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二叠世甘肃北山南带中段走滑隆升与拉分拗陷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年代学和沉积学特征表明,与印度板块约55MaBP以来沿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缝合带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相对应,沿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山地区亦发生阶段性走滑隆升,时间段大致为55~30MaBP、约20MaBP、约10MaBP和1~0.8MaBP.始新世-渐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活动的发生,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改造了古老的盆地和褶皱带,而且控制了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和两侧盆地的沉积速率,并对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和地壳物质东向蠕散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年代学和沉积学特征表明,与印度板块约55MaBP以来沿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缝合带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相对应,沿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山地区亦发生阶段性走滑隆升,时间段大致为55~30MaBP、约20MaBP、约10MaBP和1~0.8MaBP.始新世-渐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活动的发生,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改造了古老的盆地和褶皱带,而且控制了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和两侧盆地的沉积速率,并对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和地壳物质东向蠕散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按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控制上地壳构造变形的思想,采用脆延性双层模型,在考虑模型相似性的条件下,通过延性层流动驱动脆性层进行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左行走滑阶段发育两条"S"型左行右阶断裂带;在右行走滑改造阶段,早期左行右阶断裂带被改造为"Z"型右行右阶断裂带。走滑断裂发育过程中共有三种类型的拉张伸展:(1)"S"型破裂逐渐伸展,形成多个菱形盆地;(2)几个相邻的斜列"S"型断裂在剪切作用下端部被错断连通,形成"地堑-地垒"构造;(3)在右行走滑阶段,沿右行右阶断裂拉张形成拉分盆地。先存的上隆拱张断裂限制了走滑断裂的位置和方向。脆性层强度对走滑断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约束作用,脆性层结构对脆延性的层间耦合作用和走滑断裂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康西瓦断裂为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目前,不同学者对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的平均走滑速率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以青藏高原西北缘喀拉喀什河谷段一处冲洪积扇上发育的一个小型拉分盆地以及该冲洪积扇上发育的一个错断河流阶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拉分盆地演化的两种简单模式,分别利用拉分盆地的长边和斜边限定对应冲洪积扇的水平位错位量和错位量的上限值,而通过光释光定年技术约束该冲洪积扇的形成年代,结合相关数据,分别估算出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走滑速率为小于或等于8.6±1.0 mm/a和小于约12.4 mm/a。与此同时,利用该冲洪积扇上发育的错断河流阶地的水平位错和对应阶地的放弃年龄,估算出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走滑速率为8.4±1.0 mm/a。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资料,对小草湖-窑洞梁一带的火山岩,从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火山系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据其岩石组合、变形与变质程度等特征进行区域对比及在窑洞梁基性火山岩中获Rb-Sr等时线年龄为417.24±19.29Ma和垒墩子东山侵入于该套火山岩中的碱长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83Ma,将其时代置于志留纪。  相似文献   

7.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背景争议已久,该区下二叠统普遍发育一套流纹岩系,但尚未对其开展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本文首次对该区下二叠统5条代表性剖面中的流纹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全岩Sr-Nd及锆石Hf同位素等研究。U-Pb年龄介于294. 7~272. 7Ma之间,结合古生物资料,明确其喷发时代为早二叠世。该区早二叠世流纹岩大多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呈钙碱-碱钙质,为准铝-过铝质岩石。岩石主量元素Si、K、Na、Fe含量高,贫Ca、Mg;微量元素富集Ga、Rb、Zr、Hf、Y,亏损Ba、Sr等;稀土元素存在明显负Eu异常;呈现高Fe OT/MgO与10000×Ga/Al比值,这些特征表明该区早二叠世流纹岩为A型流纹岩。独山剖面流纹岩锆石具有高的εHf(t)值(+11. 4~+16. 7),Hf模式年龄(tDM2)为231~573Ma;干泉剖面流纹岩锆石εHf(t)值为-8. 8~+8. 9,Hf模式年龄(tDM2)为802Ma~1961Ma;珊瑚井和俞井子剖面中的流纹岩具有低的εNd(t)值(-4. 21~-2. 92),高的(87Sr/86Sr)i值(0. 7108~0. 7223),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为1256~1386Ma,其锆石εHf(t)为正值(+1. 3~+17. 0)(tDM2为691~1797Ma);沙红山南剖面流纹岩εNd(t)值(-2. 00~-1. 81)较低,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为1207~1222Ma,锆石εHf(t)值介于+1. 6~+10. 7(tDM2为623~2576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独山剖面的流纹质岩浆为古生代新生地壳的重熔,其它剖面酸性火山岩岩浆则主要为中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熔融所形成,揭示了北山南部早二叠世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结合该区构造岩浆事件序列、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等其它地质学证据,认为北山南部早二叠世为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8.
甘肃北山南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床富集区,已发现多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或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但近年来该区有关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陷入沉寂。前红泉金矿是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化探手段逐步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通过野外勘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发现,该金矿床产于长城纪古硐井群千糜岩、千枚岩和千枚状板岩中,严格受NW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硅化、毒砂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是与之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区内金化探异常高值区及相关矿化蚀变可作为该矿床主要的找矿标志。前红泉金矿的发现对北山南带寻找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勘查方法手段选择、找矿思路及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文章提出已有矿床外围、深部及重要化探异常区是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常青 《甘肃地质》1999,8(1):49-56
依据前人有关资料,初步研究总结了甘肃北山南带主要岩(矿)石反射波谱曲线特征及地质意义,探讨区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岩石、构造及热流蚀变带在遥感图像上的主要特征及解译标志,指出该地区TM图像彩色合成最佳波段组合模式为:TM7(红)+TM5(绿)+TM4(蓝),为进行图像功能处理和计算机提取蚀变信息等遥感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自阿尔金断裂带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三危山-双塔断裂、大泉断裂和红柳河断裂.这些断裂近于平行,且同为左行走滑断裂,具有相似的展布特征,空间走向均为NE40~500°,断裂系末端均发育"树枝状"分支断层,在断层夹块之间形成"多米诺"构造,构成了北山地区主要的构造样式.断层谷地沉积物分析和断层泥ESR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危山-双塔断裂形成于上新世(N2κ),大泉断裂形成于早更新世(1.2~1.5Ma),而北山地区分支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在400 ka之后.对北山地区断裂构造几何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系晚新生代以来向NW方向的侧向扩展,是阿尔金走滑边界重要的生长方式.北山地区特殊的走滑构造组合样式,使该地区的构造变形难于在某条断层上聚集能量,而分散在若干条次级断层上的位移量又微乎其微,该地区成为"最稳定的活动区".  相似文献   

