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近531年旱涝变化气候诊断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山东省5个代表站1470~2000年的旱涝指数资料为基础,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多种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山东省近531年旱涝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划分了差异显著的旱涝气候阶段,进一步揭示出旱涝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1959-2002年陕西省36个代表站汛期(6-9月)降水资料,制作汛期降水空间分布场及变差系数分布场,明确了陕西汛期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典型旱、涝年的主要成因,建立汛期降水预测物理概念模型,为汛期降水旱涝异常预测提供气候背景.用逐步回归统计预测方法,经过物理因子普查,找出与汛期降水相关性好的强信号,建立了10地(市)汛期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东部旱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收集、整理的西北地区东部代表站1470~2003年的旱涝等级资料,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特征,将西北地区东部分为3个气候区,利用周期分析、coif3小波变换等统计分析方法对3个气候区534年旱涝指数的年代际气候特征及地域之间旱涝变化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不同区域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尽相同,旱涝演变趋势、旱涝周期变化既有一致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534年以来北部、中部由偏旱趋于正常或偏涝,南部1724年以前的变化趋势由偏旱趋于偏涝,1724年以后由偏涝趋于偏旱;3个气候区都存在25年和10年的显著周期,其中中部还存在14~15年的显著周期,说明中部旱涝交替较北部和南部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庆市近一百年(1892—1991)降水资料,分析了盛夏旱涝气候规律、环流特点,以及旱涝与南方涛动的关系;并采用均值生成函数和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提炼出降水的优势周期和预报因子的相关周期,预测本世纪末的旱涝趋势。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旱涝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邦宪 《浙江气象》2000,21(1):8-12,15
着重分析了大气环流演变、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各类节气月相等与金华市旱涝气候之间的统计关系,为旱涝气候预测提供了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昆明近300年的旱涝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和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7.
许炳南 《高原气象》2002,21(6):628-631
对贵州夏季严重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用东亚大槽和北美东岸大槽的异常配置建立的夏季旱涝预测信号等5个预测因子,并依据这些预测指标建立了贵州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1997-2000年实际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榆林、西安和汉中3个代表性测站534 a的旱涝资料,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陕西不同时间尺度旱涝周期比较和诊断,并对陕西未来的旱涝趋势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在旱涝气候趋势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气候异常所形成的旱涝灾害,对农业及其它国民经济影响很大。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制定几年以至十几年发展规划的需要,我们根据全国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行的五百年旱涝会战成果,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陕西近代降水资料及府谷、黄陵、太白树木年轮资料,从时间、空间方面分析了陕西旱涝变化规律、特点、季节分配、地区分布、旱涝周期、典型旱涝年以及旱涝与太阳黑子、旱涝与树木年轮的关系。最后作出超长期气候顶报,提供给农业、水电、国防、科研等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陕西及我国东部区域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川  杜继稳  杜川利  袁君健 《气象》2005,31(4):22-26
利用我国500多年旱涝资料,分析陕西及其东部区域历史上发生的旱涝周期及气候突变,发现陕西旱涝存在22年、169年左右的变化周期,陕西1645年左右发生过气候突变,分别比华北地区早6~7年,比华东地区早40~50年。同时分析近50年气候资料发现,陕西及东部地区降水均存在着一定的周期变化,且变化有所差异。定义了陕北区域旱涝指数,在未来十年,陕北地区旱涝变化趋势是正常偏旱。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浚县1965~1998年春季降水资料,分析了浚县春季旱涝特征,并利用春季降水周期方差分析结果,对春季旱涝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干旱演变规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刚  杨洪昌 《气象》1996,22(5):25-29
利用近500年旱涝资料分析了干旱对山东省农业,工业及环境的危害。利用功率谱和模糊判别函数研究了旱涝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指出旱涝的演变规律可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东区域汛期旱涝预测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菊英 《山东气象》2001,21(3):12-17
对1951-2000年期间汛期(6-8月)山东区域旱涝与全国主要多雨带的8个分布类型的逐年对应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和论述。并对烟台、青岛、潍坊、济南、临沂、菏泽等6个地区汛期旱涝的天文、海洋、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等方面的预报物理因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筛选、精选和综合分析,并分别建立了汛期降水量预报物理方程。并以青岛地区为例,对汛期降水理的多种交叉学科的预报物理因子进行了最优集成,为青岛地区和水量和旱涝建立了分多级的可操作的预报物理模型。该文优选出来的汛期降水的多学科物理因子对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中所建立的预报物理方程和预报物理模型对山东省各区汛期旱涝的季度和年度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玲玲 《辽宁气象》2001,(4):20-22,41
从大连地区气候规律及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制定出客观定量表征伏期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用EOF方法对大连地区1961~2000年伏期旱涝指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伏期旱涝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1994年旱涝灾害的思考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陕西气候异常,旱涝灾害严重,全省因灾减产粮食27亿多公斤,受灾人口2650万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8亿元,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大灾之年,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沈阳地区大量旱涝史料,经过处理后形成了1470~2001年共532a的完整旱涝序列。在此基础上,对旱涝进行了阶段性、周期性和年代际气候变率分析,对未来进行气候预测,认为沈阳地区在未来lOa将处于一个时间尺度为lO~20a的旱段中以及100a尺度的干期内。  相似文献   

17.
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最近5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年代际及年际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夏季旱涝趋势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夏季主要雨带位置南移的气候趋势,以及亚洲大陆高压、ENSO事件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夏季旱涝分布气候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可能预示夏季进入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时期。这些结果对于降水的年代气候预测和短期气候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华北地区近50年的气候、水资源、旱涝灾害面积等资料,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水资源的变化规律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极端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旱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华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干旱气候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华南地区15个站近50年的年(季、月)降水资料,对华南地区干旱年景进行分析,并做气候预测。采用极差法计算各站点年雨量的临界值,评定严重干旱年和一般干旱年。分析发现,华南地区年雨量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1961~2003年间,平均4.3年有一个干旱年,14.3年有一个严重干旱年。介绍了几种实际预报中用到的旱涝预测方法:指数曲线方程预报方法、时间序列多周期特征值叠加预报法、综合气候预测方法、最优遥相关分析预报方法。对华南地区未来10年总的旱涝趋势的预测结论是:2005年雨量偏多,2006~2008年偏旱为主,2009~2012年是多雨期。  相似文献   

20.
《四川气象》1999,19(4):33-36
达州盛夏旱涝气候的形成与太阳活动的影响有关,它们都具有以11 年为基调的变化周期。达州盛夏旱涝气候变化以33年为主要周期。根据N1 功率谱和方差分析:预计1990 年至2022 年将进入一个新的气候周期;并预计21 世纪初(前十年)达州为伏旱气候年代,伏旱天气出现频率达70% 左右,强度平均为31—35 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