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对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万案国内推荐搞作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现将经过修改审定的推荐方案刊登出未,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火山熔岩分类命名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岩的分类、命名是研究岩浆岩岩石学的基础,愈来愈为岩石学者所重视。在24届国际地质会议上确定了深成岩的分类、命名方案,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火山岩的复杂性,在分类、命名方面,至今尚无统一的口径。因此,火山岩分类方案多如雨后春笋,岩石名称杂乱,对岩石学的发展颇为不利,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分类、命名方案。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的分类和命名(熔岩部分)(国内推荐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火成岩分类学分会推荐了QAPF图解的分类方案(A.Streckei-sen,1979)。这一方案的长处是:各类火山岩的平均成分投影点基本上落在相应的分区内;各区火山岩的名称可以同侵入岩相对应;对于全晶质的火山岩来说,根据矿物成分命名,比做化学分析经济、简便;按矿物成分确定岩石名称,不仅可以反映成分,而且可以说明一定的形成条件,因此对该分类的这些基本方面应该予以肯定。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1)“异名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火成岩分类学分会推荐了QAPF图解的分类方案(A.Streckeisen,1979)。这一方案的长处是:各类火山岩的平均成分投影点基本上落在相应的分区内;各区火山岩的名称可以同侵入岩相对  相似文献   

7.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国内推荐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火山岩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勘探,以及资料对比和综合研究工作,统一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在不同范围内使用过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方案较多,这些方案虽然具体划分还存在不少差别,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有共同点或者比较接近,因此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分类命名的大界线,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火山岩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勘探,以及资料对比和综合研究工作,统一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在不同范围内使用过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方案较多,这些方案虽然具体划分还存在不少差别,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有共同点或者比较接近,因此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分类命名的大界线,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83,29(5):495-495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了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会议由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其韩同志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分类命名小组成员和扩大会代表共30人。 1980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火山岩会议决定在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之下成立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并责成该组对会议中提出的分类意见和存在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适当的时间提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火山作用对成岩成矿的意义,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公认.三十年来,我国在火山岩地区开展地质调查、找矿勘探及科学研究工作,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小型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科和工作经验,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和新认识.随着火山岩地区生产科研工作的进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区域火山岩资料综合对比,发展我国火山作用理论,促进火山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鉴于火山岩的复杂性,分类命名很不统一,岩石名称运用混乱,给综合研究对比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逐步统一火山岩分类命名是当前急待解决的的问题.为此,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11月10~16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火山岩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火山岩的分类命名,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和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资料出发,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搜集资料。观察研究了三千多个典型薄片,对六千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组互相基本对应的定性分类,矿物定量分类和化学定量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定量分类。对于那些全晶质或半晶质的,可以或难以测定矿物含量的,以及具有或没有化学分析数据的火山岩,三种分类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互相配合使用。同时还绘制了里特曼指数(σ)等值线图、暗色指数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1年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委托瑞士学者施米德提出的那个分类表比较简明,但还有些问题值得商榷。50年代末笔者提出了国内第一个岩性分类表。近30年来,充分吸取了国内外学者分类表的优点,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最近又提出了一个修订的岩性分类表,尚需进一步完善。当前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由岩性分类重点转向成因分类。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成因分类的新见解,初步提出了一个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方案,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在中酸性火山岩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酸性火山岩多具斑状结构,基质可见微晶状结构、隐晶状结构、玻璃质结构等,由于基质矿物颗粒多细小,常用的偏光显微镜受放大倍数的限制,很难准确鉴定矿物种属及含量,这类岩石仅依靠偏光显微镜分类命名会存在误差。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子探针(EMPA)和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中酸性火山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于基质呈隐晶质、显微晶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基质特征相似,偏光显微镜下无法确定长石、石英的含量,因此无法对岩石准确命名;再通过XRF进行主量元素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标准矿物QAPF双三角图解分类、TAS图解分类及李氏火山岩定量分类,对比结果显示三种分类命名方法存在差异;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物进行校验显示,QAPF及李氏火山岩定量分类图解与显微镜下鉴定相符,TAS图解与其他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对于中酸性火山岩准确命名,应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测试单一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张旗  葛粲  焦守涛  袁峰  张明明  刘惠云 《地质通报》2019,38(12):1943-1954
火山岩TAS分类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在1989年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通过的,迄今已经40年了。该分类对推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规范了岩石(尤其火山岩)的命名,方便了学术界的交流。但是,不能不承认,早先的研究,由于分析方法、分析技术以及数据量的限制,是存在某些局限性的。现在,全球已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应当有条件对火山岩的分类做一个新的探讨了。文中讨论了TAS分类的初衷、分类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推出了新的TAS分类方案。早先的分类一共划分了15个岩区,新的方案压缩为10个,其中9个保留了早先的命名,新增一个碱流岩区。新的TAS图最大的变化在碱性岩系列,在新的TAS图中,碱性岩系列呈"人"字形分布,把粗玄岩系列封闭起来,弥补了早先的TAS分类在酸性岩部分的不足,还发现TAS图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的探讨是初步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开启利用大数据方法对TAS分类的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内岩石工作者对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不尽统一,阻碍了各金伯利岩产区的相互交流和对比。本文在分析国内现有多个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汲取其合理部分,并结合代表性产地的实际资料,提出关于对我国内生金伯利岩按“构造-结构-矿物(金云母)含量”定量分类命名的表格。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对火山岩化学分类命名与岩石系列划分的方法进行讨论。火山岩化学分类命名中较为常见的有TAS图解、Na_2O+K_2O—SiO_2图解、QAPE图解。火山岩系列的划分方法为岩石化学指数和地球化学图解。在图解判别中,先划分碱性岩系和亚碱性岩系,在亚碱性岩系中进一步划分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一比五万区调资料,对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及镜下定名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QAP矿物定名法产生偏差的原因及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命名方法的局限性,说明对火山岩TAS图进行定名。  相似文献   

18.
岩浆/火成岩系统中岩石的分类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成岩石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岩浆/火成岩系统一套完整的分类清单。本文是作者先前关于火成岩和岩浆分类论文的续篇,是为了探索一种对所有火成物质统一命名的方法而设计的。所有的实际矿物分类都由于存在诸如同质异矿现象、颗粒大小折极端差异以及含有玻璃质等问题而受到一定限制,只有化学成分参数可以为所有常见火成岩及其岩浆的分类提供一种可靠的、直接的方法。化学成分分类无疑更适合于玻璃质岩石和岩浆。本文对推荐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19.
郯庐断裂带中段第三纪玄武岩特征及与刚玉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郯庐断裂带中段第三纪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火山岩系列及其类型进行了划分 ,并作了分类命名。探讨了玄武岩与刚玉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学分委会推荐的火山岩分类简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邱家骧 《现代地质》1991,5(4):457-468
<正>在1989年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科联(IUGS)火成岩分类学分委会推荐了一个火成岩分类方案。本文所介绍的火山岩分类方案是《火成岩分类及术语辞典》的组成部分。该书第一部分为火成岩的分类,第二部分是术语汇编及书目,它们既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火成岩分类方案,又是火成岩术语最完全的一个汇编。该书由Le Maitre R.W.主编,由Streckeisen A.,S(?)ensen H.,Le Bas M.J. ,Lemeyre J. ,Schimid R. ,Woolley A. R.等11位知名的火成岩分类专家编写,由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Ltd于1989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