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在天文测量工作中,必须要用无线电时号,否则,经度测定将会非常困难,大地测量的控制网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安排,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研究课题也将变更。用了时号,就要考虑时号改正数。时号改正数给出正确的时间值,犹如借基线尺的尺长检验值才能够给出正确的尺长。有了正确的时间值就能得到正确的经度值和方位角值。现在我们要问,什么才算正确的时号改正数?时号改正数与天文坐标又怎样联系起来?具体一点说,我们使用时号,对时号发播的要求是什么?时号改正数有没有系统问题?如果有,怎么处理?时号和时号改正数的精度如何衡量?天文测量对它们的要求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对于天文测量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本文拟对此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线电报法来测定经度的简单概念为:设与某授时站播送的无线电时号时间的平均时刻相应的有T_0,T'_A及u三数值。而T_0为格林尼治时,或称国际时;T'_A为测站A的天文表读数;u为在测站A由天文观测所测定的  相似文献   

3.
天文测量工作中常要计算恒星在观测时刻的视位置。通常,这一计算是利用中国天文年历测绘专用(以下简称测绘历)所刊载的恒星视位置表进行内插,这就需要确定和观测时刻对应的恒星视位置表内插因子(以下简称内插因子)。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计算内插因子的方法基本上和测绘历说明部分所给出的方法一致,比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提高野外测时精度是实用天文测量中的主要问题。唯有从改良测量方法和仪器着手才可能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在经差测定的历史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是应用时钟搬运法,时钟搬运法在经度测量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由于电讯事业的发展,此法为有线电进而无线电法取而代之,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里程,经差的测定因而起了划时代的改变,直到现在仍沿用无线电法,而精度的提高则借助于测时方法和仪器的改良。野外经差测定由于流动性很大,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如气温气压和湿度的影响,致使天文表的表速每每发生不规则的难于掌握的变化,因而经差的测定不得不受到一些限制。  相似文献   

5.
不同历表计算天体视位置不同,对天文定向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随着观测天体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观测恒星、太阳、金星和火星进行天文定向时,历表对天文定向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观测月亮和土星进行天文定向时,必须考虑历表对天文定向结果的影响;通过观测木星进行天文定向时,在高精度要求下,必须考虑历表对天文定向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原西安天文经度基本点系于1953年所测定,并为我国最主要的天文基本点之一,由于该点不便保管和使用,故需于国家测绘总局西安分局范围内重新测定一个高精度的天文经度以代替原西安天文基本点。新天文点的测定依据是按原天文点为起始点,精密测定二点间的经差。测定工作所用的主要仪器测时用4架Wid T_4型天文全能仪。测时的方法采用金格尔星对法,守时用3架ROHDE & SGHWARZ厂出品的XSZ型石英钟,接收无线电时间讯号用ZZE型收讯机,时钟比对用自制的二台对钟计数器,等等。测定纲要如下表:表中A,B,A',B'分别代表固定的—个观测员和仪器。观测分四个单元进行,每一单元的经差测定不得少于分布在六个夜晚的12个独立结果。在二个测站上所观测的星对完全相同,接收的时间讯号亦为同一电台所发播。二个测站上将测时所得钟差化算至同一瞬间的时号上,故可比较钟差之差而直接得到二点间的经差,此次测定中误差为±0~s001_7。此次测定工作的主要优点在于已尽可能地消去了恒星坐标系统误差、标准时刻的半系统误差、高层大气条件影响等,同时也使半系统性质的人仪差趋于具有偶然性。还有下面二种误差影响仍保留在最后结果中1.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低层大气条件的影响,2.人仪差的残余影响。这二种误差  相似文献   

