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复杂树结构的河流渐变自动绘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制图和GIS可视化中的河流自动渐变是水系要素表达的重要方面,同时又是一个技术难点。文章针对当前河流自动渐变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一种复杂树递归算法的河流自动渐变方法。该算法深入研究了复杂树结构的构建和河流渐变中存在的上下游流向、主支流搜索、面状水域流人流出等复杂问题,实现了河流渐变自动绘制,并进行了实践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减少了地图制图过程中河流渐变绘制的人工干预,提高了自动化渐变绘制效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河系渐变绘制是地图制图中水系要素表达的重要方面。针对全自动河系渐变研究较少的现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树状约束stroke特征的河系渐变自动绘制算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有向拓扑的数据结构基础上,重点解决河口模式识别、树状约束stroke特征构建、河系层次关系建立、主支流分级渐变等问题,实现全自动河系渐变,并进行实践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地图制图过程中无须对河系河源、河口识别、河系分层和河系渐变进行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度提升制图效率,渐变效果优于人工绘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的自动绘制是地图制图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在分析和总结现有单线河流渐变符号绘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缓冲区技术的渐变线绘制方法,详细论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自动绘制单线河流渐变符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河系是普通地图制图中的重要要素。河系中河流分主流、支流,一条主流由多条支流汇入,每条河流上游到下游的宽度是由窄到宽逐渐变化的。绘制河流需要体现出河流的形态及流向,在制图过程中,河流上游和下游线划宽度变化较快,中游变化平缓。使用传统的方法,制图任务重、周期长。因此本文利用Coreldraw软件提供的VBA编写宏来实现河流线宽的渐变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正态分布函数确定河流分段比例来模拟河流宽度变化的方法,最终较好地实现了河系中每条河流线宽的渐变自动化,提高了制图效率,缩短了制图时间。  相似文献   

5.
水系作为地图制图的重要要素,在地图中正确表达水系要求水系数据具有河流名称、河流等级、河流长度等属性信息。但现有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河流数据往往缺少河流等级等属性,在制图表达中水系结构、河流等级等信息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工判读和构建,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错误结果。本文研究并提出一种耦合Strahler和Gravelius方法的线状水系结构及其等级自动判别算法。首先构建水系层次结构及河段关系;然后采用Strahler方法计算河流深度;再基于Gravelius自动计算河流分级,实现从线状河流基础数据到水系结构及河流等级的自动分级;最后,通过ArcGIS Engine开发实现本文算法。经实验验证本文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算法简单易操作,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在CorelDRAW X5中通过VBA的程序开发环境下实现线渐变的方法,通过开发出河流渐变工具,以单线河流渐变为例,解决了通过CorelDRAW X5进行地图制图过程中遇到的单线河流渐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欧洲地图有描绘人物和动物的传统,是其区别于中国地图和伊斯兰地图的重要特征.随着制图技术的进步、绘画技术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勃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既在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的绘制方面更为准确和复杂,同时也在人物和动物等地图整饰要素的表现方面更为丰富.前者提升地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后者提高地图的观赏性和故事性,实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艺术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基于各种常见纸张幅面的应急工作用图快速自适应输出关键算法和实现机制,分析应急用图的特殊性和成图过程中内容处理的一般规律,重点研究并实现了对地图内容自动生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注记自动摆放、河流自动渐变、复杂要素自动综合化简等关键算法,最后提出自适应输出流程机制,进行原型系统研制和实践验证。实践表明,各项关键算法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图的发展使人们对地图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三维地图显示成了数字地图主要的发展方向。据此,研究了三维网格柱状图的制图方法。该方法以网格地图为基础,易于进行多种数据源的融合及数据分析,同时对制图要素通过三维柱状图实现三维表达,取得较好的实用效果和视觉效果。以南京市KTV及酒吧分布为例,利用三维网格柱状图制图(设定网格单元大小为300m×300m,网格属性为酒吧KTV数量)生成三维网格柱状图,分析了该制图方法的优点,探讨了三维网格柱状图在社会经济要素制图、三维动态监测、多尺度网格制图等多方面的应用。相较传统制图,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易于进行不同数据源融合,突破传统社会经济制图基于行政界限的限制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以GIS数据为核心的传统地图制图基础上,针对基于GIS数据制图存在的制图效果不理想、要素冲突等问题,引入PostScript成像模型中的通用图形描述机制,实现对地图符号和制图数据的统一结构描述。设计了基于PostScript语言的高精度符号库,从地图符号结构、制图过程、地图要素冲突处理等方面阐明了利用PostScript成像模型进行地图制图的关键问题。利用PostScript语言研发的系统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数字地图制图出版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地图可视化设计常包含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地图视觉效果设计。其中地图认知功能设计是地图集的设计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形态分析、数据处理与转化、制图模型的建立等过程,形成制图数据以及地图集的内容体系结构。本文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地图集的地图认知功能设计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型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的思想,蕴含了地图的思想美、科学美、技术美和功能美。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地理线要素分形插值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图制图自动化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自动综合和自动扩充。地图中线要素的自动扩充是要通过插值来实现。传统的曲线插值方法没能反映地理线要素的分形结构、比例尺相关性、空间各向同性等特点。针对地理线要素的特点,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将Douglas-Peuker算法和随机中点移位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插值方法。并通过方法比较和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霖  于忠海  朱海红  蒯希 《测绘学报》2015,44(5):563-569
按照目前的专业制图规范对地图表达的质量要求,计算机制图原理和技术无法避免制图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处理地图要素图形冲突的工作。这种由于数据模型间(数字地理景观模型与数字制图模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技术难题一直是实现快速制图的瓶颈。本文基于"先处理、后符号化"的策略,通过分析引起图形冲突的形式以及地图制图规范对冲突处理的要求,提出了针对图形重叠和图形衔接两类图形冲突处理的基本操作,即将对地图要素(地理要素符号化)的图形处理转变为对地理要素本身的处理,从而减少了后期图形冲突处理的工作量;基于这些基本操作,以地形图制图中产生大量冲突处理的道路、水系和境界要素类型为例,说明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基本操作,实现对图面冲突自动处理的方法;最后,两幅实际地形图数据试验表明本操作可以提高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明旺 《东北测绘》2012,(2):142-144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为了使地图线状要素数据的可视化有较高的质量,就需要对线状要素进行光滑处理。如何使得折线光滑后,让原始点更多地保留下来,是衡量该类地图数据精度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折线光滑处理的三点算法,该方法拟合精度高且算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用于自动化制图、GIS等地图线状要素的绘制中。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建立1∶250 000、1∶500 000与1∶1 000 000等多尺度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制图综合规则。并以居民点和河流要素为例,建立各级比例尺下的选取指标和综合模型,通过综合前后曲线节点数变化、曲线长度比、位置误差及缓冲区限差等指标对河流要素综合结果进行质量评价,获得最适河流综合参数。  相似文献   

