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60~2001年库沙新区域3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对区域内近40年。特别是近10年的气候变化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得出近40年库沙新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呈明显增加趋势;气温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沙雅、新和呈明显上升趋势,库车呈下降趋势;60年代-80年代库车的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均比沙雅、新和偏高,到90年代库车均比沙雅、新和偏低。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了商丘1961—2000年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却呈下降趋势,这种日夜气温变化的不对称性,使日较差呈变小趋势;商丘偏暖年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偏冷期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商丘年平均气温增高是一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50年来湛江气候变化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利用湛江1951~1999年的气温和降水气候资料,分析了湛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平均气温具有增暖趋势,19年代增暧最强,特别是最低气温增暧明显;而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多雨是湛江近50年的主要天气现象,但近10年来降水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开封、洛阳市近47a气温降水变化异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开封、洛阳市1961-2007年气温、降水气象要素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两市的气温、降水变化及两市气温、降水变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市47 a平均气温都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气温逐年变化较大,开封市的年平均气温及变化幅度高于洛阳市;春秋冬各季的平均气温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开封市上升幅度略高于洛阳市;夏季平均气温都呈下降的趋势,洛阳市下降的幅度比开封市明显.降水量开封市比洛阳市偏多,开封市呈上升的趋势,洛阳市呈下降的趋势,两市春秋两季平均降水量都呈下降趋势,洛阳市比开封市下降明显;夏冬两季平均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开封市上升幅度高于洛阳市.  相似文献   

5.
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的平均气温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详细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极端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与全国同步,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和秋季的增暖趋势异常明显,日较差整体呈现减小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济宁2000—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1年来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倾向,并对期间冬小麦生长季节气候异常天气进行了分析。表明:济宁近11年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均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春、夏季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气温秋季有上升的趋势,冬季升降不明显;日照时数秋、冬季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夏季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秋、冬降水量则有减少的趋势。由于春季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有下降趋势,春霜冻害发生机率增大;秋季平均气温有上升趋势,降水在秋、冬有减少的趋势,使得冬前发生旺长和秋冬连旱,甚至冬季冻害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1—2009年南京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以及日最低气温等资料,分析了南京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及其与平均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0 a来,南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变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尤为明显;日最高气温,除夏季表现为降温趋势外,其他季节均为升温趋势;而四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为增温趋势;夏季气温日较差下降趋势明显,导致夏季昼夜温差减小;极端高温、低温的发生日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与平均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极端低温对平均气温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和田地区4个代表站1961~2000年的气温资料,对和田地区近40a来的气温变化作了分析。得出近40年来和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和于田县的年平均气温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近40a来和田地区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华中区域取暖、降温度日的年代际及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华中区域(河南、湖北、湖南)通过均一化检验的53个气象站,利用1961—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区域逐年取暖度日(HDD)、降温度日(CDD),分析其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7年来区域年HDD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CDD呈微弱的下降,变化不显著,这与暖季较小的增温速率有关。HDD由河南向湖南基本上呈现递减的趋势,CDD与HDD呈相反的变化特征。HDD同冷季平均气温呈反位相变化,而CDD同暖季平均气温呈同位相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58—2004年江汉平原地区8个站点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和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47 a江汉平原地区的多年年、月平均气温和各站点年平均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7 a江汉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气温特别是秋、冬季的气温上升显著,而夏季有变凉趋势;月平均气温除7月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月均上升;太阳黑子峰值年和谷值年前后,江汉平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易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计算了呼和浩特站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多年来的变化趋势,并用最优二分割方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进行气候阶段划分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气温日较差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部城市群度日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51—2006年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抚顺、本溪、鞍山4城市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各城市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度日与平均气温及城市热岛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HDD和CDD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4城市HDD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CDD年际变化沈阳和鞍山呈微弱的上升趋势,而抚顺和本溪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自1950s始至21世纪的2006年,除抚顺外,其他各城市HDD年代际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CDD年代际变化均表现为降—升—降的规律。年代HDD均值与年代平均气温呈反位相,而年代CDD均值与年代平均气温呈正位相,冬季HDD与城市热岛强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海口市气温变化及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艳  张永领  吴胜安 《气象》2005,31(7):28-31
利用海口市近52年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研究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个季节(春季除外)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显著,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白天气温变化趋势都不显著;气温日较差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各个季节(冬李除外)及年气温突变性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且在前期夏季白天气温发生跃变性降温。  相似文献   

14.
对天峨县气象站1984-2013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季节降水、季节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不同年代降水、气温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峨县近30a年际降水变化呈下降趋势,年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9.3mm,多年平均气温为20.5℃。各季节、各月降水分布不均,气温呈明显的季节划分,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占全年平均降水量54%,冬季最少,占全年平均降水量5%,月平均降水量最高峰出现在6月;一年最热的月份是7月,极端最高气温变化不大,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降水正常略少,90年代属于丰水期,进入21世纪后,降水量偏少,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1世纪头十年气温呈上升趋势,第二个十年的头4年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1—2000年阜新地区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0 a阜新地区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50 a阜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24℃/10 a,近30 a增温尤其明显。不同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仅冬季平均气温有差异。根据近50 a冷暖波动情况,可将阜新地区划分成2个冷期和2个暖期。近50 a阜新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8.009 mm/10 a,但是近30 a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各季节中夏、秋、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近50 a阜新地区降水变化可分为3个多雨期和3个少雨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度日指标分析了1957—2014年贺州地区热度日(HDD)、冷度日(CDD)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度日与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月HDD以1月最大,6—8月为0;平均月CDD以7月最大,1、12月为0。贺州地区在冷季取暖耗能的需求比在暖季降温耗能的需求大。年HDD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在减慢;年CDD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在加快。年HDD变化与冷季平均气温变化呈反位相,年CDD的变化与暖季平均气温变化呈正位相。年HDD与冷季平均气温、年CDD与暖季平均气温具有极强相关性,说明贺州地区制暖耗能正在减少,而制冷耗能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南昌夏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平均气温有下降的趋势;利用均生函数模型对南昌夏季平均气温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报,拟合值与实况值基本一致,并预报了2005年~2007年南昌的夏季处于冷夏;分析了南昌夏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冷夜和暖夜变化具有对称性,冷夜减少和暖夜的增加趋势几乎一致,而冷日和暖日的变化也呈非对称性分布,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陆川年雷暴日数变化特征与相关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50a陆川县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陆川县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就月平均雷暴日数与年月平均气温、年月降水总量、年月平均气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陆川年雷暴日数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高,呈下降趋势,月平均雷暴日数与月平均温度的高低成正比;随年降水总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月平均...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了商丘1961~2000年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却呈下降趋势,这种日夜气温变化的不对称性,使日较差呈变小趋势;商丘偏暖年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偏冷期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商丘年平均气温增高是一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2~2001年丹东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温度、降水求直线回归方程和5a滑动平均值方法,分析近50a丹东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和四季降水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