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因枢轴不规则和两个叉臂的温差引起水平轴指向漂移的影响;详细叙述了用轴准直器测定和修正这种影响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测定轴准直器参数的方法。精度估计表明,在低纬子午环上使用了电水准器和轴准直器后,对枢轴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降低了对轴系稳定性的要求,然而测量和修正这些误差的精度却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子午—卯酉交替观测原理基础上的低纬子午环(LowLati-tudeMeridianCircle)即将出厂投入调试及试运行阶段,进一步研究天文蒙气差修正将是低纬子午环进行高精度观测的重要保证之一。作为对天文蒙气差修正的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天文蒙气差的主要气象因素,对蒙气差随各种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推算了大气平面平行层模型以及同心球层模型下的蒙气差值,论述了蒙气差表的编制方法,进而对各种蒙气差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修正值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理论计算蒙气差值精度的不足,本文着重阐述了利用低纬子午环(LLMC)进行大气蒙气差实测的方法、原理,较为详尽的说明传统的方法不能满足实测大气折射的要求,而低纬子午环由于自身一些新的特点,能够满足Teleki所提出的四个要求;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实测大气等密度倾斜的方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计,就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于观测点的实用的实测大气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传统子午环有一系列仪器误差,如方位差、准直差、水平差、镜筒弯曲和度盘分划误差等等,在观测结果中都要改正这些误差的影响。本文对传统子午环和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测定仪器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了采用转轴观测,可以方便地消除和测定一些仪器误差;最后讨论了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电水准的采用能适应低纬子午环的高精度要求 ,分析了水平差的个别测量值产生跳变的原因 :既有其本身的结构问题 ,也有仪器其它部件的不良影响。文中还介绍了对电水准作局部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电水准的采用能适应低纬子午环的高精度要求,分析了水平差的个别测量值产生跳变的原因:既有其本身的结构问题,也有仪器其它部件的不良影响。文中还介绍了对电水准作局部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子午-卯酉交替观测原理基础上的低纬子午环即将出投入试及试运动阶段,进一步研究天文蒙气差修正将是低纬子午环进行高精度观测的 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纬子午环在卯酉圈东西两边同时观测得到的一对赤纬近似相等的恒星的天顶距,可以用来绝对确定仪器的瞬时方位差。这一方法不必对方位差的变化规律作任何假设,不需要改变现有的仪器设计方案。这将有利于改善低纬子午环的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与传统子午环比较的形式,叙述了低纬子午环几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并估计了它们的精度。特别是仪器弯曲改正,在配备CCD探测器后,其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1的量级。文章分析了获得精度达± 0.″01量级的瞬时方位角和瞬时纬度的可能性,还分析了在天球上单次绝对定位精度优于± 0.″02的前景,这是低纬子午环将具有的优势,也是应当充分发挥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低纬子午环的研制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叙述了低纬子午环研制的全过程,从低纬度地区子午绝对测定方法的提出和验证,仪器几种主要误差测定方法的提出,到设计、加工和安装,最后叙述了在调试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文中还以与传统子午环比较的方式,论述了在对加工精度未提出苛刻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能达到高精度测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瞬时方位差方法的改进(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低纬子午环在卯酉圈东西两边同时观测得到的一对赤纬近相等的恒星的天顶距,可以用来绝对确定仪器的时方位差。这一方法不必对方位差的变化规律作任何假设,不需要改变现有的仪器设计方案。这将有利于改善低纬子午环的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面光学天体测量发展的需要和低纬子午环课题目标的要求,叙述了该仪器的总体设计要求和提出这些要求的理由,强调指出了如何高精度地测定仪器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重力变形、热变形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测量仪器误差的各设备的零点偏差及其漂移的影响,以便保持仪器观测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低纬子午环方位定向的误差来源和设置方位检测系统的必要性 ,给出了检测系统的参数 ,用实测值计算了钢球定位盘的精度和用检测值作修正的精度 ,这种修正精度是仅依靠提高仪器稳定性和加工精度所不能达到的 ,文中还叙述了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测定度盘对径改正的要求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低纬子午环的度盘、读数显微镜及其读数系统的配置情况,论述了测定每条对径改正的必要性,并从对径读数中所含的误差,分析了在未对度盘和读数显微镜的装调提出苛刻要求的条件下,如何将度盘对径改正和其他误差影响一道测定出来,对对径读数作修正,以保证度盘读数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14.
配备科学CCD前需要修改和完善的部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后与光子计数狭缝测微器及视频CCD的观测方式和要求的差异出发,提出了为适应科学CCD观测,仪器上需要作修改的部件,还针对目前仪器实际状态反映出的在设计中考虑不周到之处和装配中不完善之处,陈述了修改要求,并提出了修改方案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测定瞬时大气折射值以及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时,对视天顶距测定值的精度要求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必要性;根据新的仪器误差理论,文章采取与国外高精度测量仪器的误差测量方法相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专用测量仪器的各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精度;还介绍了在不同方位的观测时,视频CCD图像中星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低纬子午环的仪器误差作了分类,包括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仪器重力变形和热变形的影响,还分别列出了各种误差测量设备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读数零点偏差及其漂移的影响。文中强调了在该仪器误差修正中,不建立和使用任何误差模型,而是采用实时测定值,并且特别注意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在这基础上,才能通过重复采数来压缩随机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高精度要求,提出了新的仪器误差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允许仪器误差存在,并看成是不断变化的,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作实时的测定和修正,同时消除仪器的各种变形和误差的影响,排除观测数据中的各种系统误差来源,并达到提高单次测定精度目的;文中还针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站、多方位、从天顶直到低空的观测需要,给出了仪器总体结构的安排,和采用视频CCD作为接收器的终端设计方案,也给出了各种仪器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量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