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潘志雄 《物探与化探》1986,10(2):155-158
回归分析实质是测试出一组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使这一关系用数值表示;同时,用统计检验对其可靠程度作评价,并且由它得出定量关系的系数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位条件、施工工艺和防排水设计原则将隧道渗流计算围岩透水边界条件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透水边界条件适应的施工工况。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保角映射方法,推导得出4种透水边界条件下隧道围岩内任一点孔隙水压力和隧道涌水量解析计算公式,通过与数值解的对比,印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透水边界条件下隧道涌水量和围岩关键点孔隙水压力随埋深直径比( )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透水边界条件的变化对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的影响,并探讨了浅埋水下隧道渗流计算中透水边界条件的选取。相关结论与认识对于隧道渗流计算和排水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流数模型、并在研究区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取水构筑物的取水效果.得出了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地下水采用辐射井开采的优越性和辐射井的设计参数,总结出辐射井是开采强透水弱调节含水层较为合理的取水构筑物.  相似文献   

4.
管道工程作为线性工程体系,系在遥感技术应用中探索了信息自动提取的独特流程。针对性的选择专门的数字图像变换,将提高所提取信息的准确性。面状信息的线性分割与统计,是管道工程对所提取的面状成果最佳的应用手段。结合江苏LNG项目讨论了利用遥感图像对管道经过的水体等关键地物参数进行自动统计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以煤层顶板弱富水含水层为直接充水水源的顶板透水机理,并探索防治方法,以宁夏宁东煤田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开采期间发生的4次大规模透水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并结合井下钻探等工程技术手段,得出该工作面透水是由煤层开采后顶板岩移形成的次生离层水体引发,提出了煤层顶板覆岩中隔水关键层是造成次生离层水体透水的必要条件;研究了隔水关键层位置、尺寸及其水理性质对次生离层水体周期性透水的控制作用;确定了临界隔水关键层厚度为18 m,并提出了次生离层水体致灾前疏放的最佳时机为次生离层水体形成且周期垮落前,最佳位置垂向上为煤层A主隔水关键层顶板,平面上位于下顺槽距煤帮1/6~1/3工作面斜长范围。   相似文献   

6.
汪磊  李林忠  徐永福  夏小和  孙德安 《岩土力学》2018,39(11):4142-4148
为描述饱和土体的流变特性,引入分数阶导数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采用解析方法对半透水边界下的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骤加恒载下饱和土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和分数阶Kelvin-Voigt黏弹性本构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并联立求解得到了双边半透水边界条件下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在Laplace变换域内的解析表达式。通过Crump方法实现Laplace数值反演,得到时间域内的半解析解。将所得到的解分别退化为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半解析解和双边半透水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半解析解,结果与已有文献半解析解相同,验证了提出的双边半透水边界条件下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解的可靠性。通过算例考察了半透水边界条件和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参数对一维固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半透水边界下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一维固结发展过程与半透水边界条件、分数阶次和黏滞系数有关,且土体的压缩模量对饱和土一维固结最终沉降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隔水帷幕插入降水含水层)引起的土层变形分析模型,与数值模拟和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弹性参数变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抽水井附近的土层变形呈现“上小下大”特点,一定距离以外含水层与地面沉降大致相等,根据承压含水层降深要求,可估算出基坑外的水位降深。  相似文献   

8.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作为一种新型的防冲促淤措施已经在各种河流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仅依靠常见的量测手段确定其绕流场结构存在较大困难,使得对该类方法防护机理的理解受到限制。在CFD通用程序Fluent平台上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单一贴壁四面体透水框架的清水流场进行模拟,并与超声测速仪(ADV)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该数值模型有效地补充了三维复杂流场的物理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四面体框架的防护机理。改变水力参数,计算得到阻力系数CD相对于雷诺数Re的变化曲线,当Re>105时,单一贴壁四面体框架的阻力系数CD为一常数值,大小为1.557。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后与天然流域产流条件的主要差别是其透水面积比例不断减小,而 透水和半透水面积比例相应增大。根据这个特点本文在城市透水面积上引用“吉林省小流域和坡面设计洪水研究成果”中的产流模型;在不透水和半透水面上引用了国内在的试验成果进行上损计算。并综合为城市产流模型,它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下垫面的产流机制。根据长春市实验流域实测资料用本产流模型和现行汇流计算方法进行拟合,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P-Ⅲ型分布次序统计量期望值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P—Ⅲ型(皮尔逊Ⅲ型)分布次序统计量期望值数值计算的公式、数值计算的精度控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Ⅲ型分布次序统计量期望值的数值计算框架。经检验.该计算框架突破了以往次序统计量期望值数值计算的瓶颈,样本长度和数值计算精度均满足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三辛基氧膦和苯甲酸的四氯化碳溶液对高氯酸介质中铀(Ⅵ)的协同萃取。计算了两种萃取剂的不同形式的浓度和它们在萃取体系中的分配。已得到的这些数值连同测得的铀的分配系数,用来测定协同萃取加合物的组成和计算萃取常数。在这些体系中破坏协同作用的条件已经弄明白。  相似文献   