7.
天文定向是通过观测天体确定方位的高精度定向方法,在天文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天文定向是目前天文定向的发展趋势。基于视频全站仪的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识别定向方法。首先通过视频测量连续快速拍摄多颗星,再将高度角和方位角差作为匹配条件,识别出各恒星,最后利用观测数据和解算的恒星数据关系获得定向结果,实现天文定向自动化。本文分析了因测站坐标误差和观测误差引起的星识别误差,由此给出匹配阈值,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UT1-UTC这个差值做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然后分析了用UTC时号代替UT1时号在测定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中将产生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及UT1时号是否可以停播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9.
天文内业计算时,为了精确求得观测瞬间时刻的恒星视位置,必须借肋于所谓内插因子(或叫比例乘数)在天文年历上进行内插。天文内插因子的计算及内插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普通内插三角函数或对数是一样的,但是计算起来要比内插三角函数或对数复什得多,因天文内插计算存在两种不同的时间系统,表列引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文测量仪器小型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式国产全站仪的天文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星点质心提取方法和观测时刻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数据粗差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星点位置预测的粗差剔除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展了两次野外试验,对比粗差剔除前后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经粗差剔除后,单时段间定位结果较为稳定,且8个时段的定位中误差小于±0.3″,满足一等天文测量要求;同一测站4个夜间联测的平均天文经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23″,平均天文纬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61″。相较于传统天文测量仪器,本文方法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自动化及精准化,且摆脱了人眼观测的束缚,观测效率提升了一倍。  相似文献   

11.
收时对表是天文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长期以来大地天文工作者用机械的航海天文表,借助库克法收录科学式时号。由于科学式时号收录精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目前都已不用科学式时号而用石英钟、电子  相似文献   

12.
标准卡尔曼滤波公式是基于白噪声推导出来的,在同一时刻状态噪声与观测噪声互相关,相应的卡尔曼滤波公式复杂,计算繁琐.通过改化观测方程的方法,导出一种新型基于噪声相关的卡尔曼滤波公式,并证明标准卡尔曼滤波是噪声相关卡尔曼滤波的一个特例.本文导出的基于噪声相关的卡尔曼滤波公式计算只比标准卡尔曼滤波增加了观测方程改化过程,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3.
探索全站仪的综合误差规律,在相同时段和相似的环境中,利用曲线拟合高程的方法,通过插值,获得其在任意距离测量的高差改正值.适用于经常需要重复观测的高程点,例如高速公路、机场的测量和竣工高程的验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根据天文测量上的实际使用情况和1956年已有的统计资料,对徐家汇观象台的时号作一次评价。分析的结果指出,这个时号在质量上已经可以满足当前大地测量上的需要。现在,在授时和测量工作者的合作下,我们有可能做到使自己的时号在全国范围内,不论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供给外业工作者良好收听。进一步应当发挥国内的现有潜力,组织起一个锥形的测时网。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便有可能在国内自行订定“标准时刻”和标准频率。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水准器格值的测定,对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精密天文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都必须根据水准器的读数加入相应的改正数。因此格值测定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吕大千 《测绘学报》2022,51(2):315-315
高精度时间服务是国家综合PNT(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军事、移动通信、天文观测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授时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的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根据PPP时间传递结果驾驭本地时钟,使本地时钟所表示的本地时间与基准时间同步,可以达到亚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并且具备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测量自动化是未来天文作业的发展方向。针对现有的天文测量系统仍需人眼观测恒星的缺陷,基于视频测量机器人TS50i的工作模式,详细介绍了其相关参数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TS50i代替传统全站仪进行自动天文测量的方法。采用星图处理方法解算室内观测模拟数据,验证了基于其视频测量特点的星点提取算法的适用性,其室内模拟实验横纵方向的星点提取精度分别达到0.010和0.011像素。基于大量室外观测结果表明:以视频测量机器人为平台的自动天文测量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经纬度定位精度达到分别优于0.24″和0.22″,可以满足野外高精度的天文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GPS同步时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为基准,通过时刻比对法对本地恒温晶振进行时刻差测量,并经相位控制电路实现的GPS同步钟系统。由于将GPS与晶体振荡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GPS时钟的时间抖动和晶体振荡器时钟的频率漂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制约三维平差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1)天文观测工作量大,(2)受垂直折光的影响天顶距观测精度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天文经纬度作固定的天文固定三维平差法。该方法采用现有的垂线偏差分量来代替外业天文经纬度观测值,并在函数模型中适当处理天顶距垂直折光的影响,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本文还针对三维平差观测值种类多的特点,通过试验,认为采用Frstner近似公式为好。同时,本文给出了边长和天顶距的垂直归心公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逐步应用于天文观测。本文研究了CCD数字摄影在天文定位中的坐标系统,初步探讨了CCD天文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其应用特点,想必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会应用于我国天文测量,告别过去经典天文观测费时费力的模式,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观测精度,使摄影天文定位数字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