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其话语的国际传播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严重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安全。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全社会亟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国际战疫共识,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基于地缘政治学与共同体的视角,笔者从科学内涵、历史演进和时代价值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理论解析;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国内抗疫实践、中国抗疫方案、西方抗疫实践方面,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抗疫中的应用,并论证其在传播与实践中的双重价值及困境问题;最后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后疫情时代治理与担当,提出世界各国应当在诸如促进全球合作、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防止全球衰退、消除疫情次生衍生灾害、变革全球治理以及重构国际关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9,(3):46-47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宏观地看,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物种变异甚至灭绝。例如,由于近年来冬季气温经常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导致某些需要冬眠的动物因感受不到寒冷而不再冬眠,一些候鸟不再南迁;但暖冬里照样缺乏必需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仍然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使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在区域碳收支平衡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研究方法等不同使得碳收支估算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由此补偿了气候变暖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分解释量,使青藏高原草地植被仍然发挥着碳汇的功能。而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定量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的可能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论能源开发利用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均与能源的开采、加工或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能源开发利用对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和大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影响,指出: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涌源开发利用纳入到与环境相协调的轨道,把保护环境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做好云南的环境保护不仅事关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意义.尽管"十一五"期间 云南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污染减排和东部污染转移以及跨境环境保护压力等严峻挑战;面临着严重的水环境、土壤重金属和农村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外来物种侵入以及环境监管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锡畴 《地理科学》2001,21(3):286-287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绘并制印 (王化群主编 )、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沼泽图》于最近问世[1] 。这是我国沼泽学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为推动沼泽学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可喜 !可贺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在全球资源、环境、人口诸问题向人类提出挑战面前 ,沼泽湿地无论是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和土地类型 ,还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以及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人类生存环境 ,越来越引起国际上学术界、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日益关注和重视。 1971年国际上签订了拉姆萨公约。我国政府于 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成为缔约国之一。在…  相似文献   

7.
正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新疆西南部,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交界,是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山、昆仑山和天山等山脉交汇的山结,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仅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然而,近几十年来,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也使这一区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交流和探讨帕米尔高原区域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进  相似文献   

8.
一个由政府领导、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参加 ,旨在讨论“保障生态安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的论坛会于 2 0 0 2年8月 2 1- 2 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 ,这次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香港溢达公司共同举办的。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在三天期间 ,共有 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代表 4 0 0多人参加这次科学研讨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欢迎词中表示 ,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对干旱、半干旱的新疆尤为重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17,(3):691-691
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新疆西南部,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交界,是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山、昆仑山和天山等山脉交汇的山结,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仅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然而,近几十年来,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也使这一区域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血吸虫病为世界一大公害,流行于76个国家,6亿多人口受到严重威胁,给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带来严峻挑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所有寄生虫病中分布最广泛的疾病,也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在联合国千  相似文献   

11.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 ,在地理学界专家、学者及同仁的关心爱护下 ,至今已经走过了 2 0个春秋。回顾走过的历程 ,我们感慨万千。这 2 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2 0年 ,是经济快速发展的 2 0年 ,是地理学事业硕果累累的 2 0年 ,也是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空前繁荣的 2 0年。我刊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 ,在科学的春天里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成长为地理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以地域研究与开发为主题、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在此 ,我们衷心感谢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我们创造的机遇 ,感谢地理学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本刊 2 0年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4.沙漠化的防治战略与途径   总被引:46,自引:22,他引:24  
王涛  朱震达  赵哈林 《中国沙漠》2004,24(2):115-123
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目前我国沙漠化防治仍然面临着“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严峻态势。为了使沙漠化防治更加有效,需要我们以自然与人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主线,对沙漠化的成因、发展或逆转过程、沙漠化土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等关键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明确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和途径。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空、天、海洋是未来人类新拓展的发展空间和重要资源。建立海洋强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柱。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等支撑性要素不可持续供给或低效利用问题,并且面临欧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海洋强国建设的科学研究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向世界农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变革。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条件恶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我国的粮食与环境问题面临着包括生物多样性锐减、巨大的人口压力、荒漠化等诸因素的严峻挑战。因此,国家将荒漠化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 荒漠化防治与退化土地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新型生物技术、化学肥料与机  相似文献   

16.
成升魁  刘毅  杨林生  刘卫东  张丹 《地理学报》2012,67(7):1002-1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 资源和环境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30 多年来, 我国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但同时对世界经济和资源的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中国的快速崛起过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如何从全球经济、资源和环境角度, 构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与战略, 如何建构能够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中国自己的全球地缘政治战略, 并参与全球共管, 是开展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7.
第 2 9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 2 0 0 0年 8月 1 4日至 1 8日在韩国汉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 1 70 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生活多样化” ( Living with Diversity)。大会收到论文 2 0 0 0余篇。大会期间 ,代表们就人类对自然景观系统的影响、第四纪研究、环境变化与未来世界、地理和地貌灾害的研究与模型、海岸变化、东亚景观、地理学的科学性、知识时代的地理学、新区域地理、 2 1世纪的地理教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1世纪的世界城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新的全球政治秩序、文化景观的重新解释、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8.
序生理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与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农作物和森林都依存于天气,家畜、家禽和其他各种动物以年为周期的繁殖、移动和冬眠也是由全年的天气过程决定的。尽管人类渴望摆脱各种自然力的影响,但是在情绪和身体反应方面我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天气的支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428,自引:3,他引:428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西部 1 2个省 (区市 )2 0 0 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 ,对中国西部地区 1 2个省 (区市 ) 1 99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云南、西藏 2个省 (区 )的生态足迹为盈余外 ,其余 1 0个省 (区市 )的生态足迹均为赤字。西部地区 1 2个省 (区市 )总人口的生态足迹赤字达 1 62 .5× 1 0 4 km2 ,该数据相当于新疆自治区的国土面积。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潜在脆弱性,在人类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包括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群落演替机制、养分循环和碳循环,山地丘陵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湿地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机制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植物的环境修复、热岛效应缓解及碳源汇功能等,并展望了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修复和重建大面积的退化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人居环境和人类健康,提高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生态安全保障,是今后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