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镜下薄片统计结果,参照野外观察,采用R型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省紫云县宗地乡上石炭统达拉阶—下二叠统隆林阶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宗地达拉阶—隆林阶存在11种微相类型,分别为深水局限泻湖、浅水局限泻湖、深水藻丘、接近浅滩的洼地、台地边缘浅滩、深水泻湖、浅水藻丘、浅水泻湖或潮坪、潮汐砂坝、局限浅滩或泻湖和深水斜坡等环境的沉积。不同的微相类型在剖面纵向上构成了6个微相组合,代表了沉积环境依时间变化的6个基本过程:浅滩或潮坪—开阔台地—藻丘—局限台地—深水斜坡—局限藻丘。  相似文献   

2.
根据古郯庐断裂两侧地块分布特征,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古地理格局,以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基于钻井岩心、薄片及露头观察,总结了典型沉积相标志,认为区内发育近岸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等3类沉积相,台内洼地、灰泥丘、台内滩、潟湖、台坪等5类沉积亚相,以及9类沉积微相。在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相划分与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刻画了渤海及周边地区早古生代4个典型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受二级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和古地形的影响,早寒武世靠近(水下)古隆起区发育近岸潮坪相,中部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发育;中寒武世厚层鲕粒滩广泛发育;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广泛发育局限台地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中奥陶世广泛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内洼地泥晶灰岩沉积。  相似文献   

3.
对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的岩石类型、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的分析认为,嘉陵江组二段为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沉积环境,具有台坪相、潮坪相及粒屑滩等亚相特征.包含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云膏坪、膏云坪及砂屑滩等沉积微相.嘉陵江组二段由下至上经历了从潮上蒸发环境(蒸发潮坪)到潮下...  相似文献   

4.
天生桥地区为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县的重要矿区之一,在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微地形变化成为控制该地区形成沉积型铝土矿的主要因素。在野外露头、探槽和钻孔岩芯剖面资料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主要岩石类型及沉积特征的系统研究,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绘制岩相古地理图。本文认为该时期天生桥地区总体处于泥质低能海岸的古地理背景,沉积相包括海岸相和局限浅海相,可细分为沼泽、潮坪、局限浅海上部、局限浅海下部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微相。特别是,本次研究新增加了隆起与泻湖两个微相。潮下带、泻湖和局限浅海上部为铝土矿沉积的最有利环境,可考虑将其列入文山天生桥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沉积型铝土矿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薄片和岩心资料,识别出哈萨克斯坦Marsel探区下石炭统43种微相类型(MF)和10种微相组合样式(MA)。其中,MF1—MF3为灰泥灰岩,形成于外缓坡或局限低能环境;MF4—MF13为粒泥灰岩,形成于内缓坡泻湖—潮缘带、中缓坡或外缓坡环境;MF14—MF20为泥粒灰岩,形成于局限及低能的内缓坡环境;MF21—MF34为颗粒灰/云岩,多形成于内缓坡潮下带—中缓坡浅滩环境;MF35—MF37为晶粒白云岩,形成于蒸发潮坪环境;MF38—MF43为细粒碎屑岩,主要形成于内缓坡—中缓坡环境。微相组合样式主要包括中—外缓坡微相组合(MA2)、中—低能浅滩微相组合(MA1、MA8)、中缓坡混积微相组合(MA5)、中—高能浅滩—潮坪微相组合(MA6、MA7、MA9)、内缓坡泻湖—潮坪微相组合(MA3)、内缓坡碎屑潮坪微相组合(MA4)和混积潮坪微相组合(MA10)。通过亚相和微相组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早石炭世属于缓坡型台地沉积模式。杜内阶—维三段早期,相对海平面缓慢—快速上升,总体以内—中缓坡低能局限泻湖—潮坪和中—外缓坡沉积为主;维三段中期—谢尔普霍夫阶期,相对海平面缓慢—快速下降,主要发育内缓坡低能局限泻湖—潮坪和蒸发潮坪沉积,局部地区发育浅滩和混积潮坪沉积。  相似文献   

6.
贵州安顺旧州晚二叠世龙潭期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华  牟军  黄道光  石磊 《贵州地质》2010,27(4):241-244,290
本文通过安顺旧州地区地面调查及钻孔岩性分析研究,从岩性组合、沉积构造、沉积相特征、沉积模式分析,进一步说明该区处于晚二叠世三岔河地区龙潭相区与吴家坪相区的相变位置,属于潮坪—泻湖相至半局限台地相过渡带,是具有特殊组成含义的"龙潭组"。由此推断晚二叠世龙潭期相变线(带)应为由北(遵义)向南延伸至贵阳后经林歹—平坝—天龙—旧州(研究区)一线向南西延伸到兴义,北西为龙潭相区,南东为吴家坪相区。  相似文献   

