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与河北省地震局签订科技交流与合作框架性协议2014年4月2日,地壳应力研究所与河北省地震局在河北省怀来签订了科技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下流体野外观测试验基地挂牌仪式。地壳所谢富仁所长、陈虹副所长、河北省地震局孙佩卿局长、高景春副局长,以及双方相关处室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4日-9日,2009年度全国钻孔应力-应变台站观测资料评比会在上海市地震局佘山地震台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钻孔应力-应变台网管理组主办,上海市地震局负责承办。全国形变学科管理组的有关领导、钻孔应力-应变台网管理组成员和全国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及台站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对全部参评的2009年度全国钻孔应力-应变台站观测资料进行了评比,并排出了所有参评测项的名次。  相似文献   

3.
袁金荣 《地学前缘》1996,3(1):10-10
孔隙流体压力在诱发地震过程中的作用袁金荣(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诱发地震是由于人类的某些工程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震现象。水库蓄水、采矿、向地下高压注水、抽水和大型地下爆破等都可诱发地震。由于诱发地震伴随大型工程,所以对它们的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下流体工作主要存在观测水点监测能力退化、监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学科管理相对滞后三方面问题。“十五”期间福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 井网布局以优化为主 ,注意控制台网的整体规模 ;2 提高现有骨干台站的综合观测能力 ;3 加强流体“气”、“热”及物理意义较明确的测项方面的实验研究观测。  相似文献   

5.
地震水文地质学是地震流体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流体地质学是地震水文地质学的重要推广,因为与地震紧密相关的不只是地下水,还有地下气体、石油等其他地下流体。鉴于流体地质学这一术语还不够普及,姑且用地震水文地质学作为学科名称。 在地震发生的深度内,尤其是在地壳内,固体与流体并存,其间存在着力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在固体地壳受力、变形、破裂过程中,通过岩、土、水、气间的能量传递、物质交换和信息变换,地下流体的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会有灵敏的反应。地壳深部信息还能比较迅速地通过地下流体传递到浅部来。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MS 8.0)后甲烷等流体在地震中所起的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观测研究中所用的数据多来源于地面或地下基站,站点分布零散,维护困难,难以开展大范围的实时监测。文中利用美国Aqua卫星红外探测器(AIRS)反演出的甲烷浓度数据,研究了芦山MS 7.0级地震前龙门山地区甲烷浓度的变化与震前大气增温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该探测器可以观测到震前地下甲烷的释放,为地震前兆监测提供新途径;芦山地震前甲烷释放受断裂带控制明显,主要集中于龙门山断裂、荥经-马边断裂和金坪断裂及其周边;震前大气增温异常与甲烷释放关系密切。最后探讨了地下甲烷等流体的释放机理,认为甲烷等流体的释放与地震前上地壳岩石中裂隙的发育和扩展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经历了"创建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到目前开始的"全面现代化阶段",形成了国家级基本台(网)、省级区域台(网)与县市级地方台(网)三类台(网),记录到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海量数据,为相关的灾害、环境、资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九五"期间,完成了对全国114个台站以水位、水温(地热)、氡(Rn)与汞(Hg)观测为主的数字化改造。"十五"和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内,计划大规模推广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建设三个"前兆台阵",初步建立流动观测系统,完善与健全学科台网中心,建立学科观测技术质检中心,并就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中的一些基本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使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沿着"台网(站)布设科学化,测项配套合理化,监测技术系统自动化和现代化,观测规范化和观测数据质量评价定量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明  韦玲  莫萍 《广西地质》2009,(3):I0003-I0003
2009年2月19日。广西测绘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广西海洋局局长肖建刚。副厅长曹国生,广西测绘局副局长陈仲怀、朱良毕出席了会议。全区14个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分管测绘工作的副局长,广西测绘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我省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 ,并对已完成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十五”数字化改造的台站和测项进行分析 ,阐述了地下流体数字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调研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从管理、技术、运维和人才4个层次解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说,在管理方面,缺少管理依据,缺失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亟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复杂地质、复杂环境下的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缺少新型的装备和技术,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建立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全深度、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在运维方面,缺少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成套技术体系,缺乏对运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灾害下的地下空间逃生救援体制不完善,亟须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在人才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学科体系,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亟须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田丽荣 《地下水》2005,27(3):200-201
污染源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污染源监测规范化管理是搞好污染源监测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污染源监测的重要性、复杂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统一监督管理等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分级管理,技术管理等全面进行污染源监测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的学术总结。会议以"‘一带一路’与生态环境-新时代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近1500位代表通过41个大会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283个分组报告,进行了广泛交流。本文结合会议和文献,梳理了我国工程地质几十年理论积淀与学科成就,主要包括学科体系的成长与壮大,岩、土体工程地质,灾害与动力工程地质,海洋、城市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国际化,工程地质技术发展,标志性重大工程成就,以及工程地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结合会议主题和工程地质学科布局、技术创新、学科全球化等时代特点,阐释了新时代工程地质的学科构想,指出了新时期工程地质的学科任务。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质》2008,(6):27-28
汶川地震后,有关中国地震预报体制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近日,记者就这一话题分别采访了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鹤壁市地震局前局长池顺良等。  相似文献   

