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不同磷浓度(0μM、2.27μM、18.15μM、36.3μM、72.6μM、290.4μM)对其PS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培养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 lx。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磷浓度对两株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90.4μmol/L处达到最大值;球等鞭金藻3011和8701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磷浓度均为290.4μmol/L。  相似文献   

2.
球等鞭金藻3011浓缩细胞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斌伦  朱明  张学成 《海洋科学》2005,29(12):43-46
为了探讨球等鞭金藻301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浓缩细胞的保存条件,通过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长期保存效果来确定最佳的保存温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0~10℃的低温下长期(2个月以上)保存后,球等鞭金藻3011获得较高的存活率(70%以上),并且在恢复生长时保持较高的比生长率,因此0~10℃是球等鞭金藻3011浓缩细胞长期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就七种重金属离子对等鞭藻3011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中分别用1,3,5,7 ppm四种浓度实验发现重金属离子对藻生长的毒害作用顺序是Cu>Cr、Cd>Zn>Ni>Pb。Pb~(2+)对等鞭藻3011生长有利而Cu~(2+)却有致命的毒性。双因子作用下,Pb~(2+)、Ni~(2+)可降低其他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例如Cr~(2+)、Cd~(2+)。总的来说,无论是单因子还是双因子联合作用下,对等鞭藻3011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1996年1-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3011、三角褐指藻2038、扁藻1040及小球藻1061等4种饵料微藻中与藻共存细菌单菌株及群落均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各培养时期除菌微藻3011不能限制弧菌生长;除菌微藻2038具有微弱限制弧菌生长能力,处于生长指数后期时作用相对较强,与藻共存细菌群落回加除菌微藻3011及2038,则恢复排斥弧菌能力,细菌先于弧菌加入时(如先加入3d)排斥能力显现较快,反之则较慢。另外还发现,除菌藻2038代谢产物(0.65μm 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能力,4种饵料微藻(自然藻-菌混和体)代谢产物(0.2及0.65μm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因此,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机理可归结为:以微藻为基础的微小生物群落因优先占有生态空间而对弧菌菌群具有排它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优良的饵料——等鞭藻3011通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葵英 《海洋科学》1986,10(2):63-6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从事单胞藻饵料研究的科研人员,1982年从山东沿岸分离筛选出一种新的等鞭3011饵料种,经过纯化、分类、鉴定,营养成分和生长条件等一系列的生物学研究;根据其生长规律,掌握了等鞭藻3011工厂化培养的方法。通过对海湾扇贝、中国对虾、刺参、鲍鱼、西施舌、牡蛎和贻贝幼  相似文献   

6.
海洋单细胞藻对紫外吸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日本岛津UV-260分光光度计,对9种海洋单细胞藻的紫外吸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种海洋单细胞藻的吸收峰的波长均在280nm以下,它们相应的波长范围在252.8~266.4nm之间,高低相差仅为13.6nm;(2)按吸收峰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盐藻>扁藻>小球藻>塔胞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金藻3011>金藻8701,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3)在UV-B(280~320nm)波段,9种海洋单细胞藻的吸收度均随波长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吸收度的大小排列次序同吸收峰值完全一致,同样表现出绿藻>硅藻>金藻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分析。虾夷扇贝样品于2011年采自北黄海海域,并解剖为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和性腺四部分。在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到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 1,DTX1)、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成分。在扇贝各组织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OA:1.97—2.99μg/kg;DTX1:4.97—77.29μg/kg;PTX2:1.12—50.08μg/kg;YTX:825—6680μg/kg),其次是性腺和外套膜,闭壳肌中毒素含量最低。各组织之间的毒素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均以YTX含量最高,占脂溶性藻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除YTX外,扇贝体内还存在一定量的OA、DTX1和PTX2毒素,虾夷扇贝中检出PTX2在我国系首次报道。北黄海海水样品中存在较高密度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可能是虾夷扇贝体内OA,DTX1和PTX2的潜在来源。为防范虾夷扇贝中藻毒素造成危害,应进一步强化对北黄海海域贝类中藻毒素及海水中有毒藻类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海洋饵料金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绿色巴夫藻(Pavlova uiridis)、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3011)等三种海洋饵料金藻,探讨了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以及化冻后恢复方法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藻都在-0.9%含水量/h的平均脱水速率下获得最高存活率:各种藻在冰冻前的胶球最佳含水量不同,绿色巴夫藻为35%,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都为30%。化冻后,含绿色巴夫藻的胶球在培养基中22℃暗放置48h存活率最高;另两种藻在相对湿度为75%的气相中22℃暗放置12h存活率最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的冰冻保存的存活率可分别达到74%、15%和17%。  相似文献   

9.
等鞭藻的生长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记述了从我国山东沿岸海水中分离的一种适高温生长的等鞭藻(Isochrysis galbana Parke)3011,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用简单的无机盐加少量维生素B_1和B_(12)就能促其快速生长。其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的含量分别占干重约46.8%,22.25%,22.54%和8.4%,氨基酸含量为33.37%。  相似文献   

