介绍了现有煤层含气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和煤岩心含气量分析化验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方法优选了煤层含气量的敏感性测井参数,并基于优选的测井参数,运用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两种数学方法构建了鄂东气田的煤层含气量测井预测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研究区内的煤层含气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煤岩心含气量室内分析数据对比表明,多元回归法和神经网络法均能较好地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但神经网络法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量化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在不同煤中或同一煤层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粒度和不同密度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原因,为今后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煤质指标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学 《中国煤田地质》1999,11(2):18-18,49
在多煤层地区,常常因各种成因标志不明显或变化大而使煤层对比十分困难。在煤层宏观特征尚不足以准确对比时,又引进了测井曲线、微体古生物、煤岩显微特征、煤质化学分析指标、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项,以加确多煤层、煤层分岔频繁地区的煤层对比。煤质化验分析是每个见煤点?..  相似文献   

10.
KS盆地磅士卑勘查区是位于柬埔寨西南部磅士卑省豆蔻山脉东麓,距离金边西南87km处。该区含煤地层为新近系中新统,具有煤层厚,埋藏浅,开采条件简单的特点,根据区内可采煤层S10、S20化验资料,认为S10煤层属中灰、低硫、中发热量褐煤; S20煤层高灰、中硫、低发热量褐煤。具有易自燃、燃点低、易排渣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热力发电、煤化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利用钻孔资料预测矿井未采区煤层瓦斯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矿井采掘区煤层瓦斯含量实测值,在瓦斯地质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丰富翔实的钻孔资料建立井田未采区适用的煤层瓦斯含量预测公式,从而达到对井田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目的。为大型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区槽波探测的适应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槽波地震技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矿井地质探测技术。但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煤层都适合应用槽波地震技术,而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大量的槽波探测资料,研究了煤层及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和煤层赋存几何形态,总结了槽波探测在我国的适应性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3.
煤层注水中的水渗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层注水是煤矿矿井预防冲击地压的首选措施。本文将煤层注水中水渗流问题视为有动界面运动的渗流力学问题,针对厚煤层,薄煤层两种情况,分别用径向流.平面平行流导出了提前注水时间和流量的计算公式,为煤层注水预防冲击地压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经地震探测和地质分析,松辽深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与其周围地区J_3—K_1的断陷盆地在地质结构和成盆期均具有相似性,同属东北亚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系。作者认为,应用其周围同类型断陷盆地模式对松辽深部煤成气远景的预测和生油潜力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样也适用于深埋于下辽河第三纪坳陷之下的晚中生代盆地成气远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贵州某煤矿的勘查实例,说明在沉积岩覆盖区,运用JGS-1B综合数字测井系统开展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应用效果好,解决地质问题直观,可为矿山煤炭资源的动态管理、煤量核实、煤矿生产,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并可有效地反映煤层的物性特征,对煤层与围岩的分层、空间几何尺度(深度、厚度)计量、结构质量分析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 S、Fe、As、Cd、Hg、Pb、Se、Sb、Tl、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怪中As、Hg、Sb主要赋存地交内铁矿中:Zn、Se主要赋存于闪锌:Pb以方 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Cd应赋存地闪锌矿中,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造成分析数据的误  相似文献   

17.
大同侏罗纪煤田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大同侏罗纪煤田煤系地球物理特征和煤层中地质小构造的电磁波透视特征,说明在大同侏罗纪煤田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能够有效地探测出煤层中的各种地质小构造,较好地指导综采生产。   相似文献   

18.
祁南井田地温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  吕凡家 《安徽地质》2001,11(1):30-34
根据勘探过程中获得的地温资料,论述了各主采煤层以及整个井田地温状况及其规律。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通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综合分析沧县隆起中南段上的重磁与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与钻探资料,并通过与已知的大城煤田的比较,认为本区大面积赋存煤系地层与煤层。尽管煤层埋藏较深,但分布稳定连续,资源量大,有进一步勘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水--煤层气两相流体在煤层中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煤体承受有效应力、水-气混合流动及固一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水-煤层气两相流渗的基本方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测定了煤层中水-煤层气共同流动时的两相流体的流量,渗透率及随水的饱和度变化关系,并据此模拟出了反映水-煤层气渗透基本规律,从而为煤层气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