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国土资源工作的总纲和基本遵循。4月2日,全省推进空间换地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场会在温州召开,李强省长在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亩产论英雄、以集约促转型"的决策部署,算一算国土资源"三本账",打好节约集约用地"三场硬仗",深入实施亩产倍增行动计划,切实提升我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我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五多五少"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今年4月,全省推进空间换地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场会强调,要打好"三场硬仗"(耕地保护战、集约突围战、改革攻坚战),努力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我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多做存量文章,少做增量文章,推动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焦作市解放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62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是焦作市商业中心,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焦作市解放区树立了以"亩产论英雄"为核心理念的新思路,用计算单位土地亩均效益的方法来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不断深化、探索和创新,以市场  相似文献   

4.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告别了令人难忘的2014,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15。2014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主线,努力算好"粮食安全账、发展空间账、国土资源承载账"三本帐,打好"耕地保卫战、集约突围战、改革攻坚战"三场硬仗,改革创新、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2015年,我们要继续努力,将理论付诸实践,将期望变成现实。今年是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推进"空间换地"、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厅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郑州市上街区积极创新,确立了“内部挖潜,向城中村要地;开展贫困村搬迁,以城乡挂钩换地;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用集约方式挤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思路,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双赢”。截止到2007年底,共节约用地2485亩。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此更加需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当前我省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呈“双增”势态,目前是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为主要特征的矛盾凸显期,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牡丹区节约集约用地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菏泽市牡丹区针对区内人均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急需增加用地日益突出的矛盾。本着"盘活存量,集约用地"的原则,牡丹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较好地拓展了项目落地空间,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李强省长就《"空间换地"的永康样本及建议》作了重要批示:"调研很深入,永康的经验也很有说服力,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印送各地和省级相关部门"。现予以刊登,供决策参考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实施"空间换地"的决策部署以来,永康市凭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现场会的东风,大力推进老旧低效厂房改造,大力支持企业新建多层厂房,全市出现了空间换地、亩产论英雄的新热潮。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经审批93家企业改造或新建多层厂房,占地面积47.9万方,建筑面积达177.4万方。其中,45家企业改造低效的单层(简易)厂房,涉及占地面积16.9万方,建筑面积达66.7万方,厂房平  相似文献   

10.
正火热的六月,走进商丘市梁园区北侧的黄河故道,瓜果飘香,树木葳蕤,鱼跃水阔,莲叶翻卷……俨然一幅"绿水青山图"绵延于天地之间。近年来,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立足职责,积极贯彻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勇做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全系统生态文明工作建设成绩斐然。节约集约引领统筹发展该局紧密结合实际,积极转变观念,算好生态账、民生账、资源账,充分利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集约用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这次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很有意义。王松林理事长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十位专家和从事土地管理工作者围绕各自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浙江是资源小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明确指出:"土地要素制约是我省的硬制约,必须首先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增量土地,通过控制增量来倒逼存量,大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要长期过紧日子,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李强省长在"全省推进空间换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嘉善县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采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拓展提升城市能级三项措施,打好工业、农村、城镇存量土地"全域盘活"组合拳,走出了一条空间结构更加优化、资源保障更加有力、百姓生活更加富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0年1—7月,嘉善县累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4.
媒体广场     
《国土资源》2016,(4):62
正我国将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被列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五个重大工程之一。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着力推进技术、产业和管理模式创新,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在资源富集、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选择50个重点地区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金华市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最节约集约用地城市"目标,对标全国一流的节地水平和产出绩效,实施集约节约用地"筑基、提质、增效"三大工程,着力提升资源统筹能力、配置效力和市场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强度换空间,向存量要增量"的高质量发展新路.2021年,金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无锡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曾创造了经济奇迹。随着新一轮产业强市号角吹响,无锡先进智造、产业创新的转型步伐加快,这个老牌工业城市遇到了发展少空间、落地缺资源等"成长的烦恼"。转型阵痛,催生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升级。从节约集约用地的顶层设计入手,无锡聚力做好增量优配、存量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14,(4):14-14
<正>浙江省实施"空间换地",旨在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力争2014—2017年累计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0万亩,累计开发城市地下空间6000万平方米;累计新建(改扩建)多层标准厂房2500万平方米。到2017年全省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比2012年提高8%,单位建设用地GDP比2012年提高38%。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要遵循"宜农(林)则农(林)、宜建则建、宜聚则聚"原则,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用地集约,大力实施"台地产业、坡地村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16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绿色理念开辟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新途径,加快转变资源观念和利用方式,加强项目用地选址引导,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建设生态广西。全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百色市右江河  相似文献   

19.
<正>温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始终走在改革创新和节约集约发展的最前沿。2013年以来,温州市紧跟国家和浙江省政府的重要部署,以低效用地“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换空间”三大转换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探索具有实效性的经验做法,十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8.35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工业用地一直是兰溪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工业企业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增建设用地受到严格控制的形势下,如何以创业创新的精神,严格工业用地管理,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对于缓解当前工业用地紧张局面,拓宽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兰溪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严把工业用地五大关口.实现固定资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