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滇西马厂箐斑岩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时限的厘定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为一复式岩体,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最早岩浆活动始于52Ma,中期岩浆活动为42~47Ma,晚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其时间为33~37Ma,末期岩浆活动为29~32Ma。马厂箐铜钼矿床早期成矿发生在37~40Ma左右,晚期成矿大约在34—35Ma;与区域上其它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矿床的形成时间相当吻合。马厂箐矿床在时、空上与矿区富碱侵入岩关系密切,其成矿作用主要与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福宽 《吉林地质》1997,16(3):9-26
山门银矿区出露的中生代侵入岩是一套由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成的复式侵入体,具有规模大,侵入期 多,演化时间长的特点。在成因上属于同熔型花岗岩系列,在物质来源上属于壳幔混合型,岩浆活动具明显多阶段性;在时间上,空间上及物质来源上与成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成矿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志兴  吕新彪  王涛 《矿床地质》2011,30(3):469-476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产于中侏罗统拉贡塘组受岩浆热变质的砂泥质岩中,与矿区北部出露的燕山期至喜马拉雅期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受到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尤其是多期活动的节理造成局部矿化富集.成矿作用可划分为5个阶段,包括石英菱铁矿阶段、铅锌(银)矿化阶段、细粒铅银矿化阶段、黄铁矿化阶段和石英脉阶段.矿石中硫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广东省银矿床厘定为5个矿床成矿系列、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即云开地区与加里东运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华南与晚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华南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与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粤东北中晚石炭世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南岭及周边与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东南沿海与燕山期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粤东北印支-燕山期与残余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粤东与燕山晚期侵入岩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三水-罗定盆地与燕山-喜山期岩浆-流体有关的银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粤东北印支-燕山期与残余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三水盆地与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或火山活动有关的银矿床成矿亚系列)。分别论述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建立了银矿区域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5.
河北沽源一带属华北板块北缘的组成部分。该区岩浆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和变质侵入岩、晚古生代早二叠世侵入岩、中生代晚侏罗世侵入岩、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建造和侵入岩。本文对不同时代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各时代岩浆岩成因类型以壳幔混合型为主,且岩浆演化具有继承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河南罗山县涩港镇白石坡银矿床是大别地区重要的银矿床之一,与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本文应用SHRIMP方法对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表明花岗斑岩形成于142.0±4.3Ma,这一年龄与附近花岗岩基及陈棚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反映它们是中生代同一岩浆成岩系统的产物,也记录了与银矿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的时代。该区斑岩型钼矿、浅成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及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同属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7.
中天山巴伦台镇一带经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侵入岩极发育。巴伦台镇北部道尔都达坂一带出露侵入岩,岩石组合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及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同位素年龄和前人年代学研究资料,认为该区侵入岩形成构造环境是造山期后环境,构造应力场为NS向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转变的应力松弛阶段,岩浆物质来源于上地壳部分熔融物,岩体时代为晚石炭世。道尔都达坂一带侵入岩的识别和判别,对探讨中天山巴伦台地块板内岩浆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重新认识中天山地区乃至中亚造山带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侵入岩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该区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前人将其确定为晚古生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U-Pb方法对该区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测年,获得413~514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存在。结合前人其他方法测年数据和红柳沟一带(喀腊大湾以西180km)中酸性侵入岩的SHRIMP测年资料和蛇绿岩的时代,将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划分为碰撞前岩浆活动(520~500Ma)、碰撞期岩浆活动(490~470Ma)和碰撞后岩浆活动(440~410Ma)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杭州河上地区是浙西北上元古界上墅组火山岩发育的典型地区,同时还发育新元古代辉绿岩和碱长花岗岩板状复合浅成侵入体。火山岩与侵入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皆为晋宁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火山喷发并伴随的岩浆侵入经历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火山岩与侵入岩在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具有相似性或一致性,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基本一致,说明每个阶段的火山岩与侵入岩来源于同一岩浆源,均是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第一阶段上墅组基性火山岩与次坞辉绿岩体起源于亏损程度较低的地幔,或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岩浆受到陆壳物质的混染;第二阶段上墅组酸性火山岩与道林山碱长花岗岩体可能起源于地壳中既含有基性地壳组分和又含有酸性地壳组分的源区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0.
