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日娜 《内蒙古气象》2004,(2):17-18,24
为了提高对T106模式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利用其中的西风指数、副高脊线及常规资料,采用两线图、经验公式的方法,对1999年6~9月内蒙地区发生的27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风指数与副高脊线变化特征与内蒙地区中期大范围降水过程有明显对应关系,对中高纬度地区确定中期降水过程有实用价值。由特征图解表明内蒙夏季区域性明显降水过程有利的天气形势主要是500hPa图上是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而盛夏旱涝时段的变化与东亚异常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欧洲中心制作的168h时效的500hPa平均高度预报场,结合外推法和本地的韵律关系,确定未来10d的大气环流形势;利用西风环流指数变幅的大小,并结合各地的地形预测天气过程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 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相似文献   

5.
用亚洲冬季环流指数做赤峰地区夏季降水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亚洲地区冬季纬向环流、经向环流的强弱对赤峰地区夏季降水影响很大。冬季纬向环流偏强、经向环流偏弱时,有利于夏季降水,反之则不利于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6.
1引言从宏观上讲,全球大气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运动。大气内部在各个纬带、各种尺度、各种频率的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按照大气动力学能量串级理论和能量频散原理,大尺度运动系统既可向小尺度系统转移能量,也可从小尺度系统获得能量。这样,各种尺度运动系统就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大气环流形势的持续异常或急剧变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或异常。从预报的角度讲,不同时效的预报要侧重考察相应长度的天气过程和长于预报时效的大型环流系统。天气尺度系统是短期预报的主要对象。而…  相似文献   

7.
8.
1 前言1991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了异常的梅雨天气,梅雨开始得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从降水预报的观点看十分困难,对于降水数值预报难度尤其大。目前国内外的降水预报虽然有一定能力和技巧,但要较准确地预报这次特大暴雨还是有很大困难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制作的预报,目前放认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近50a(1961—201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年、汛期和冬春季降水量和降水距平百分率(R%)作了统计,发现年R%和冬春季R%呈上升趋势,汛期R%略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年R%与大气环流指数、海温的相关分析发现:前期副热带高压(副高)、北半球极涡、大西洋欧洲环流C型、西藏高原位势高度和印缅槽(南支槽)强度指数等均与年R%密切相关,当北半球极涡收缩、强度减弱,副高扩张、强度加强,西藏高原位势高度偏高,南支槽减弱时,有利于来年呼伦贝尔地区降水,否则,相反。此外,前一年夏季北印度洋海域和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温对呼伦贝尔地区来年降水有显著影响,这两块海区的海温和上述环流指数可考虑作为呼伦贝尔地区年降水的预测信号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9月、2004年7~8月河南省降水异常偏多。利用1985~2004年7~9月历史候图格点资料,对2003、2004年7~9月逐候500hPa图和同期历史平均图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2003、2004年7~9月集中降水时段的500hPa图上中高纬度形势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西风环流指数、强集中时段的暴雨出现的环流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集中降水时段出现在长波调整期;极涡中心从东欧北部东移或从北美洲北部西退预示着河南省降水时段开始,且极涡中心在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稳定,使降水时段维持;副高脊线的进、退和脊线稳定在28°N附近是降水稳定维持的条件;亚洲中纬度西风偏弱、东风偏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集中降水时段出现在低环流指数的波动期。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亚洲自然天气区域的基础上,提出可用一条特征等高线来表征中纬度西风场特征的观点,进而提出一种双候相似相关的中期降水客观预报方法.经1988—1989年两年使用结果表明.它可以提高中期降水预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未来6d的500hPa高度平均预报场,距平预报场,副热带高压北界动态、西风环流指数以及850hPa变温预报场等复合预报因子,可为天气预报会商提供预报依据,同时介绍了资料处理方法并举例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气压时间剖面图制作夏季中期降水过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夏季降水过程的前兆,我们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有关谚语方面的韵律思路,通过对前期单站气压时间剖面图的比较、分型、组合、统计验证,从中发现了一些对夏季降水过程有指示意义的指标。l思路大气内部始终存在着干湿、冷暖和高低气压三中基本矛盾。这些基本矛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9月、2004年7~8月河南省降水异常偏多.利用1985~2004年7~9月历史候图格点资料,对2003、2004年7~9月逐候500hPa图和同期历史平均图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2003、2004年7~9月集中降水时段的500hPa图上中高纬度形势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西风环流指数、强集中时段的暴雨出现的环流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集中降水时段出现在长波调整期;极涡中心从东欧北部东移或从北美洲北部西退预示着河南省降水时段开始,且极涡中心在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稳定,使降水时段维持;副高脊线的进、退和脊线稳定在28°N附近是降水稳定维持的条件;亚洲中纬度西风偏弱、东风偏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集中降水时段出现在低环流指数的波动期.  相似文献   

16.
亚洲夏季西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1958—2000年亚洲纬向风和我国160站夏季降水进行SVD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定义了一个可以表征我国夏季降水的亚洲夏季西风指数(IASW)。西风指数高(低)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多),华南、河套和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少)。同时分析了高、低西风指数年的环流特征,发现当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而华南、河套和东北地区降水偏少时,500 hPa呈负EAP型,鄂霍茨克海和乌拉尔山有阻高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105°E越赤道气流偏弱,东亚夏季风偏弱,高纬的偏北气流和低纬的偏南气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梅雨锋加强,使得雨带在此维持。前期鄂霍茨克海区域平均位势高度以及前期1—3月西太平洋的热带对流活动可以作为预测夏季西风强弱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17.
一个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指标—东亚区域西风指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揭示了能够较好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异常整体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进一步研究了与之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冬季气温的异常与东亚及西伯利亚50hPa高度场的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传统季风指数对气温对应异常环境特征的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能够反映环流异常的东亚区域西风指数(IEARW),经检验,可以利用IEARW来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最后,对IEARW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构成淮阴市春季连阴雨的成因、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对大气环流特征参量的计算和环流分型及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等方法,建立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方法,预测连阴雨的发生时间及长度。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 将1951—2004年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分型, 得到27种不同的环流型, 研究了大气环流型与我国东北地区降水的关系。给出了8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环流型出现的规律及它们平均的环流形势, 分析了8种主要环流型下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分布状况, 并选出东北地区资料齐全、有代表性的9个站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成功地建立了降水与环流型出现频率的统计关系, 并用此重建了9个代表站54年的降水序列。结果表明: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我国东北地区, 由此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 8种主要环流型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所建立的9个代表站降水距平回归方程能够解释近54年各站的大部分降水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赵平  周自江 《气象学报》2005,63(6):933-941
文中利用1961~1999年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考虑蒙古中纬度地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特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了该指数与夏季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变率的关系,并与其他季风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定义的季风指数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以高指数为主,而80~90年代以低指数为主。该指数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以蒙古为中心的东亚大陆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还能够指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以及中国长江流域降水的异常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比,蒙古低气压变化对长江流域的雨带变动有更大影响。当该季风指数较低时,蒙古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国大陆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北风,高层主要盛行异常西南风。而低层的异常北风表示了东亚中纬度地区较强的冷空气活动,这可以使长江流域梅雨锋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