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说到野菜,印在我脑海深处的是儿时呼朋唤友奔向田野的欢闹声,是遍寻野地突然发现心仪的嫩芽,更是母亲蒸煮野菜后散发出的氤氲清香……阳春三月,我总会带着孩子去田野里走走,美其名曰"踏青",实则"采青"。"采青"就是挖野菜。中国人和野菜的亲近,要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了。《诗经》的开篇《关雎》中就讲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就是一种野菜。曾有人做过粗略  相似文献   

2.
几场春雨过后,阳光明媚起来,田野间各种各样的野菜也争相吐绿,浓郁了和煦的春风。闲暇之时,与家人去挖野菜,十多年来倒成了一种习惯。野菜年年吃,味道却一年比一年悠长,那种感觉总让我回味无穷。小时候,由于我严重挑食,导致营养不良,个头比同龄人矮且头发也是又稀又黄。于是,我有了一个"黄毛丫头"的雅号。一个女孩子家,自然不愿让人这么叫。俗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那就是我儿时生活的乡村。记忆里的乡村,是在村头和小伙伴们捉迷藏时的场景。放假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们都会疯玩,直到弯弯的月亮升起。当村里家家户户飘出袅袅炊烟和阵阵饭香的时候,我们才笑着、闹着,回到各自的家中。紧接着,家家户户的门口,就出现了大人和孩子端着饭碗的身影……这些画面构成了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有用么?对这个问题,恐怕连斗大的字也不识一个的人,也会条件反射般回答:"当然有用!"我有一个亲戚,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出来打工,后来靠买卖烂铜烂铁发了大财,现在是村里的首富。他离开学校后从不碰书本,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写得歪歪斜斜。我相信,很多人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阅读,甚至字也没认出几个,但并不妨碍他们取得俗世的成功。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一直上学,上了高中但没考上大学,喜欢阅读,  相似文献   

5.
哦,父亲     
正我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父亲并不是我的生父。父亲来到我们家时,我的年纪还很小。依稀记得,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学,整天吊着鼻涕,脸上抹着灰土,领着弟弟和一群小伙伴或翻墙或踏青,或执树枝撵打村里的狗,整天到处疯跑。父亲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走进了我们的家,我们家终于有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从此他带着我们一家人——我的母亲,奶奶,姐姐、弟弟和我,向前奔日子。  相似文献   

6.
正9月24日上午,陕县岔里村国土资源协管员李海祥来到原店国土资源所,见到所长贺宏江就问:"贺所长,上次你答应给的那个法律小手册,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贺宏江笑着说:"放心吧,我给你留了一本,自己去拿吧!"说到这个小册子,还得从9月20日上午说起。那天,贺宏江到岔里村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有人在路边空地上挖地基,就赶紧上前询问:"老乡,这是谁让挖的?""我让挖的。"一个中年汉子抬起头应道。贺宏江一看,认得他是村里的申  相似文献   

7.
<正>9月24日上午,陕县岔里村国土资源协管员李海祥来到原店国土资源所,见到所长贺宏江就问:"贺所长,上次你答应给的那个法律小手册,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贺宏江笑着说:"放心吧,我给你留了一本,自己去拿吧!"说到这个小册子,还得从9月20日上午说起。那天,贺宏江到岔里村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有人在路边空地上挖地基,就赶紧上前询问:"老乡,这是谁让挖的?""我让挖的。"一个中年汉子抬起头应道。贺宏江一看,认得他是村里的申  相似文献   

8.
哦,父亲     
<正>我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父亲并不是我的生父。父亲来到我们家时,我的年纪还很小。依稀记得,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学,整天吊着鼻涕,脸上抹着灰土,领着弟弟和一群小伙伴或翻墙或踏青,或执树枝撵打村里的狗,整天到处疯跑。父亲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走进了我们的家,我们家终于有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从此他带着我们一家人——我的母亲,奶奶,姐姐、弟弟和我,向前奔日子。  相似文献   

