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登陆和影响的福建台风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登陆和影响福建台风有明显关系,厄尔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少,反厄尔尼诺年平均台风数偏多;由于厄尔尼诺产生,使得沃克环流形势减弱,不利于台风的形成;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东,台风移动路径多为转向路径,不利于登陆或影响福建省.  相似文献   

2.
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资料,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按登陆地点建立分库),运用Excel软件和Mapinfo技术,重建了1980~2005年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时空格局。研究表明: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年际变化总体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明显集中在7—9月份、群发性强;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登陆福建沿海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中北沿海,登陆广东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南沿海和闽西的龙岩、漳平和永定,登陆台湾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厦门市和闽中北沿海地区,登陆浙江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沿海和闽西北局部。  相似文献   

3.
中国登陆热带气旋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利华 《地理学报》2003,58(2):209-214
根据1951~2000年中国登陆热带气旋与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的关系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认识:(1) 在厄尔尼诺年,中国登陆热带气旋数偏少;(2) 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越大,中国登陆热带气旋数越少;(3) 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时间若超过5月1日,那么次年中国登陆热带气旋数偏少;(4) 中国登陆热带气旋数的特多年主要集中在拉尼娜年;(5) 在拉尼娜次年,中国登陆热带气旋数偏少;(6) 中国登陆热带气旋强度越大,在厄尔尼诺年出现机会越少;(7) 在厄尔尼诺年,中国初旋偏迟,终旋偏早。同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资料,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按登陆地点建立分库),运用Excel软件和Mapinfo技术,重建了1980~2005年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时空格局.研究表明: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年际变化总体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明显集中在7~9月份、群发性强;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登陆福建沿海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中北沿海,登陆广东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南沿海和闽西的龙岩、漳平和永定,登陆台湾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厦门市和闽中北沿海地区,登陆浙江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沿海和闽西北局部.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资料,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按登陆地点建立分库),运用Excel软件和Mapinfo技术,重建了1980~2005年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时空格局。研究表明: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年际变化总体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明显集中在7~9月份、群发性强;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登陆福建沿海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中北沿海,登陆广东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南沿海和闽西的龙岩、漳平和永定,登陆台湾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厦门市和闽中北沿海地区,登陆浙江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沿海和闽西北局部。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与登陆广东热带气旋数量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晓春  彭鹏 《地理科学》2005,25(6):690-696
文章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与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就总的厄尔尼诺年份来看, 厄尔尼诺事件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总数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就具体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来看, 强、中和弱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有明显的影响, 只是强和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比非厄尔尼诺年份明显偏少; 而中等厄尔尼诺事件却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比非厄尔尼诺年份偏多。厄尔尼诺通过影响沃克环流,使沃克环流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幅度的东移,进而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源地的气流出现不同情况,最后影响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广东沿海地区近50年登陆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1949~1998年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台风灾害资料,并对这50年登陆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对台风灾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导致台风灾害的因素,对台风所造成的主要灾害进行归类并进行灾情统计,探讨了广东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特点以及主要台风灾害与台风路径的关系,提出了台风灾害的宏观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10年福建台风灾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风灾害是地球上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是全球10大自然灾害之首。而福建省是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之一。据1949~1999年资料统计[1]:在全国东部沿海有台风登陆的10个省份中,福建省居第四位,仅次于广东、台湾和海南。登陆福建的重大台风(凡受面积≥33-33万公顷,或死亡人口≥50人,或倒塌房屋≥2万间,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有33次,仅次粤琼51次(因资料问题,作为一个单元统计),却居第二位。本文根据《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和省防汛办提供的台风灾情记录资料,研究分析了近10年福建由于…  相似文献   

9.
