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参量的计算和分析表明,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发生突变,从1991年起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量的中短期时空异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18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地震烈度、地震活动序列、震这情况、人员死亡情况、地震地质情况、震害特征以及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叶秀薇 《华南地震》1998,18(3):35-40
对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后观测到的地下流体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用层次跟踪法(HTM)做检验性预测。利用11个水点、38个测项1990年1月 ̄1994年8月的资料,计算得到的发震时间为1994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而对发震地点和震级,该法难以给出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字化台网P波波形资料及台湾台网P波初动方向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邻近地区(北纬21~26°,东经115~120°)ML≥58级共5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这次73级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接近NW走向的正断层。断层面的走向与大震前地震的条带分布走向及余震分布显示的破裂图象较相象,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近NE走向;压应力轴几乎垂直,近NWW走向,似乎表明这次地震是受菲律海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挤压的力源控制。从P轴接近竖直而T轴接近水平来看,发震断层为强烈拉张性正断层,可能还同时存在垂直向上的应力作用。其它4个强震的震源机制解与73级大震的差别较大。这些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复杂性,表明台湾海峡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兆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现有资料,对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后所观测到的地震前兆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前观测的属远源异常,其与粤闽两省及邻区所发生的几次中强震前的异常无明显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7.3级强震前的热红外增温异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令昌  强祖基 《地震学刊》1997,(3):34-37,48
描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在震中区附近上人观测到大面积的突发性增温异常带。并对该异常带的形成机理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震前地震活动空间图象揭示了地震是南海系北缘断裂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白超英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0,4(4):351-355
1990年6月14日苏联斋桑7.3级强震发生在重力异常梯度带的拐弯处;强震前存在明显的M_s≥3.5级地震围成的空区;空区走向为北西西向,与斋桑强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长轴约170km。1990年2月14日4.0级地震可视为信号震。最后初步讨论了阿勒泰活动区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对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从地震学角度出发结合这一地区地震地质背景对这次地震的震前背景空区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震后背景空区演变进行了追踪,以期从震后各断裂带受其应力调整的影响中,找出应力有可能再次集中的地段,这对缩小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的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前经常出现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展开研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1970年以来Ms5.0级以上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首都圈地区8次(组)Ms5.0级以上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均出现了地震条带和逼近地震,震前有87.5%的逼近地震距主震130 km内;87.5%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并在空区边...  相似文献   

12.
文安5.1级地震前,电磁观测资料先后出现了背景、短期和短临异常。本文对这些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这些异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对电磁资料的分析中及时发现异常,进而对地震趋势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offoreshocksequenceofthe1975HaichengearthquakeofMs7.3Zhao-RongZUO(左兆荣);Jian-PingWU(吴建平)andZhi-LingWU(巫志玲)(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14.
对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进行研究,指出该区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出现一个长轴约230km的3级地震空区。该空区及附近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即ML≥3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能量强,中等地震震中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及低b值等。讨论认为,苏、鲁、皖、豫交界地区存在多项中期异常,与2004年10月24日太康4.7级地震的强度不匹配,未来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around the 2014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area,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regime of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eismicity pattern in Xinjiang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with the 2008 Yutian Ms7.3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① 2 ~ 3 years before the 2014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Xinjiang was in a seismic active state with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ing successively, and before the 2008 Ms 7. 3 earthquake, Xinjiang was in the quiet state of moderate-small earthquakes with M3. 0 ~ 4. 0. ② Before this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the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showed a short-term anomaly feature, that is, seismicity of M ≥ 5. 0 earthquak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the Altun seismic zone and in the source area three years before the Ms7.3 earthquake, while a five year long quiescence of seismicity of M ≥4. 0 earthquakes appeared on the east of the source area in a range of about 440kin. Six months before this M7. 3 earthquake, there existed seismic gap of M3. 0 ~ 4. 0 earthquakes and near-conjugate seismic belt magnitude 3. 0 and 4. 0 in the source area. ③ The state of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the seismicity pattern of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this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at before the 2008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and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seismogenic environments of the two Ms7. 3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6.
阳江Ms 4.9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9月17日阳江Ms4.9地震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属1969年阳江Ms6.2主震后的晚期强余震,北东东向的平冈断裂和北西向的洋边海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具有逆冲特征,这次地震的震感范围大,影响波及面广,震中烈度达Ⅵ,造成了一定破坏。震前1个月至临震微震(ML〈1.0)频度密集,部分前兆台站出现中期和短期异常。文中最后概述了地震前后的应急对策和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Introduction The MS=8.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west of the Kunlun Pass on November 14, 2001. It is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occurred in China since the last half of the century and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recent seismic history of China. Some specialists consider that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earthquake monitoring capability is lowest in Chinese mainland; no striking precursory seismicity was found. The study on the precursory seismicity before the earthquake has not b…  相似文献   

19.
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震前及临震应变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距离芦山地震震中70 km的姑咱地震台YRY四分量钻孔应变仪2013年4月16—19日记录到8次幅度达到十倍固体潮幅的张性应变阶跃, 这在该仪器6年多运行期间尚属首次. 这些应变异常与芦山地震在时间、 空间上相关; 应变异常的主压应力方向与震前宝兴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主压应力方向相近, 并与震前5个月中长达3个月的应变异常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应变阶跃起始与远震震波同时到达. 综上认为, 4月16—19日的应变异常有可能是芦山地震发震断裂在破裂错动前地层蠕滑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