12.
名义无水矿物(NAMs)是岩石行星地幔中水的主要载体,研究地幔中主要NAMs的水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估测岩石行星地幔理论上的储水能力,并间接约束其内部的实际含水量。通过统计和统计学习算法等数据科学方法,本文旨在介绍并总结前人对地球、火星和系外行星地幔储水能力的模拟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回顾了岩石行星地幔储水能力的热力学理论模型;然后围绕地球和火星的两个实例研究,探讨了如何使用包括稳健回归拟合、蒙特卡罗方法和自助聚集算法等方法,把原子尺度的水溶解度实验数据点和其测量误差转化成行星尺度的储水能力模型;接着介绍了系外行星观测的大样本数据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系外岩石行星储水能力的统计学性质;最后讨论了数据科学方法在矿物物理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并对如何更好地将统计及统计学习算法与矿物物理数据研究相结合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浆的铝碱相对饱和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岩浆结晶演化的途径和相关系,而且是决定金属元素在岩浆体系中不同物相间分配以及岩浆气液化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岩浆体系中成矿元素的分散或者集中以至矿化的类型和规模.  相似文献   

14.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31-136
文章介绍了辽西某多金属矿区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应用及效果,探讨了沟系次生晕测量中布点、采样、元素含量统计、异常图编制、异常解释和异常检查的方法与技术。工作成果证明,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针对沟系发育、厚层覆盖地区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化探方法,可迅速圈定矿化带、评价矿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钻孔注水试验方法及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比较其指标与室内渗透试验值的差异,结果表明钻孔注水试验测出的渗透系数值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沿海水环境和水生态功能,亟需探究陆源溶质在滨海分层含水层中的迁移机制。构建二维分层含水层数值模型,采用地下水软件SUTRA-MS模拟分析潮汐作用下陆源溶质在分层含水层中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1)与均质含水层相比,弱透水层的存在会延长溶质在含水层中的滞留时间、增大溶质最大扩散面积、削弱溶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程度;(2)弱透水层能够降低陆源溶质向海水排放的最大通量,并且延长溶质排放的持续时间;(3)溶质扩散面积、弱透水层中溶质残余量、水平和垂向扩散程度等对弱透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和厚度的敏感性优于弱透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一维饱和土固结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渗流方程和热传导方程,考虑了顶面边界的半透水性和热传导性,提出了变荷载作用下考虑半透水边界热传导性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的半解析解,并分析了其固结特性。首先,引入Laplace变换分别求解了半透水边界条件下热力耦合模型和非热力耦合模型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方程,推出了有效应力、温差和沉降的半解析解。其次,通过Crump方法进行Laplace数值反演,得到时间域内的解析解。然后,将本文已提出的解分别退化为单边排水条件下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和Terzaghi一维固结的半解析解,结果与已有文献相同,验证了本文研究所推导出解的可靠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各外荷载作用下半透水边界参数、温度增量、热扩散系数和固结系数对热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透水边界参数、热扩散系数、固结系数和温度增量对饱和土一维固结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一维饱和土固结特性的影响,基于渗流方程和热传导方程,考虑了顶面边界的半透水性和热传导性,提出了变荷载作用下考虑半透水边界热传导性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的半解析解,并分析了其固结特性。首先,引入Laplace变换分别求解了半透水边界条件下热力耦合模型和非热力耦合模型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方程,推出了有效应力、温差和沉降的半解析解;其次,通过Crump方法进行Laplace数值反演,得到时间域内的解析解;然后,将所提解分别退化为单边排水条件下的一维饱和土热固结和Terzaghi一维固结的半解析解,结果与已有文献相同,验证了所推导解的可靠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各外荷载作用下半透水边界参数、温度增量、热扩散系数和固结系数对热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透水边界参数、热扩散系数、固结系数和温度增量对饱和土一维固结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非劳动要素与分配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地勘行业的煤炭地质单位,如何确立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是摆在煤炭地质单位劳资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通过”资本参与分配、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对目前煤炭地质单位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状及实施的前提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就如何确立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体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铀同位素混合比在岩溶水开采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爱民 《中国岩溶》2000,19(1):21-27
在论述铀放射系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三元补给体系混合比的面积坐标算法。地下水三元补给体系的各补给源补给的混合比率,其数值等于在U含量- 234 U过剩直角坐标系中,以该三个端元为顶点围成的三角形内被补给点的面积坐标。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双村岩溶地下水系统为例,说明了铀同位素技术在地下水开采演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过程与效果。研究认为扩大岩溶水开采能够诱发岩溶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增加,但应同时注意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