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9月25日21:10,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地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其中翟志刚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他们在圆满完成了多项太空飞行任务后,于9月28日17:36安全返回地面,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圆满、健康返回4个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科技合作项目。从建造到完成,需要进行至少50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航天飞机41次,俄罗斯9次),将各种组成空间站的舱体运到太空,再把它们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耗资95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才能最终建成。虽然国际空间站还在建造之中,而由太空美术家描绘的空间站的画面,提前给人们领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前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开始全力打造载人空间站。经过艰苦的努力,前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上,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Atlantis)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升空.有超过100万美国民众到现场观看。因为这不仅是阿特兰蒂斯号第33次发射,航天飞机第37次前往“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第135次升空,还是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此后,航天飞机全部退役,永远退出太空舞台,持续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纪念加加林:俄可能20年后建成月球基地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加加林的开创性壮举仍是俄罗斯这个国家太空计划登峰造极的成就,也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2011年4月5日,俄罗斯“加加林”号载人飞船携带3名俄美宇航员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11日,日本首枚H-28火箭把日本首艘HTV货运飞船送上太空,然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日继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最大的实验舱希望号之后,对“国际空间站”工程的又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8):18-18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航天机构和欧洲航天局的负责人17日表示。国际空间站有望于2015年服役期满后继续运行,他们还承谣继续加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以延长它在太空中的运行时间。有涠查显示,国际空间站在2015年后的运行“没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国际空间站项目于1998年正式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空航天局2008年1月11日宣布,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2月7日发射,把欧洲空间局建造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CLM)送上“国际空间站”;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在3月中旬发射,把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的实验后勤舱增压段送上“国际空间站”。这两次飞行任务完成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空间活动是比较平稳的,其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都有一些亮点,尤其是美国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建造“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太空女游客上天和欧洲斯玛特-1探测器撞月等活动,在全球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俄箩斯、印度的航天活动因失败而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月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型号工作会议上获知,我国将计划在2021年,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太空女杰创“最”录张明昌自古道“巾帼不让须眉”,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女性比男儿更易适应长期的太空生活,她们会创造“和谐的心理气候”。到1995年为止,世界上已有5国30位妇女55次进人茫茫太空,为探索宇宙,造福人类作出了名彪史册的不凡贡献。M第一个太空...  相似文献   

12.
国内最早知道这种现象的人应该是现在的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他2003年5月在水木清华天文版转了一条国外卫星观测讨论组的消息,内容大概是有人说一晚上看到了五次国际空间站,于是这个讨论组里就叫这个现象为国际空间站马拉松(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Marathon)。  相似文献   

13.
一、太空美术的历史回顾太空美术 (SpaceArt)就是天文学的美术 ,也是宇宙航行的美术。它是宇宙和太空的美术 ,而且反映了天文学的成就和发现 ,也反映了宇宙航行与太空技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 ,据我所知是意大利美术家多纳托·克连特 (DontoCret)在 1 71 1年所画。他有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彗星的 8幅油画 ,都保存在凡蒂岗纪念馆中 ,而且已经在第十一届世界《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公报》第一卷 ( 1 980 )上发表。太空美术的另一些早期作品是在 1 865年出版的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作品《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14.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1):51-53
1957年11月3日太空犬“莱卡”搭乘前苏联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进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狗。 1915年11月6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后建成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但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却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为了判别这种差异,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提出三个可供实验验证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探索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太空中拥有很多地面上稀缺的资源和难以创造的科学条件,如稀缺金属资源,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环境等。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I)发射以来,如今已有数千颗卫星被发射到近地空间,这些卫星满足了人类社会中通讯、导航、气象预测、海洋探测、对空对地监测等各种需求,已成为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据统计,60余年来人类共发射将近5800次,发射卫星数量将近9000颗。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2007年1月29日透露,"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主照相仪——高新巡天照相机(ACS)已经损坏,丧失了2/3的观测能力,很可能无法完全修复。在过去的16年里,"哈勒"拍摄了大量的令人惊奇的图像,对天文学做出的贡献是包括"国际空间站"在内的所有太空计划都无法做到的。到2006年底,"哈勃"的资料库中已经包含了超过27万亿字节的数据,而且仍在以每月3900亿字节的速度增加。这些数据已经成为6300篇科学论文的基础。2006年,科学家从"哈勃"16年来的赫赫功绩中,精心筛选出其中10项最突出的贡献:1彗木大冲撞;2太阳系外的行星;3恒星的死亡之舞;4字宙分娩;5星系考古;6超大质量黑洞;7最剧烈的爆发;8遥远的太空边疆;9宇宙的年龄;10正在加速膨胀的宇宙。在很多科学家眼中,"哈勃"辉煌的一生也是天文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7.
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是维珍集团中的一家公司,是首个致力于商业太空旅游的私人公司,由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爵士于2004年创办。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3日,在美国的一处沙漠上空,维珍银河太空飞船VSS Unity第一次成功到达51英里(82千米)高空,首次超过公司认可的50英里的太空边界。  相似文献   

18.
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将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一飞冲天,搭载着我国三名优秀的宇航员飞赴太空,执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期间除了完成既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外,还将完成我国的首次太空行走,此次任务可谓光荣伟大又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20.
近年,美国通过对“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进行的研究表明,长期太空失重飞行会使航天员工作负荷能力下降(40%以上),肌肉日渐萎缩,30~50岁航天员的肌肉能退化成80岁以上老人的肌肉。即使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一直锻炼身体,但失重状态对骨骼肌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仍将极大地威胁长期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不过,航天员在太空中有个好胃口对保持身体正常机能很重要。这项研究成果在9月公布于英国《生理学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