冀北西部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及太平洋板块接壤的三角地带,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的有利地带,区内银矿资源丰富。区内银矿床可划分为岩浆热液、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和层控三种矿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新构造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演化中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跃  董光荣 《地质论评》1992,38(5):426-430
在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塔里木盆地逐渐向封闭的干旱盆地演化。由于波动式的新构造运动在每阶段表现的形式有差异,因而盆地的演化也相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该盆地新构造运动大致经历了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以及晚更新世三个阶段,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对盆地的地貌影响最大。新构造运动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引起的,故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演化阶段在时间上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分析了各大地构造学说的特点,认为在地球的各种运动形式中,最重要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在其运动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联合力场作用的结果而形成各个圈层,地球表面形态和各圈层的物质在其旋转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出现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诸如大气的流动、海水的进退、岩石的形变、地幔物质运动、各层圈物质交换与变化等等。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和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板块、构造体系、地槽、地洼、断块、大地波浪等大地构造形迹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各种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总体,称之谓地质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土层工程性质与其沉积环境关系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江苏北部沿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层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这两地区的土层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沉积但土层工程性质完全不一样。因此分析了该两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的来源。由分析研究结果得到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该土层当时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土层如果能了解其在沉积过程当中的沉积条件 ,更有利于分析研究该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生物降解原油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物降解作用是原油的一种重要的蚀变作用,对原油的物性和经济价值有着负面的影响。全球石油大多遭受过生物降解。生物降解作用对常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得以较好的描述,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量正构烷烃、三环萜烷、25 降藿烷生物降解的新进展。目前对生物降解作用的细节、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讨论了原油喜氧和厌氧降解机制,认为厌氧作用可能起主导作用,降解速率很慢。温度是控制生物降解作用的重要因素,储层温度大于80℃不会发生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原油多为混源油,介绍了研究生物降解原油的多期成藏方法。沥青质不易生物降解,其热解产物及钌离子催化氧化产物在生物降解原油对比、油源对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破坏原因主要有 :支护结构整体失稳、基坑土体隆起、管涌及流沙的出现、支撑强度不足或压屈、墙体破坏、支护结构平面变形超过限度。某大厦施工中由于桩身强度不足、桩尖达到的深度不够及桩间距过大等原因 ,致使管涌发生 ,造成塌方。通过对事故针对性的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评熊耳群和西洋河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陈衍景  强立志 《地质论评》1992,38(4):325-333
1850—1400Ma的熊耳群及西洋河群火山岩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是认识华北古板块南缘构造发展的关键。近年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认识,即孙枢等提出的裂谷观点和胡受奚等提出的山弧观点。本文基于对秦岭山系的长期研究,对两种观点作了较详细的评述,且提出了山弧与裂谷并存的新认识,即熊耳群为山弧火山岩建造,西洋河群为裂谷火山岩建造。裂谷与山弧同时发育,裂谷与山弧垂直,属被动型裂谷。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木孜塔格地区的赋存二叠纪单通道筵的岩石为浊流与喷溢流成因,也就是说为异地沉积,因而用单通道筵现在的位置来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就有其局限性,而且与其共生的生物组合中含有暖温型Misellina动物群,Misellina动物群属特提斯大区的华夏特提斯生物地理分区。上部原地的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夹珊瑚礁灰岩中含有大量暖水型动物群,如Pseudoshwagerina、Misellina minor、Parafusulinaaustralis。因此把冈瓦纳北界移至木孜塔格一线的证据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是我国重要的陆内逆冲推覆构造带 ,其形成与发展 ,对了解我国西部与东部之间的构造转换 ,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研究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有利地区。通过对该构造带几个问题的讨论 ,认为该构造带南段与北段的形成机理是不同的 ,鄂尔多斯盆地在当时有一定程度的逆时针旋转。南段主要是祁连山—北秦岭造山带向北东方向挤压的结果 ,贺兰山南部的北西向构造也属于该段 ,因此其形状为一向北东突出的弧形 ;而北段是由于旋转的盆地与发生构造挤出的阿拉善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Rivière粒度资料解释法以数学方法模拟实测粒度累积曲线、并援用若干曲线特征参数判别沉积物形成的流体动力条件,是独树一帜且甚有成效的环境分析方法之一。孟加拉深水扇细粒沉积物经此方法检验,表明半远海环境构成了该深水扇的沉积背景,在此背景下,穿插有低密度阵发性浊流的直接生成物或出现沉积物受等深流的局部改造。总体能量较弱的流体动力环境有利于该地区正常地层记录的保存。  相似文献   

20.
李绪善  李百祥 《物探与化探》2012,(5):760-765,771
从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着手,提出将南北向重力梯级带和重磁场特征东西差异作为划分南北构造带的依据,探讨了形成南北构造带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成带分布的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反映的南北构造带既有与中轴构造一致的继承性,又有向西拓展的新生性,并在南北统一成带的基础上叠加了分段性,形成南压北张不同背景的控震、控热机制,同时也是构成青藏高原东界和我国大陆构造域东西分界线,对应着狭义南北地震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