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萤石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文章以武义盆地剃刀畈萤石矿区为例,重点探讨了控矿裂规模,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变形特征等萤石矿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揭示了相应的构造控造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盛产萤石的武义盆地,岩层中氟丰度为0.005%-0.089%,生态水源含氟均值:地表水为0.21mg/L,第四系孔隙水为0.277mg/L,否定了以往认为该盆地为高氟区的观点,建国以来,该区未发现氟骨症患者。患氟斑牙者达30%以上共7个村,皆因饮用高氟构造裂隙水所致。工厂排污导致的叠加氟污染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浙江武仪盆地萤石矿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永加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23(4):46-49
对浙江武义盆地萤石矿的研究表明,其在成矿物来自围岩,介质为大气降水,热源来自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温度为130℃±。矿液在渗透,迁移过程中从围岩中吸取矿质,又在迁移演化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适宜的地质构造环景中形成低温热液型萤石矿。 相似文献
4.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义矿田萤石矿矿床赋存于上侏罗—下白垩系火山岩地层中,其同位素年龄值为160—111Ma,萤石为85 Ma,矿化年龄比围岩年龄滞后75—25 Ma,因此与火山岩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通过Pb、Sr、Nd 、S、C、H、O等多种同位素研究表明,F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特别是黑云斜长片麻岩,成矿物质是多源的,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补给的地热水为主,为论证该区地热体系成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东部萤石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带60个萤石矿床(点)其控矿因素的分析,结合资料,归纳和总结了浙江东部萤石矿的时空分布、矿床组合、控矿因素以及围岩蚀变等成矿规律,为今后在该寻找相近矿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控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为例,对此类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控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揭示了萤石矿矿物组分的分配,迁移,分散,富集特征与控矿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浙江萤石矿床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与大地构造关系、成矿温度、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等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浙江萤石矿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年龄为80 Ma的岩体有关,成矿作用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快速扩张俯冲之后的减速松弛阶段;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变质水、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萤石矿的富化经历了多次溶解与沉淀的反复过程。提出了流体-地层-岩体-断裂控制的“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浙江武义地区萤石矿矿源(岩)层和成矿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淋滤浸取和溶解度法,在25—300℃饱和水蒸气压条件下,判明了该区萤石矿含F的矿源(岩)层是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且易溶F富集在蚀变的斜长石之中。F主要以CaF~+、MgF~+、NaF°形式进行迁移。酸性时有HF、HF_2~-、SiF_6~(2-)配离子存在。Ca与F可以同时迁移。还测定了该区萤石的溶度积。根据化学反应的酸碱变化,碳酸岩和基性围岩起到沉淀与净化萤石矿的双重作用。实验为该区萤石矿形成,建立了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陶村铁矿为大型铁矿,矿体形态受容矿母岩及其内部构造、断裂所制约。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矿床的R值与矿液运移方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方城萤石矿带分布广泛,规模大,已控制储量相当于两个大型矿床。矿床赋存于华北地台南缘活动带(裂陷槽)栾川群和陶湾群地层中。分三个矿带,矿带展布与裂陷槽南缘的碱发现夺带和碳质片岩带有一定的关系,与东西相邻地区构成一个萤石成矿带。 相似文献
15.
浙江武义一东阳地区萤石矿床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浙中火山岩区中最著名的武义—东阳萤石成矿区9个矿床和地层岩石的38个样品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证实了赋矿岩层下伏基底的前寒武纪陈蔡群变质岩是该区萤石矿床的主要矿源层;~(87)Sr/~(86)Sr和F/sr比值表明,萤石成矿过程中约57—76%的氟和40—50%的锶(钙)来自陈蔡群变质岩,来源于上地幔的氟平均不超过24%。~(87)Sr/~(86)Sr比值和其它稳定同位素等资料,也揭示这些萤石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古地热水环流汲取作用有关,从而对其成因属于火山热液矿床的传统认识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6.
17.
在萤石矿床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萤石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分布特征、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文章划分了中国萤石矿床的成矿区带,并对每一个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做了简述;总结了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中国萤石矿床集中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断裂是各种矿床类型共有的必要成矿要素。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形成与灰岩和火山岩有关;与萤石矿床形成有关的侵入岩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无论是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还是伴生型萤石矿床,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的形成多与灰岩有关。同时具备灰岩、燕山期侵入岩和断裂成矿三要素的矿床多为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中国萤石矿床的形成集中于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永丰萤石矿已知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内成矿的地质条件,指出下震旦统下坊组中段及其附近的硅化破碎蚀变岩带是区内寻找萤石矿的有利部位,对高排,大茶坑二个成矿段进行了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