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于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孢粉多属多种.其中所有孢粉和植物化石在测区均为首次发现.发现软体动物并建立1新属2新种(Quemocuomegalodon orrientus Yao Sha et Zhang,Q.longitatus Yao Sha et Zhang).在藏北地区首次发现典型的古近纪双壳类化石(Pisudium amnicum Miiller).在上三叠统中发现厚度超过800m的钙碱性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岩浆侵入岩获得一批岩石化学资料和21个喜马拉雅期的同位素年龄数据(23~48Ma),显示南部同碰撞、北部造山后拉张的特点.新近纪火山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为板内裂谷活动的产物.发现中-晚侏罗世地层与晚三叠世地层的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面.查明了测区北部的二叠纪地层与上覆晚三叠世至侏罗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
3.
4.
在地层古生物、蛇绿岩、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中奥陶世北方大陆珠角石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准确地确定了区内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发现了目前国内发育最完整的志留系生物地层剖面之一,并将区内的志留系划分为4个统;新建多布日组、日拉组、康曲组、余穷组、索尔碎屑岩等岩石地层单位;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底部沉积不整合的发现,证明存在印支运动;永珠蛇绿岩带上大规模席状岩墙群的发现,证明有海底扩张存在,另据同位素测年和生物资料,确定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多巴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层古生物、蛇绿岩、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中奥陶世北方大陆珠角石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准确地确定了区内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发现了目前国内发育最完整的志留系生物地层剖面之一,并将区内的志留系划分为4个统;新建多布日组、日拉组、康曲组、余穷组、索尔碎屑岩等岩石地层单位;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底部沉积不整合的发现,证明存在印支运动;永珠蛇绿岩带上大规模席状岩墙群的发现,证明有海底扩张存在,另据同位素测年和生物资料,确定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6.
7.
8.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班戈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通过野外剖面调查,发现本区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沙木罗组角度不整合于木嘎岗日岩群之上,从而为确定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封闭时代提供了确切的地层学依据.将东巧和切里湖一带发育的"面状蛇绿岩"区划分为4个蛇绿岩亚带,其中北拉-觉翁亚带是发育相对完整、原始状态保存较好的蛇绿岩.对测区火山岩和侵入岩调查后认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开始裂解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并且是向南俯冲消减的. 相似文献
11.
12.
措勤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二叠系坚扎弄组中新发现Glossopteris sp,Yuania sp.等植物化石,证实所含植物群属华夏-冈瓦纳混生植物群.对达雄群、乌郁群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建新近系布嘎寺组(N1b)、洁居纳卓组(N2Qj).识别出3个构造层序、12个层序和7类沉积体系,建立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的构造沉积序列.查明措勤盆地性质为构造复合盆地.发现新生代碱性正长岩和富钾火山岩,初步认定其为地壳加厚、地幔拆沉的产物.确认麦堆蛇绿混杂岩带属班公湖-怒江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14.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降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降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阿拉克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7.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8.
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O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llum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建立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3m).在冈底斯地区新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217Ma),提供了古冈底斯存在的重要信息.查明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南北向长超过100kn、宽6750~12500m,平面呈折线状;根据地质依据和沉积物定年研究,130 ka以来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为北部51.9 mm/a、南部94.2mm/a. 相似文献
19.
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O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llum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建立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3m).在冈底斯地区新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217Ma),提供了古冈底斯存在的重要信息.查明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南北向长超过100kn、宽6750~12500m,平面呈折线状;根据地质依据和沉积物定年研究,130 ka以来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为北部51.9 mm/a、南部94.2mm/a. 相似文献
20.
发现青藏高原内部最古老的年龄记录,测出土那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766Ma,玛尔穷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727~772Ma.在乌鲁龙来姑组剖面底部新发现一批腕足类化石,在麦隆岗组中新发现一批牙形石,在设兴组上部地层中发现始新世-渐新世孢粉组合.发现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与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厘定了拉萨地块北部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查明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经历191~144Ma、109Ma和44Ma三期构造变形事件,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为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发现念青唐古拉地区出露面积达1500 km2的巨型中新世花岗岩侵入体,岩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8 3~11.1 Ma.新建晚第四纪湖相岩石地层单位--纳木错群,重新划分念青唐古拉山地区第四纪冰期,新建第四纪地层系统及时代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