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正5月18日,汇集山西省地质宝藏的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近万件陈列品在开馆当天向公众展示。同时,5月18日也是国际博物馆日,山西地质博物馆选择在这一天开馆也象征着山西省的文化产业逐渐在向世界接轨。山西地质博物馆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筑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畔,北临太原市图书馆,南临山西博物院,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7,(6):F0002-F0002
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5月18日正式开馆。位于哈尔滨市红旗大街263号的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是经黑龙江省编委批复设立的专业博物馆,隶属黑龙江省国地资源厅。该馆微缩了25亿年来省域的地质变迁,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第一座省级地质博物馆,填补了该省专业性博物馆建设史上的空白。在2211平方米的陈列面积中,设有7个展厅。馆内藏品5万余件、展出3千多件。  相似文献   

3.
正8月18日,由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中国地博馆")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简称"山西国土厅")主办,山西地质博物馆(简称"山西地博馆")承办的"地球瑰宝——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精品展"专题展览(简称"百年精品展")在山西地质博物馆举行。中国地博馆馆长贾跃明宣布百年精品展开幕;山西国土  相似文献   

4.
图文报道     
《国土资源》2014,(9):1-1
8月1日,国土资源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项目研讨会在义县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主要领导有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一行调研组以及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阮瀛洲和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处长杨良锋主持。通过召开《国土资源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项目》研讨会,找到了适合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解决了博物馆馆标本数字化典藏的技术储备问题,为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展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5月18日上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全国83家单位被授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魅力地质——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专题展览在山西地质博物馆开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副馆长刘树臣出席开幕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周建春出席并致辞,副厅长袁同锁主持开幕式。此次专题科普展,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主办,展出时间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展览主要通过展板形式,全面展示我国37家世界地质公园的珍品  相似文献   

7.
<正>7月15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恐龙化石在日本千叶展出,其中不少馆藏珍品是第一次受邀在国外展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徐莉说,当天,由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的"巨大恐龙展览"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国际展示馆隆重开幕,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受邀参展。本次展览支持单位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千叶县政府等,学术合作机构有福井县立大学、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墨西哥自然历史和科学博物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博物馆展陈现状、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空间、图文处理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探讨了GIS技术在地质博物馆展陈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2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为首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和由17位系统内外知名专家和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组成的验收组,在郑州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提交的“陈列布展科学内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并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建于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陈列室,1935年随同中央地质调查所从北京迁至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它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地质类博物馆。博物馆积近百年地质学发展之底蕴,馆藏标本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地质博物馆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在普及地学知识、进行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特别是在科普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及应有的功能,并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为例,剖析了博物馆生存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联展、提高人员素质、改变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6日,这是一个令人极为兴奋的日子。 让我们记着吧,永远记着吧——就在这一天,在中原大地上有一个被人们誉为“国内一流”的地质类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与游人见面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春暖花开的4月,一场"用爱心传递生命"的爱心募捐活动,如滚滚春潮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涌动,从馆领导到普通职工、保安人员,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因孩子早产住院而陷入困境的博物馆保安员孙杰一家渡过难关。孙杰是地质博物馆的一名保安员,在岗兢兢业业,勤恳负责,乐于助人,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一致好评。今年3月21日,孙杰喜得一对龙凤胎,但两个宝宝由于早产,肺部发育不健全、感染严重,住院10多天就花去医药费10余万元。孙杰一家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欠下了高额的外债。平日里,全家依靠孙杰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维持生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3日,山西地质博物馆举行古生物研究成果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亮相的是"晋地甲龙"化石、山西主龙形类爬行动物化石和保德锯齿龙化石。其中,"晋地甲龙"于2011年发现于大同市左云县白垩纪的地层中,是一个新的属种,化石保存了一具近乎完整的甲龙骨架。山西三叠纪主龙形类"择义王氏鳄"以化石集群式保存于同一个化石坑中,一个坑中完整挖掘出11条"择义王氏鳄",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次发现的集群式保存数量最多的一组化石。  相似文献   

15.
《华北国土资源》2014,(3):10-15
正山西山西鳄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区内,展示着发掘于山西省吉县的山西山西鳄骨架化石,这具化石距今两亿五千万年,而且全球目前仅此一具。作为肯氏兽动物群中的顶级掠食者,山西山西鳄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假鳄类,身长超过2米,具有强壮的颔部,广泛分布于山西省榆社、武乡、吉县等地。  相似文献   

16.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或是一个善于探秘的人,一定会对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你会看到诸如恐龙、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也会看到长在石头里的树叶和小鸟……这就是化石。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9):F0002-F0002
8月1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中)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左一)的陪同下,参观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他对该馆的布展工作给予肯定,并勉励工作人员做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方面的宣传,让博物馆成为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是公众科普的主要阵地之一,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科学素养及科学思维培养的日益重视,博物馆需要不断接受新思想,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科普需求进行科普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创新尝试。依托博物馆场馆及人才优势,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下简称"地博")作为国土资源科普的重要窗口,承担了向公众宣传自然资源知识、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职能,如何做到有效的科普创新,是目前国内各大地质博物馆积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地质博物馆是自然遗产与人类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保护、传承以及宣传推广文化教育的机构,是国家地区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必须依靠观众来实现,而展示工作是沟通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从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展示内容及展示理念创新方面作简要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以诚 《国土资源》2003,(11):45-47
地质图书馆和地质博物馆是地质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任务一方面是为地质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反映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阵地。中国地质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组建和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馆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