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近海大黄鱼性成熟与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鹤洲 《海洋与湖沼》1965,7(3):220-234
鱼类的生长和性成熟速度,是种羣对生活条件的适应反应的结果,是反映资源状况的重要质量指标。研究鱼类种羣的性成熟与生长的变动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了解渔业资源的补充过程和种群数量变动的特点,以及直接为渔业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研究浙江近海渔场大黄鱼的生长规律,得出: 1.大黄鱼符合均匀生长的假定,一般生长型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绘。 2.体长生长速度是随年龄递减的。体重生长速度,4龄前生长迅速,4龄时出现拐点,4龄后生长转慢。 3.渐近体长随资源量减少而增大,其关系式为L_∞=574.9—0.003697N。 4.大黄鱼的捕获年龄从3—5龄推迟到5龄后,对保护资源,提高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脂肪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原料。鱼类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及其本身的各个生命阶段新陈代谢的变化,必然在脂肪的代谢上有所反映。 把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作为一项生态-生理学指标与鱼类的生物学状况和环境条件联系起来,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近20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明,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与鱼类的行动、成活率和数量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饵料保障的较好指标。而有关大黄鱼含脂量变化的研究,则至今尚未见有报道。 本文主要对大黄鱼肌肉和肝的含脂量的个体变化与季节变化进行一些分析,并对肥满系数与含脂量的关系,大黄鱼合理捕捞期等问题做了初步讨论。这将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已往对于它的食性虽有过一些记载,但由于取材一般局限于摄食显著减弱的生殖季节,不能揭示食谱的全貌;关于摄食的季节变化的研究,则尚未见有比较详细的报导。而这两个问题,对阐明大黄鱼数量和行动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根据浙江、江苏近海所得的周年性和季节性资料,就上述问题作一分析。 本文是在导师张孝威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李和平同志参加过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工作;成庆泰、刘瑞玉副教授以及王存信、王永泉、高尚武和孙宝龄等同志曾对胃含物中某些种类作仔细鉴定;郑重教授及山东海洋学院李冠国先生曾提供宝贵的意见;此外,浙江省动物研究室董聿茂教授亦曾对浙江一些虾类标本的鉴定予以协助。在此一井致谢。  相似文献   

5.
石首鱼类是我国海洋鱼类中具有代表性的类群之一,通常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浅海,一般不作远距离回游,有些种类(如大黄鱼和小黄鱼)数量多、鱼群大,是重要的经济鱼类。浙江外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生产区,探讨石首鱼类在这一海区的分布相季节变化,对渔业生产和鱼类区系研究都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在浙江近海调查所取得的11种石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鮸鱼Miichthys miiuy (Basilewsky),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 (Richardson), 黑姑鱼Atrobucca nibe (Jordan et Thompson), 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 (Cuvier et Valenciennes),丁氏?Wak tingi (Tang), 白姑鱼Argy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 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 macrocephalus (Tang),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 双棘黄姑鱼Nibea diacanthus (Lacépède)] 的周年性资料,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浙江近海大黄鱼仔、稚、幼鱼的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郑严  杨纪明 《海洋与湖沼》1965,7(4):355-372
关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成鱼的食性,著者等已作过比较详细的叙述,有关性成熟以前各生活阶段的食性问题,在过去文献中,只涉及食物的一般叙述,至于阶段食性、食性转换,以及摄食强度的变化等有关问题,则谈的甚少,或者从未提到过。因此,本文根据多年来在浙江近海所获大黄鱼仔、稚鱼及200毫米以下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近海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的性成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性成熟的开始是鱼类生命周期中转入繁衍后代的一个重要阶段。同一世代的个体开始性成熟的年龄、大小,以及延续期限与速度,是种和种内种群对水域生活条件的适应属性之一。 研究鱼类性成熟过程的特点,不仅在解决鱼类种群数量的预测与控制问题中,对补充过程的了解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也为制订合理的渔业经营管理措施提供必要的生物学依据。 本文主要在于探讨浙江近海大黄鱼种群的性成熟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其次,讨论该特点在这一种群数量上的意义;并对捕捞规格(法定许可捕捞的鱼体大小和年龄等生物学指标)问题提出初步意见。 在这项工作中,单才根、滕文法和蓝志满等同志曾协助搜集资料、耳石制片和计算工作。在资料的收集中,得到洞头公社和温州地方水产部同的大力支持;本文承张孝威教授热情指导,井承成庆泰副教授等提出宝贵意见,均此谨表谢忱。  相似文献   

8.
从浙江近海表层水和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到114株发光细菌,其中有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Vibrio harveyi,V.fischeri等。P.leiognathi多分布在水中(占86%)、V.harveyti是沉积物中的主要种类(占87%)。发光细菌的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季节分布与种类组成有关,海区不同,种类组成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浙江近海潮汐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浙江近海多年的水文调查和各种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浙江近海的潮汐特征。由实测数据得到了调和分析的结果,并根据所得的调和常数绘制了M2、S2、K1、O1等各主要分潮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计算了反映潮汐性质的各类参数并绘制了其分布图。通过对这些直观性较强的分布图的分析和比较,可对浙江近海整个区域的潮汐特性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浙江近海沉积物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冰  龚敏  唐运千 《海洋学报》1988,10(6):704-711
本文研究了来自浙江近海沉积物中的氨基酸随沉积物深度变化的特征,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氨基酸组分垂直分布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氨基酸各组分的含量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研究还表明,富里酸中氨基酸的含量远大于腐植酸.  相似文献   

