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对金银成矿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胡海珠  李毅 《矿产与地质》2006,20(4):427-429
论述了豫西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对内生金属成矿的制约因素,认为该期岩浆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花岗岩侵位提供了热能,驱动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混合、对流循环,并从周围前寒武纪地层中革取成矿物质,在适宜构造带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2.
云开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银矿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志邦 《矿产与地质》1992,6(5):380-386
通过对广西云开地区岩浆活动与金银矿化关系的研究表明,金银矿主要是燕山期岩浆作用形成的;矿化岩体与金银矿化在空间位置上存在“东向性”和“定距性”规律;岩浆岩岩石化学成分、岩浆分异程度、成因类型的不同,导致了金银成矿的显著差异;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金银成矿,既提供了成矿热液,也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3.
曹亮  许国锋  刘磊  邵拥军 《岩石学报》2023,39(3):886-906

本文对湘南宝山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和磷灰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并探讨了宝山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锆石和磷灰石的LA-ICP-MS U-Pb定年显示,宝山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60Ma。综合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宝山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可能为新生地壳与古老地壳的混合熔融,同时宝山花岗闪长斑岩中发现的890±20Ma的继承锆石,验证了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的参与。磷灰石的主微量元素研究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Cl含量,Sr/Th比值具有较大变化,而La/Sm比值变化不大等特征,表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岩浆的母岩受到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交代作用影响。在上述过程中,富含Cl和H2O的流体从板片中释放出来,引发地幔楔熔融,并对矿床中成矿金属元素进行提取。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发的伸展-减薄运动,在地幔上涌过程中,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这些高温岩浆底侵老地壳源区,诱发老地壳部分熔融,进而发生了强烈的壳-壳混合作用,产生花岗闪长质岩浆。

  相似文献   

4.
霍.  ВГ 《贵金属地质》1999,8(2):121-128
以地质和成矿学论点为依据,内岛弧、大陆边缘及内大陆构造域的火山深成岩带的形成作用具有其共同性;矿石-岩浆系可划分数个级别。金-银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特点与局部或整体矿石-岩浆系中含矿岩浆岩岩石化学特点之间存在有可比性。通过含矿脉体-交代岩带的形态、构造、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变化的研究表明,产出在单独的矿石-岩浆系,特别是高温温线部位的矿床,其垂向成矿规模最大。在地球物理、地质学、岩石学、物理化学和实  相似文献   

5.
燕山地区金,银成矿期与成矿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燕山地区金、银矿主要分布于十个金、银矿化集中区内.这些金银矿化集中区受中生代构造-岩浆带所控制,大部分金、银矿床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区内主要金、银矿化类型有:岩浆热液硫化合物石英脉型、火山-次火山岩型金、银矿化与蚀变岩型、斑岩型、古砾岩型金矿化.据矿石混合铅多阶段模式、蚀变矿物的K-Ar法与Rb-Sr等时线法等直接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结合地质推断法.确定了区内主要金、银矿形成于燕山期,少数几个金矿形成于吕梁期与海西—印支期;太古宙—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早期存在微弱金、银矿化,没有形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6.
东准噶尔成矿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亨祥  林锦富 《地质论评》1999,45(6):646-65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乌伦布拉克铜矿、老山口铜-铁-金矿两地皆存在花岗质岩浆隐蔽爆破作用。前者形成了与潜火山英分玢岩侵入体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后者形成了与潜火山闪长玢岩侵入体相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夺和闪斜煌斑岩质隐爆角砾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伴随该区华力西中晚期-晚期地槽褶皱造山运动而发生的一种超浅成岩浆作用,基与铜、金等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与其有关形成了隐爆角筒型铜(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  相似文献   