16.
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是制图综合的量化指标之一,通常采用色差识别方法获得。本文以地图学理论为支撑,提出了点、线、面要素及要素注记载负量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子地图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图特征,并给出了模型应用的流程。通过试验比对,模型计算方法能实时准确地计算电子地图载负量。  相似文献   

17.
更新编辑中小比例尺政区形式地图主要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势性较好的相关资料对已有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且在色彩和地图表现形式上进行新颖的加工处理。更新编辑过程中,涉及地图要素内容比较复杂,需要有丰富的制图经验和多层面的色彩设计理念,将地图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达到较高水平[1]。更新编辑中要保证成图数学精度,还要进行制图综合,表达合理各要素关系。下面以更新编制1∶550 000辽宁省地图为例详细地介绍一下中小比例尺政区形式地图的更新编辑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对制图综合的研究,仅能获得物体选取的数量指标。本文在鲍罗金等比数列法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制图物体进行定性研究得出确定地图上制图物体选取的一种较完备的数学模型。文中以确定河流选取为例,介绍使用本模型来确定河流选取的方法和步骤,重点讨论因素集合U中各因素隶属度μ_A(x)的确定,并且进行样图试验以及介绍确定地图上各要素选取的模型的基本方法。本文把模糊数学的概念用于制图综合中,使制图综合可能利用更多的地图信息,为制图综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为地图数据库和机助自动编图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尹雪华 《四川测绘》1999,22(4):169-170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制图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完善,电脑制图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地图的方法,使地图的成图时间大大地缩短了,也使地图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色彩效果更加美观悦目,从而更增强了地图的艺术性。我们知道,水系在普通地图上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被看作是控制其它内容的骨架。境界则是一个区域范围和另一个区域范围之间的界线,如国界、省界、县界等。为了增强区域范围的明显性,我们常常在地图上将境界符号配合色带来表示。在很多地方,两个区域范围之间是以河流或河流的主航道为分界线的,也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三维地形表面无缝叠加矢量要素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制图等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矢量要素与三维地形无缝叠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矢量数据基于三维地形的实时显示上面,面向三维制图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矢量要素的显示过于简单,地图要素信息传输受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法的线状矢量数据与规则格网DEM无缝叠加算法,并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矢量数据符号化,最后以道路数据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