7.
川西南犍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川西南犍为地区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犍为地区嘉陵江组为半局限海-局限海台地沉积,进一步识别出混积潮坪、潮缘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和蒸发潮坪等5种沉积亚相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连井沉积相横剖面对比和重点层段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出嘉陵江组的沉积相演化规律由下至上从混积潮缘到潮下低能,再到潮上蒸发环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进一海退发展旋回;其中的潮缘滩相颗粒岩和潮坪相云岩可成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部,是发育在华北地台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坳陷,在寒武系主要发育海相碳酸盐岩。从寒武系露头剖面入手,结合钻井地层,建立露头和钻井之间的地层对比格架。对单井相、地震相、连井相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寒武纪构造活动平缓,各区域的地层厚度差异小。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岩心观察、样品分析以及各岩性含量的统计,识别出了台地、缓坡、陆棚等3种相类型。台地相中可以识别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鲕粒滩、竹叶状砾屑滩等5种类型。潮坪主要指潮上坪和潮间坪,并进一步识别出了潮上泥坪、潮上云坪、潮上云灰坪、潮间灰坪等类型。基于各沉积相类型的分析,建立了冀中坳陷寒武系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并编制了9张岩相古地理图。对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府君山期开始海侵,发育了局限台地和潮坪;至馒头期、毛庄期海侵进一步发展,主要发育了潮上泥坪;到徐庄期以后,潮坪、鲕粒滩共存,并在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崮山期开始海退,潮坪沉积又开始出现。长山期、凤山期进一步海退,分别发育了竹叶状砾屑滩和潮上云坪、潮间灰坪等。  相似文献   

9.
以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勘测、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解释分析,认为砂泥岩段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至海退旋回的标准Ⅰ型层序,相当于三级海平面旋回沉积地层.砂泥岩段由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与高位体系域(HST)组成.低位体系域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海侵体系域主要为扇三角洲、潮坪、泻湖、蒸发坪及局限台地组成的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由扇三角洲、潮坪、蒸发坪及局限台地组成的沉积体系.一个完整的海平面相对升降旋回导致盆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沉积特征不同,各体系域沉积特征揭示了砂泥岩段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姚旭  周瑶琪  李素 《现代地质》2013,27(6):1340
焦作-禹州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沉积相可划分为5类: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障壁岛相、泻湖-沼泽相和潮坪相,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风暴沉积事件普遍发育。开阔台地主要发育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含量高且较为破碎,以LREE明显富集,∑REE、(LREE/HREE)N值与Fe含量正相关为特点,反映古水体开阔、动荡且富含生物碎屑和胶体。局限台地主要沉积泥晶灰岩,古水体环境表现为受限、相对安静的特点。研究区太原组下部灰岩段的底部灰岩形成于海侵体系域(TST),生物碎屑含量、∑REE相对较高且轻重稀土无显著分异,Sr/Ba比值小而Ba丰度高;顶部灰岩形成于高水位体系域(HST),显示台地水体逐渐受到限制,陆源控制作用减弱,演化为更加安静低能环境。不同体系域中局限台地灰岩的对比分析,可为恢复南华北二叠纪陆表海盆地古地理特征及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织金煤田西南矿区菱铁矿产出形态及指相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金煤田西南矿区龙潭组、长兴组广泛发育菱铁矿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菱铁矿层赋存特征及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菱铁矿可归纳为9种形态,其产出的沉积相有草甸相、沙泥潮坪相、淡化泻湖相、沿坝砂坝相、开阔海碳酸盐台地潮坪相,且多数形态具有指相意义。这一结论对区内沉积环境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塔中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将塔中地区石炭系划分为4个沉积层序.该区石炭系沉积相主要以滨海相沉积为主,在滨海相沉积背景下出现了海滩与潮滩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此外还发育有台地相、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等,沉积相按其发育时间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可以归为4类沉积体系组合:海滩(前滨、临滨)-局限台地组合、(潟湖-)潮滩(潮上、潮间及潮下)-局限台地组合、辫状河.(辫状)三角洲.局限台地组合、台地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组合。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海-局限台地-滨海-局限台地的演变过程,发育砂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储层,并发育有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福建省溪口组岩石组合类型、沉积构造、生态组合类型、粘土岩微量元素等沉积特征,对溪口期沉积水体的古水深、古流向以及沉积相的展布进行了分析,认为溪口期早时自南东往北西依次分布有潮坪泻湖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和陆棚边缘盆地相;溪口期晚时沉积相单一为潮坪泻湖相分布,可细分为潮坪亚相和泻湖亚相。同时对控制沉积盆地的同沉积期构造的活动性质和构造背景作了探讨,认为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是板块扩张下陆内地块裂陷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湘南中泥盆世棋梓桥期为一碳酸盐台地,早期为开阔海台地,晚期转为局限—半局限海台地。可细分为潮下浅水、潮坪、泻湖、生物礁(滩)等几个亚相。铅锌矿主要赋存在潮坪—泻湖白云岩相中。棋梓桥组下段的岩石含铅锌较高,含铅一般40—l00ppM,最高达741ppM。铅同位素模式年龄为560、380、152百万年。δs~34‰变化较宽,平均值偏离零值线较远,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沉积地层。成矿机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沉积—成岩期铅锌初步聚积阶段;二是成岩后改造叠加成矿阶段。该类铅锌矿是属于受一定地层、沉积相控制、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作用多阶段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川中—川南过渡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为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开阔台地相3个相,8个亚相(开阔潮下、台内滩、台内雏滩、局限潟湖、台内洼地、局限潮坪、蒸发潟湖、蒸发潮坪)和18个微相。区域上嘉陵江组二段纵、横向沉积相对比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相横向上较均一、相变化较小;沉积相垂向上变化在较大范围内具有同步性。嘉二段共分5个作图单元,采取单因素法和优势相法相结合,并融合了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较精确地展示了嘉陵江组二段不同层段的沉积相展布和演化。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碳酸盐台地内隆坳相间古微地貌共同控制着沉积相带展布和演化。嘉陵江组二段以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为主,储集体有利发育相带是台内雏滩亚相和局限潮坪亚相,台内雏滩发育于潮坪与潟湖的过渡区附近相对高能带,局限潮坪则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6.
在黔东湘西一带,龙王庙组中上部发育大规模、连续分布的浅滩和藻礁以及多种浅水成因的重力流沉积,表明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初具镶边台地沉积模式特征。受古地理和古气候控制,潮坪—泻湖—局限台地相带宽广;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海域发生区域性海退,泻湖以及咸化泻湖规模扩大,台地边缘礁滩快速向上增长并向东迁移,斜坡带上发育多种重力流沉积。叠合于加里东期古隆起之上的龙王庙组台内滩,以及巨厚膏盐岩成因的盐构造上下的圈闭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沉积岩相及相组合特征,在鄂北南化地区出露的灯影组碳酸岩中自下而上划分出三种主要的沉积相带;蒸台地、局限台地潮坪和开阔台地泻湖,这一环境演化特征指示相应时期的海平面具有缓慢的上升趋势。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本区灯影组内部可以划分出两个层序,它们代表了晚震旦纪晚期本区海平面在总体缓慢上升的北景上,还发生过次一级的波动。这些次级旋回的延续时间(约几千万年)和相应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约几十mm/  相似文献   