11.
北山北带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南起于破城山-公婆泉北山一带,北止于中蒙边境;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部位。带内金矿化分布广泛,已发现金矿床(点)二十余处。该带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就现有的工作成果对北山北带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特征阐述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北山地区中生代构造花岗岩侵入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甘肃北山地区中生代进入陆内演化以来的构造活动特征:不仅陆壳有明显的活化,而且受到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和阿尔金山构造的重大影响。列举了近期有关成矿和相关的花岗岩成岩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龄资料。资料显示,印支期、燕山期成矿作用强烈而广泛,是该区的重要成矿期。本文初步研究了中生代以来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类岩石的时空关系。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对本区某些重要矿床、矿点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新的解释。目的是为在该区扩大找矿远景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北山勒巴泉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闪长质片麻岩、石英闪长质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及二长花岗质片麻岩。Rb-Sr全岩等时线定年获得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年龄值727±50Ma,锆石Pb-Pb定年获得中细粒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年龄值766±49Ma,结合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强变形变质特征,形成时代为南华纪中晚期。其岩石地球化学特点为:岩石A12O3CaO+Na2O+K2O,A/CNK=1.30~1.38,属过铝质类型;σ=2.08~3.78,NK/A=0.32~0.61,属钙碱性系列。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HREE、高场强元素(Nb、Ta、Yb),Eu异常具弱—明显Eu负异常—弱的Eu正异常(δEu=0.24~1.20)。这些花岗岩类总体具有俯冲的构造背景,岩浆的产生可能与北山地区在新元古代末古陆壳裂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1∶25万红宝石幅区调野外调研过程中,在甘肃北山北带红石山地区陆相沉积地层中,发现软体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有双壳纲蚬、蚌类,腹足纲螺类,属热河动物群,其时代定为早白垩世。结合岩石地层及区域地层对比研究,将该套地层划归赤金堡组。该组的确定其意义在于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红石山地区缺失早白垩世沉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相似文献   

16.
北山地区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北山地区金矿床主要有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放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7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成嵌布于石英、黄铁矿、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物较为发育。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水系沉积物中铜元素在不同地质背景(地质体)中的聚集特征,反映了成矿物质向周围介质的分散模式。通过对地质体中铜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得出甘肃北山地区志留纪公婆泉群、奥陶纪牛圈子混杂岩和窑洞努如岩片以及震旦纪马鬃山混杂岩中的火山岩、变质碎屑岩、中基性及超基性侵入岩,是铜元素高度聚集的矿源岩。重点研究这些矿源岩,是分析铜异常和铜矿床空间叠合关系的关键,也是寻求区域找铜突破的关键,并对甘肃北山地区铜异常评价和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北山地区钨矿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甘肃北山地区近几年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成果,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对该区划分为6个找钨矿远景区。各远景区存在着较大的钨资源潜力,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特定的成矿类型。以期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红石山地区白山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增保  金霞 《甘肃地质》2006,15(1):19-24
早石炭世白山组火山岩是甘肃北山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山组火山岩主要为钙碱性系列,相容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Ta、Ti、Zr、Hf等)相对亏损,轻稀土富集,负铕异常,具有陆缘弧火山岩的一般特征。结合区域构造,作者认为白山组火山岩形成陆缘弧环境,其形成与早石炭世红石山洋向塔里木板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