10.
很多研究表明,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是海洋动物,特别是其幼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Kanazawa et al.,1979; Levine et al.,1984)。很多海洋微藻中含有很高浓度的n3-PUFA,因此在水产养殖中,为了提高鱼、虾幼苗的成活率,增强幼体的体质,常用微藻来强化培养轮虫和卤虫,以提高其n3-PUFA的含量(赖户明1993;Ben-Amotz et al,,1987),为此我们选择了DHA含量比较高而EPA含量很低的金藻3011(Isochrysis galbana)、EPA含量较高而DHA含量很低的三角褐指藻2038(Phea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小球藻(Chlorella sp.),研究了它们体内的EPA和DHA向卤虫传递的情况,同时用不含PUFA的面包酵母作对照,为水产养殖中进行卤虫的强化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中的部分微藻能够产生藻毒素,导致鱼、贝类等养殖动物染毒或死亡,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近20年来,随着对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几类常见的藻毒素,从贝类中藻毒素污染状况、毒素来源、有毒赤潮发生情况等方面,对我国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麻痹性贝毒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和腹泻性贝毒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DSTs)是我国近海最为常见的藻毒素,广东沿海、福建沿海、长江口邻近海域、海州湾、北黄海和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贝类沾染藻毒素的问题比较突出,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麻痹性贝毒主要来自有毒的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等腹泻性贝毒毒素则主要来自有毒鳍藻(Dinophysis spp.)。近年来,随着孢囊分离与培养方法的不断完善及藻毒素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近海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毒藻和藻毒素。在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了有毒藻与藻毒素对我国沿海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风险,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IT-MS)测定海洋微藻藻粉中8种典型脂溶性毒素的分析方法。藻粉样品经超声细胞破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藻毒素进行提取,用HPLC-ESI-IT-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对各种毒素(包括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扇贝毒素2(PTX-2)、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1(AZA1)原多甲藻酸2(AZA2)、罗环内酯毒素(SPX),米氏裸甲藻毒素(GYM))进行测定。8种脂溶性藻毒素均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在0.991以上),检出限均介于0.085~1.315 p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5%~111.4%之间,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82%~10.17%范围。应用该方法对利玛原甲藻干藻粉中的毒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良好,说明本方法是海洋微藻藻粉中脂溶性藻毒素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藻体中脂类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及种类可发生很大变化。因此,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以期寻找既能促进藻类较快生长,又能使其体内PUFA含量较高的培养条件,对于促进水产养殖的发展,乃至使其成为生产EPA和DHA的工业原料,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系列研究I中我们报告了我国沿海水产养殖中常用的7种微藻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在其基础上,我们选择了脂肪和DHA含量比较高的球等鞭金藻3011(Isochrysis galbana),用不同的营养液、并在不同的生长期、温度、盐度等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分析藻体中PUFA含量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同时探讨用其作为生产PUFA的工业原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R—藻红蛋白的某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红藻(Rhodophyta)、蓝绿藻(Cyanophyta)和隐藻(Cryptophyta)中有着不同的藻胆蛋白,它们是这些藻类在光合作用中的辅助色素。藻胆蛋白是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等的总称。这些蛋白质以共价键方式连结着开链的四吡咯发色基团:  相似文献   

15.
几种海洋微藻的固定化培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褐藻酸钙固定化培养了7种海洋微藻,它们是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微形角刺藻(Chaetoccros minutissimu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 Tseng et T.J.Chang)、亚心形扁藻(Pl.subcordiformis)、隐杆藻(Aphanothece sp.)和盐藻(Dunaliella sp.).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海洋甲藻——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对海洋微藻的化感作用,揭示其化感物质作为植物源抑藻剂的开发潜能,本文探讨了网状原角藻藻细胞和无细胞滤液对几种海洋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选取东海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作为受体藻种,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作为阳性对照,比较了2种甲藻的藻细胞培养液和无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网状原角藻的无细胞滤液比塔玛亚历山大藻能更明显的抑制东海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尤其是对东海原甲藻,基本阻断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海洋尖尾藻的摄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是世界广布的一种赤潮原因甲藻。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等6种海洋微藻为饵料对海洋尖尾藻的摄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整个摄食过程分为水流形成和胞吞作用两个阶段;水流形成依靠海洋尖尾藻整个细胞围绕饵料藻旋转实现,胞吞器官为纵沟;每个海洋尖尾藻细胞内可同时容纳饵料藻一至数个。此外,分属于不同门类的供试藻均能被海洋尖尾藻摄食。  相似文献   

18.
大叶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叶藻是近海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本文从5个方面论述了大叶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大叶藻对海洋沉水生活的适应;2)大叶藻在资源分配上的繁殖策略;3)大叶藻的营养盐代谢;4)大叶藻对近海生态的贡献;5)大叶藻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浙江南麂岛海域是我国近岸贝类的重点养殖区,近年来一直遭受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LSTs)的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为了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预警方法,本研究利用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在该海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野外监测和LSTs毒素分析。结果表明:7种LSTs毒素在SPATT(DIAION?HP20)中被检出,分别是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1,DTX-1)、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及其衍生物homo YTX、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2,PTX-2)及其衍生物7-epi-PTX2sa和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GYM);有8种毒素在厚壳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中被检出,分别是OA、DTX1、homo YTX、PTX2、7-epi-PTX2sa、GYM、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3(azaspiracid-3,AZA-3)和虾夷扇贝毒素衍生物45-OH-homo YTX。整体而言,SPATT(HP20)中吸附的毒素种类与贝肉中监测出的毒素种类大体上一致,且两者间OA、DTX1和PTX2的浓度在时间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见SPATT(HP20)对这些LSTs毒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望作为水体中LSTs毒素的预警监测材料。南麂岛海域LSTs分布特征明显,夏季最高,其次是春秋季,冬季最低,其中2014年夏季贝肉中OA毒素含量高达77.19ng/g贝肉,超出国家限量标准(45ng/g贝肉)比例达11.76%,为浙江南麂海域贻贝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20.
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培养盐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盐度变化而改变:在适当盐度(60~90g/L)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在较低盐度(30~60g/L)或较高盐度(90~150g/L)下,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说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盐度逆境适应酶.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盐藻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时,盐藻细胞密度大,同时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也多;随着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均逐渐降低,但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时,盐藻蛋白质积累又有增加,可能在盐藻体内有逆境蛋白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