18.
在露头剖面地层学及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西藏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期和夏里期的单因素图和岩相古地理图。布曲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自北而南依次发育局限台地(潮坪、泻湖)、开阔台地(台盆、浅滩/点礁)、台缘礁/浅滩、台缘斜坡、盆地等沉积(亚)相;夏里期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发育泻湖、潮坪、滨岸、陆棚等沉积(亚)相。布曲组台盆和泻湖相泥灰岩和泥晶灰岩是良好的烃源岩,台缘礁和浅滩相碳酸盐岩是良好的储集岩,而上覆的夏里组泻湖和潮坪相泥岩和膏盐层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共同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该生储盖组合大都被上覆的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覆盖。因此,布曲组是盆地内最好的油气勘探目的层,沿中央隆起带两侧以及北羌塘地区的琵琶湖-半岛湖凸起一带应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根据Gr值、TH/U值和成像测井等测井资料,以及岩心、薄片等反映沉积基准面和沉积相变化的资料,在哈萨克斯坦Marsel探区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台地内划分出18个高频层序(四级层序),其中杜内阶和维宪阶高频层序界面类型主要为瞬时加深淹没间断面,谢尔普霍夫阶高频层序界面类型主要为瞬时暴露间断面。高频层序一般厚十几米至几十米,杜内期—维宪早期厚度较薄且差异不大,维宪中晚期—谢尔普霍夫期厚度差异增大,最终使下石炭统整体呈西薄东厚、北薄南厚的特征。杜内—维宪早期高频层序下部主要发育蒸发潟湖和局限潟湖亚相,上部主要为局限潮坪亚相;维宪中晚期—谢尔普霍夫期高频层序下部主要发育局限潮坪亚相,向上变为蒸发潮坪和台内浅滩亚相。通过对高频层序的成因分析认为,周期性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是高频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气候对维宪晚期—谢尔普霍夫期高频层序发育的影响更大。Marsel探区在早石炭世位于镶边台地内部,先后经历了早期(杜内期)局限台地—蒸发台地、中期(维宪期)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和晚期(谢尔普霍夫期)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这3期沉积演化过程。高频层序的研究为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和有利储集层的精细划分、对比及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华蓥山北倾没端地区石炭系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唐洪  吴斌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271-274
华蓥山北倾没端地区石炭系地层是发育在志留系侵蚀面上的一套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根据对其沉积物特征、沉积组合和测井相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有两种沉积相,三种沉积亚相,并可细分为膏云坪、膏盐潮池、生屑颗粒滩、鲕粒颗粒滩、滩间泻湖等微相。在石炭系黄龙组沉积早期区内主要处于干燥炎热的蒸发台地环境,随着海水的缓慢侵入以及气候的变化,黄龙组沉积晚期逐渐形成了局限台地相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