海岸沙丘近表层粒度对台风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雪琴  董玉祥  杨林  黄德全 《中国沙漠》2016,36(6):1519-1526
根据“麦德姆”强台风登陆前后福建平潭岛海岸前丘、爬坡沙丘、横向沙丘和海岸沙席等海岸沙丘近表层的粒度数据,分析了台风登陆前后典型海岸沙丘近表层粒径组成与粒度参数的变化,初步总结了海岸沙丘近表层粒度对台风的响应特征。整体而言,平潭岛海岸沙丘在“麦德姆”登陆前后近表层的粒度变化较小,对台风的响应变化不大且基本无等级性的差别,但海岸沙丘不同类型及不同部位的响应程度并不一致,主要是由海岸沙丘沙与海滩沙粒度的相近性及台风过程中大风的非选择性风蚀所致,同时也受到不同类型沙丘的形态和规模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台风路径数据,通过计算评价单元内不同强度台风灾害发生频数和路径长度,综合表征台风孕灾环境敏感性的大小。结果表明:1)在四个强度台风条件下,敏感性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南省、广东省沿海、福建省和浙江省沿海,随着台风灾害强度增强,影响范围呈现向北、向内陆延伸、扩展的趋势;2)台风灾害强度达到中度时,高敏感性的区域减少,低敏感性的区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台风路径东移明显,福建所受影响加重,海南和广东影响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清代的地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中提取台风灾害信息并整理分类,根据台风及其次数的判断依据识别出清前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7次重大台风灾害,对这7次台风事件从台风过程、灾害分布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重建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前期长三角地区的7次重大台风都发生于农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正值潮汛期,危害极大;台风过程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3 d左右。7次重大台风集中分布在浙江的杭州湾附近和长江下游流域两岸,主要在上海市的崇明、奉贤,浙江的余姚、嘉善等沿海地区登陆,然后沿岸向西北方向路径移动,与现代台风路径相比,接近于西北路径型或向北路径。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台风对区域社会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林伟  方伟华 《热带地理》2013,33(2):124-132
Holland B系数是台风风场关键的形状参数,间接表征台风影响范围及强度。基于JTWC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台风中心探测记录数据,构建了最大风速半径以及飞行层最大风速的统计模型;利用典型台风期间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采用误差分析方法,比较了7种Holland B系数计算方法对于风场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Holland B参数模型;以“卡努”台风为例对Holland B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Holland B系数越大,极值风速越大,台风风场风速高值区范围越集中;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历史台风中心的Holland B系数,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太平洋海域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更易出现高Holland B值的台风;2)我国登陆台风中心Holland B系数从南到北逐渐减小,高值省份依次为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以及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林应河 《热带地理》1998,18(2):128-134
根据广东43年的登陆台风和47个气象站的月(季)雨量资料,定量分析了登陆台风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与县域、区域、省域月(季)雨量变化的关系。指出登陆台风及其时空变化对广东夏、秋月(季)雨量有如下的多重影响:一是增加县域平均月(季)雨量和月(季)涝型事件的概率;二是造成全省平均月(季)雨量不均匀和涝旱不一;三是维持大范围正常的月(季)雨量和产充足的水资源,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台风强度等级与可能灾害损失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洁  戴尔阜  吴绍洪  潘韬 《地理研究》2013,32(2):266-274
台风灾害给中国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进行台风风险评估将为台风灾害有效规避提供科学依据,探讨台风强度等级和灾害损失之间的关系是台风风险定量评估的基础。利用1954-2008年间登陆中国东南沿海的174场成灾台风路径数据和对应的灾情记录数据,对台风强度等级和承灾体(农作物、人口、房屋和社会经济)的8项指标的损失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台风强度等级与各项损失率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各项灾损指标的损失率曲线。基于台风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和损失率曲线,建立了适合于我国的四个强度等级的台风灾害损失标准划分方案:微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对应的损失率用承灾体的社会经济指标来表征。研究表明:当台风强度等级达到第4等级时,灾害造成的损失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本文构建的台风灾害损失标准可为进一步定量评估承灾体脆弱性及损失风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台风“麦德姆”后海岸横向沙丘年内形态变化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2014年第10号强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一年内不同时间的福建平潭岛长江澳海岸横向沙丘形态高精度观测数据,分析了台风后典型海岸横向沙丘的年内形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台风“麦德姆”造成海岸横向沙丘的体积减小、高度降低,其中体积减少了1.3%、丘顶高度最大降低1.43 m,且不同部位的变化程度亦非完全一致。(2)海岸横向沙丘形态在台风“麦德姆”后的一年内主要以体积增加、高度增大为特征,半年内海岸横向沙丘的体积与高度即已超过台风登陆前,丘顶高度最大月均升高0.39 m,沙丘迎风坡基本恢复到台风登陆前状态,背风坡以堆积为主且高度超过台风之前。(3)海岸横向沙丘的形态特征是由丰富的海滩沙源、强劲的常态向岸风、沙丘原形态及植被盖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丰富的海滩沙源和强劲的常态向岸风是决定性因素,台风对海岸横向沙丘形态的影响应是暂时性的,较长时间尺度而言低频高能的台风对海岸横向沙丘形态的塑造作用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6.