7.
豫西熊耳山地区银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贵 《矿产与地质》2010,24(3):256-262
通过对熊耳山地区不同类型银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元素组合,分带及其剥蚀程度判别指标的研究,建立了该地区较系统的不同类型银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为在该地区开展"整装勘查,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德杰 《河南地质》1996,14(3):169-175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了“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熊耳山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金银铅锌钼多金属矿产地,现已查明各类矿床(点)121个。通过研究发现,该区多金属矿产的形成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关系密切,现有矿床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深部都有隐伏岩体赋存。通过对熊耳山地区重磁场特征的分析,建立了熊耳山地区隐伏岩体侵入模型。熊耳山西段主要是寨凹隐伏岩体,赋存面积约310 km2,分3个阶梯深度:0~0.8 km、0.8~2 km、2~4 km;熊耳山中段铁炉坪-花山隐伏岩体位于寨凹隐伏岩体和花山岩体之间,赋存面积约184 km2,深度3~5 km;熊耳山东段旧县-花山隐伏岩体,赋存面积约338 km2,北部深度0~1.5km,向南逐步加深至1.5~3 km。根据区域矿产分布分带特征,结合隐伏岩体侵入模型,预测了深部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在熊耳山西段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钼钨铜矿和大型金矿的潜力;中段隐伏岩体深度较大,以寻找中低温矿产为主;东段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深部仍有寻找斑岩型钼金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河南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官福  陈志宏 《地质学报》1995,69(3):255-266
通过对河南熊耳山地区寒武纪地层及该地区北岭的蚀变岩型金矿,鸡冠山的石英脉型金矿和店房的角砾岩型金矿的古地磁研究,结合地质上的研究成果,认为北岭蚀变岩型金矿和店房的角砾岩型金矿作用始于元古,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鸡冠山石英脉型金矿则是燕山期成矿。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以构造岩浆演化为基础,对吉中-延边成矿带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速度的制约,吉中—延边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复杂,总体上可分为5次成岩成矿事件:①晚三叠世初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形成红旗岭铜镍矿床等岩浆型矿床;②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吉中地区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形成兰家金矿床等岩浆热液型矿床,延边地区中低钾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形成前山金矿床等火山-潜火山岩型矿床;③早侏罗世末—中侏罗世初,富铝酸性岩浆活动,形成大黑山钼矿床等斑岩型钼矿床;④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初,研究区以抬升剥蚀为主,成岩成矿作用较弱;⑤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吉中地区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形成二道甸子金矿床等岩浆热液型矿床,延边地区中低钾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形成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等火山-斑岩型矿床。在建立吉中—延边地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各亚系列在时间、空间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显示了成矿作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构成山西南部塔儿山超单元的三个岩浆岩单元,是燕山期熔融程度较低的幔源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分异演化,脉动侵位而成。本区金属成矿与矿质在岩浆演化不同阶段富集有关,同时受到不同演化阶段岩浆中主要元素含量制约,由此形成成矿作用的时空结构;早期二长闪长岩-铁成矿,中期石英二长岩-铜成矿,晚期霓辉正长岩-金成矿。  相似文献   

16.
豫西熊耳山西段银(铅)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旺  胡海珠  郑镝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78-381
豫西熊耳山西段银(铅)矿集区,成矿热液主要来自花岗岩浆热液活动,并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征,以石英硫化物阶段为主.  相似文献   

17.
豫西沙沟、铁炉坪和蒿坪沟银铅锌矿构成秦岭地区最大的银矿集区,初步探明银金属储量约4000t。在这3个矿区中矿脉群受NE向断裂的控制,单个矿脉仅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厚,但延长达数千米和延深数百米,矿石银品位极高,是一种罕见的工业性矿床。本次研究在沙沟矿区的近矿蚀变岩中选取绢云母和铬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145.0±1.1)Ma和(147.0±1.5)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5.2±2.5)Ma和(147.6±2.3)Ma。这些年龄数据与熊耳山地区的三道庄—南泥湖钼钨矿成矿年龄基本相同,鉴于在沙沟矿区银铅锌矿脉于深部钼矿化越来越强以及在邻区可见到围绕中生代花岗岩体发育的斑岩型_矽卡岩型钼钨矿及外围的脉状和破碎带型铅锌银矿的矿化分带之现象,可以认为银铅锌与钼钨矿化属于同一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廷愚  牛宝贵 《地质学报》1991,65(4):329-336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矿物40Ar-39Ar年龄、高精度矿物和岩石Rb-Sr等时线测年数据,以及与成矿相关花岗岩的SHRIMP测年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出现在140Ma和120 Ma两个时期,其中钼钨铅锌矿系列主要形成于早成矿期,金矿形成于晚成矿期.根据与这两个成矿期所对应的岩浆热事件,说明是两期岩浆活动的结果, 其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别为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大规模拆沉作用下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