14.
CCSD流体中He、N2、Ar是记录地震的敏感载体,可能记录了本地一些中小地震及远强震的异常信息。与远强震对应的流体异常幅度大,一般始于远强震前数天,且He、He/Ar、N2/Ar多为负异常,Ar多为正异常;而本地中小地震大多造成主孔流体组分的小幅度波动变化。远强震可能改变了CCSD钻探区的地下流体循环,地震期间监测到泥浆中相对富Ar贫N2和He的地下流体贡献增加,震后,地震引起的附加流体贡献逐渐消失。CCSD的流体组分和比值可能记录了区内地壳应力变化,反映了远强震期间区域构造活动乃至地球深部构造活动产生的场兆、源兆信息,地壳屈曲的假设可以加深CCSD流体作为远强震敏感载体的理解。远强震期间CCSD流体异常也可能是记录了震前长周期波传播至CCSD主孔时激发的流体变化,反映了震源区的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2)
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作。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通常为承压单井,需要通过单井试验确定观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湖北省武汉和黄梅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分别进行了非稳定流水位恢复试验和微水试验,确定了观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鉴于渗透系数K反映了含水岩层的物理状态,建议将其动态变化纳入地震地下流体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18日~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应力会议”。该会议由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发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承办,中国地震局海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长江科学研究院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协办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的观测技术和理论的快速发展,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分析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2H、18O以及放射性同位素3H、14C的特征与示踪技术,详细阐述前人应用环境同位素在地下水活动规律中所开展的研究,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年龄等,并重点分析了这种示踪技术在研究地下水对构造活动发生和对应力应变响应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对地下流体地震前兆信息的评估、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判定、流体在孕震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以及井孔映震效能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今天,省地震局组织召开福建省防震减灾三十年暨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这里我首先向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战线的全体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中国地震局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一向十分关心重视,今天,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议,我谨代表福建省政府对国家地震局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等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造福于全社会的公益事业,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大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历来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不久前闭幕的福建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2 3日在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会商室举行。陈祥熊、王洪涛、王孝铣等 2 6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福建省地震局副局长史华主持会议。福建省地震局局长、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代表学会致词。林思诚说 :《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会议宗旨是 ,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 ,为新世纪福建高新技术发展 ,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发展献计献策。日前 ,福建省…  相似文献   

20.
1991年5月31—6月2日,我所召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科发展规划讨论会”。为了开好这次对我所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讨论会,我所邀请了一些国内知名的岩土力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参加讨论并进行指导。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及武汉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数理化学局詹文山副局长、数力处吴本浔副处长、武汉分院陈宏溪院长等领导同志亲自到会,听取了学科发展规划制订工作的汇报,参加讨论,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