董玉祥  黄德全  张雪琴 《地理研究》2016,(10):1925-1934
基于2014年第10号强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福建平潭岛海岸前丘、爬坡沙丘、横向沙丘和沙席等海岸沙丘形态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分析了典型海岸沙丘在台风登陆前后的形态变化,初步总结了华南海岸风沙地貌形态的台风响应模式。结果表明:4类典型海岸沙丘在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的形态变化较大且主要是以体积减小和沙丘高度降低为主,测点高程的平均变化值为0.22 m,样区海岸沙丘体积平均减小0.59%,测点高程变化的平均值为高度降低0.05 m,但不同类型海岸沙丘及其不同部位的响应变化并非一致且存在较大差异,此与台风"麦德姆"的强侵蚀力及不同海岸沙丘的形态及其下伏地形、表面植被分布等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董玉祥  黄德全  张雪琴 《地理研究》2016,35(10):1925-1934
基于2014年第10号强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福建平潭岛海岸前丘、爬坡沙丘、横向沙丘和沙席等海岸沙丘形态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分析了典型海岸沙丘在台风登陆前后的形态变化,初步总结了华南海岸风沙地貌形态的台风响应模式。结果表明:4类典型海岸沙丘在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的形态变化较大且主要是以体积减小和沙丘高度降低为主,测点高程的平均变化值为0.22 m,样区海岸沙丘体积平均减小0.59%,测点高程变化的平均值为高度降低0.05 m,但不同类型海岸沙丘及其不同部位的响应变化并非一致且存在较大差异,此与台风“麦德姆”的强侵蚀力及不同海岸沙丘的形态及其下伏地形、表面植被分布等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1961—2000年NCEP/NCAR资料、台风路径资料和西北东部48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台风与西北东部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台风有利于西北东部降水的产生,敏感区位于河套;在多台风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弱,西北东部盛行偏南风,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在少台风年,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西北东部盛行偏北风,不利于降水的产生;台风活动期内,副高会西伸北抬,与西风槽、低涡、切变线共同造成西北东部降水的出现;通过建立台风对西北东部降水影响的天气概念模型,发现在台风活动期内,西北东部多锋面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19.
近6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省旱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晓春  袁中友 《地理研究》2010,29(11):1932-1939
厄尔尼诺是影响全球的大尺度气候现象,对广东省的气候也有影响。在对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X2检验和条件概率检验的方法,对近6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与广东省旱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旱灾和厄尔尼诺关系较为密切,23次旱灾,有17次和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研究还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发生的季节以及持续的时间与广东省旱灾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中等及强厄尔尼诺事件往往会导致广东省旱灾的发生;春季和秋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广东省不易发生旱灾,而夏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则广东省易发生旱灾; 发生连续性的厄尔尼诺事件时,广东省易发生旱灾。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14年第10号强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的福建平潭岛典型海岸爬坡沙丘高精度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沙丘受台风影响的形态变化,概括了海岸爬坡沙丘形态的台风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岸爬坡沙丘形态对台风“麦德姆”的响应主要是以高度降低、体积减少为特点,研究样区内爬坡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0.18m、体积减少了1.95%,以爬坡沙丘前缘迎风坡中部和顶部的高度分别降低最多和最少为特点,爬坡沙丘不同部位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爬坡沙丘形态的台风响应特征主要取决于台风的强劲侵蚀作用和爬坡沙丘的特有形态及植被覆盖分异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