11.
大黄鱼耳石、体长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1960年3月-1960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集于洞头,吕泗渔场大黄鱼标本513尾,利用耳石切片确定大黄鱼的年龄,通过分析大黄鱼的耳石和体长的生长规律,证明大黄鱼的耳石生长不仅仅与鱼体生长成简单的直线相关,而且大黄鱼的耳石生长,体长生长和年龄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并推导出数学方程式,拟合计算结果表明,两各方程式能够较准确地表达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致病性溶藻弧菌为指示菌,通过酸粗提、固相萃取、Sephadex G-25柱凝胶层析和RP—HPLC等分离纯化技术,从大黄鱼胃肠组织中分离纯化抗菌肽。结果表明,大黄鱼肠道组织中存在着多种抗菌物质,并最终得到一种高纯度的新型抗菌肽AMP-W3。AMP—W3由1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较高。AMP...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克隆了两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摄食调控因子胆囊收缩素(CCK)、瘦素(LEP)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得到CCK基因属硬骨鱼类的CCK1亚家族,全长900nt,编码137个氨基酸,与其他鱼类的CCK1相比序列组成非常保守,特别是在20氨基酸的信号肽和8个氨基酸的CCK-8活性结构区域;而克隆得到LEP基因属硬骨鱼类的LEPA亚家族,全长1290nt,编码161个氨基酸,与其他鱼类LEP相比基因同源性较差,但在3D结构上却保留了LEP经典的4个α螺旋特征。两种因子在所检测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尤以脑、胃、肠消化道、肝脏等摄食及能量平衡相关组织中表达活性最高。8天的饥饿能使大黄鱼脑、消化道组织的CCK和肝脏、脂肪组织中的LEP表达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说明CCK和LEP可能在大黄鱼的摄食生理和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为深入了解鱼类食欲调控的神经内分泌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种群的补充、生长和死亡是决定种群数量及其变动类型的三个相互联系过程。要阐明种群补充过程的基本理律,就必须对它的各个环节加以深入的研究。生殖力的变动及其调节规律就是补充过程的最主要环节之一。 从1958年秋季开始,我们进行了大黄鱼生殖力种内规律的研究。本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于研究浙江舟山渔场岱衢洋产卵场的春宗与秋宗大黄鱼的个体生植力变动规律,着重阐明一个种群内个体生殖力的变动与调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探讨同一地理种群的不同生物学宗个体生殖力变动规律的差异及其适应意义o 春宗大黄鱼共观察分析了304尾;秋宗大黄鱼由于取样不易,仅观察分析了41尾。所据以观察分析的资料均系未出现透明和游离状卵子的典型IV期卵巢。卵子的计数是采用重量取样法,取样重为0.2-0.3克。卵巢采用5%福尔马林液固定保存,称重前几天移入80%酒精中,这样可以减少因水分重量所产生的误差。取样时先除去卵巢外膜井取卵巢中部卵子作为计数样品。凡是开始累积卵黄颗粒的小型卵子到半充满与完全充满卵黄的中型及大型卵子都进行计算,卵径范围为0.16一0.99毫米。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05年对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养殖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和海区环境因子的监测以及收集的气象资料,对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环境因子及其变化对大黄鱼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与气温、风速有关:发病率与水温(>20℃)、悬浮物、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pletion,COD)、细菌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对大黄鱼发病率直接效应最大的是水温,其次是风速.通过分析,推测引起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网箱养殖本身造成的水体污染,从而提出了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验目的旨在研究蝉花菌质(Isaria cicada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等方面的影响,为大黄鱼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将初始体重为(16.50±1.10) 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IC0)不添加蝉花菌质,试验组分别添加1%(IC1)、3%(IC3)和5%(IC5)的蝉花菌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3与IC5组的肝体比(H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IC1组差异不显著(P>0.05)。IC5组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与其他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和全鱼体成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血清溶菌酶(LZM)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单根绒毛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各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 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 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域内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 000尾大黄鱼同生群幼鱼, 停食2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 [体质量(3.45±0.43) g, 出现率5%]、B [体质量(2.60±0.18) g, 出现率20%]、C [体质量(2.00±0.21) g, 出现率50%]、D [体质量(1.22±0.23) g, 出现率20%]、E [体质量(0.74±0.04) g, 出现率5%]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脏器比例性状(鳃系数、内脏系数、内脏净重比、鳃净重比和鳃脏比)的基础上, 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内脏和鳃组织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 (1) 鳃系数、内脏系数和日均耗氧率的显著高企(P<0.05)均可导致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的明显下降; (2) 耗氧昼夜节律的分化是引起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发生明显改变的主因, 具体表现为A、B子群的昼均耗氧率显著大于夜均耗氧率(P<0.05),以及E子群的日均耗氧率与昼均和夜均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耗氧率性状聚类和脏器比例性状聚类分别对甄别C、E子群具良好的辨识效果; (4) 随着窒息点水中含氧量的趋势性提高, 大黄鱼幼鱼的增重性能将表露出极明显的减弱效应, 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 呈E>A≈B; (5) 内脏消化酶和磷酸酶中, 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分别为淀粉酶和AKP,前者随增重性能增强呈趋势性增加,后者则呈A<B<C<D<E (P<0.05); ATP酶中, Ca2+/Mg2+-ATPase酶活力无组间差异(P>0.05), Na+/K+-ATPase酶活力除A显著大于D、E子群(P<0.05)外, 其余子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6) 鳃SOD、CAT和POD中, 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为SOD, 呈A>B>C≈D≈E, 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呈A>B≈C>D≈E。上述研究可为大黄鱼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