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书让 《陕西地质》2003,21(2):70-76
通过选取描述油气化探综合异常的各种特征参量,借助模糊数学工具,利用最优聚类中心所具有的代表特征,建立分级指标,对油气化探综合进行分级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化探综合异常的评价实例结果表明,利用油气化探综合异常各种特征参量进行动态聚类分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松辽孟地南部油气化探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近20年代探资料的综合研究,概述了该区的油气微渗漏与化探异常成因、地表化探主要影响因素、化探方法指标有效性、异常信息提取技术及异常模式,总结出适合于该区的有效油气化探方法系列以及一套干扰因素的排除、异常信息提取及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与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气化探异常确定与解释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必须充分了解化探数据的统计分布与空间分布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异常确定方法;异常的解释与评价需融合油气地质基础资料,采用系统的评价思路与方法,揭示化探异常与油气分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油气化探异常综合评价指标与评价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作者在本文中根据油气化探异常的特点,首先确定了评价区块(靶区)中各化探变量的异常点群和背景点群的划分,然后提出了异常强度系数、异常面积系数、异常中心位置、环形异常指数等四项指标作为单化探变量异常的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化探异常靶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即综合异常强度系数、综合异常面积系数、综合环形异常指数和异常中心重合程度。依据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油气化探异常,评价软件已应用于大庆油田近十个工区的油气化探资料再开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化探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近 2 0年化探资料的综合研究 ,概述了该区的油气微渗漏与化探异常成因、地表化探主要影响因素、化探方法指标有效性、异常信息提取技术及化探异常模式 ,总结出适合于该区的有效油气化探方法系列以及一套干扰因素的排除、异常信息提取及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6.
内蒙洪特地区化探与油气微生物勘探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采用化探及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对内蒙洪特地区进行了油气勘探研究.化探综合异常分析研究表明,本研究区有2个异常区,即西南化探异常区和东北化探异常区.油气微生物综合异常分析研究,可将本研究区划分为3个异常区,即中南微生物异常区、东北微生物异常区和西南微生物异常区.研究表明,化探和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不仅与研究区内已完钻井的含油气性相符,而且与随后完钻的各井的含油气性亦相符.在本研究区,化探与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呈现互补关系,如将二者叠合运用,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张金来 《物探与化探》1987,11(2):101-105
综合油气化探系指多种化探方法和多种化探指标的联合使用,比使用单一方法和单一指标具有许多优点.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综合油气化探.土壤△C法是一个新方法.本文首先就△C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吸附烃和汞的关系进行讨论;接着阐述了土壤△c在油田上的异常特征;最后论述了土壤△C在综合油气化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土壤△C法在综合油气化探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油气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中国主要含油气化探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油气化探数据处理系统。组构异常的提取技术使油气化探异常评价进入了新的阶段,开拓了油气化探新思路。对油气化探数据预处理、指标优选、单指标异常提取、综合异常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综合化探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酸解烃、顶空气、吸附丝及甲烷碳同位素方法对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进行了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建立了该区这几种方法指标的化探异常模式,在总结已知油气区异常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化探方法及指标组合并运用于未知区域,圈定了油气远景靶区。探讨了地表化探异常与石油地质特征的关系,为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评价方法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气化探指标的处理与综合评价是油气化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油气化 探找油气藏效果。模糊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关系原理,结合已知探区油气化探指标在油气藏 上方或油气藏储层的规律性变化,找出反映油气藏属性的信息,结合地质环境资料,建立模糊评价系 统,对该探区化探指标异常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1.
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崇民  李应桂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0,24(4):241-245,249
集20多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区域、矿带(田)、矿床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研制了定量评价大矿异常的地球化学方法。在系统研究不同规模多种勘查尺度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评价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量化评价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华北某油区油气勘探为例,介绍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标志及依据,并利用这些评价标志——异常形态、异常组合、异常规模(N4P)、变异系数、构造圈闭等在油气地化异常评价中的作用,给出不同的分值,按评分标准对圈定的异常求出累积得分和,据此对油气化探异常所圈定的远景区进行排序,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系统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某些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论为指导的、以异常形成机制分析为基础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系统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以陇南地区的金异常评价为例,对该评价体系的具体思路与方法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油气化探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凤国 《物探与化探》2003,27(2):104-105,114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结合油气地质条件,对该区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了该区有利天然气聚集区带,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庆祝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让世界各国地质同行们了解中国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成果。近十五年来已完成区域化探覆盖面积517万km2,中比例尺化探普查面积约90万km2,发现各类化探异常约4.3万处,通过检查化探异常和工程验证发现具工业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569处,找矿效果非常显着,特别是化探找金、银矿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化探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和广泛推广。特殊景观区的野外工作方法、化探样品微量、痕量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化探异常的查证方法及化探数据处理与成图等方面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回顾过去,地球化学勘查进展迅速,成果丰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地球化学勘查目标明确,任务繁重,地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刘运黎  汤玉平 《地质通报》2007,26(4):483-491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的勘探成果,对六盘山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目前较明确的3套主要烃源岩中,白垩系下统的乃家河组、马东山组和李洼峡组源岩在盆地内分布较广,除北部埋藏较浅的区域未成熟外,大部分已趋于成熟。石炭系也是重要的源岩,由于埋藏较深,后期改造作用大,应以找气为勘查目标。三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好,但分布范围局限,勘探潜力受到影响。盆地的诸多油气显示及地面油气异常响应特征,充分证实了该盆地具有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整个盆地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响应特征明显,油气苗显示丰富,分布广泛。地球化学勘探测量发现了盆地内有3个近东西向展布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区带。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图,对油气属性进行了判别,均表现为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东明凹陷土壤吸附烃的石油化探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鹤庆  王福 《物探与化探》1991,15(6):459-464
经过对吸附烃各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C3+①指标不受地表干扰因素的影响,它的异常反映的可能是地下油气的信息。用C3+指标圈定了五个异常,其中Ⅰ号异常已经钻出了工业油流;Ⅱ、Ⅲ号异常有很大的油气勘探价值;Ⅳ号异常也有一定的勘探意义;Ⅴ号异常没有勘探价值。同时,地温的Ⅴ号异常已经发展成油田,称三春集油田。水化学的二级异常(Ⅱ2)也钻出了工业油流。这是对地球化学法勘探油气田有效性的有力验证。  相似文献   

18.
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至今,其主要任务是评价低缓异常或不明显的弱异常。为此,单凭传统的异常找寻和评价方法,难以达到地球化学找矿的目的。本文试图以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基础,从系统工程角度阐明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的系统性。在系统性指导下,开展地球化学预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地球化学预测是分级预测;地球化学预测系统是综合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