9.
正"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场诗意绵绵的春雨之后,又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这时,漫山遍野的野菜慵慵地探出头来,嫩绿柔香,袅袅婷婷,惹得踏青的人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三三两两蹲下身去,采摘着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早春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几抹绿意。走近一看,竟然是荠菜!在儿时的记忆中,早春就是荠菜味儿的。小时候,每到早春时节,妈妈就会带上我,挎上小竹篮,拿着小铁铲到田间地头挖野菜。  相似文献   

10.
我是农民的儿子,记得小时候非常能吃,一个人能吃三个人的饭量,兄妹三个的战斗力更是“非同凡响”,无论是什么粗粮野菜都能消灭掉一大锅在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为了填满我们这群半大小子的肚子,爸爸妈妈只有不分昼夜的拼命干活,白天随大队出工,晚上还要领一些剥花生米、编织竹篓竹篮之类的手工活回来干,千方百计地满足我们那好似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有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自己就尽可能的不吃或少吃,  相似文献   

11.
野菜乃大俗大雅之物,过去穷人用它果腹,如今,因其清爽的口感和食疗作用,备受都市人的青睐。用荠菜拌上肉馅做成饺子,味道会特别鲜;马齿菜素有“天然抗生素”美誉,还可防治心脏病。田间地头,野菜已经悄悄长出来了,趁着鲜嫩,咱赶紧去挖吧!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5日,陕县西张村国土资源所所长薛江波带着工作人员小张到辖区内巡查。行至丁管营村时,发现村里的水泥路上撒了不少泥土。薛所长立即下车,蹲下身子,对小张说:"看,这土还是湿的,肯定有人在耕地里建房。"果然不出薛所长所料,他们向前走了大约1500米,发现一群人在耕地里干得很起劲儿,正往拖拉机里装土。薛所长立即走上前去,亮出执法证,责令立即停止施工。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嚷道:"我叫李林(化名),我租村里的地准备建家具厂,也和村民签了协议,并付了租金,你凭什么阻止我施工?"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5日,陕县西张村国土资源所所长薛江波带着工作人员小张到辖区内巡查。行至丁管营村时,发现村里的水泥路上撒了不少泥土。薛所长立即下车,蹲下身子,对小张说:"看,这土还是湿的,肯定有人在耕地里建房。"果然不出薛所长所料,他们向前走了大约1500米,发现一群人在耕地里干得很起劲儿,正往拖拉机里装土。薛所长立即走上前去,亮出执法证,责令立即停止施工。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嚷道:"我叫李林(化名),我租村里的地准备建家具厂,也和村民签了协议,并付了租金,你凭什么阻止我施工?"  相似文献   

14.
我在豫南花乡做土地所长,差不多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土地所还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我住在乡政府大院,每天和乡政府的干部们一块吃饭,夏天几乎天天吃萝卜,水很多的那种,熟了嚼一口便会吐出一口筋,和肥肉膘一块闷,红通通的。开饭的时候,炊事员用大铁勺一勺勺地挖,油很大,不经意便会拉肚子。做饭的是一个50多岁的汉子,挖菜时右手总颤微微的。  相似文献   

15.
<正>重阳节这天,我回了趟老家。登上附近的方山,除了目睹乡亲们正在播种小麦外,还见到经过霜打的柿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片片落地,只剩下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这让我想起童年摘柿子的美好场景。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吃到嘴里的水果很少,所以每年柿子快成熟的季节,也是我和小伙伴最快乐的时光。于是,我们每天都要到村西北的那片柿林去,从下往上看,偶而发现一两个红了的柿子,我们会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羡慕我是局长的女儿,其实我并不快乐".这是两年前蒙亚琼11岁的女儿蒙诗霞在日记里写的,也是她在学校完成的一篇作文里写到的.  相似文献   

17.
正周一刚上班,夏邑县何营国土资源所所长孙新良就碰到了一件棘手事。下乡巡查的何建锋跟他讲,何庄村60多岁的何老汉要在耕地里建房,扬言谁要是阻拦就要跟谁拼命。这个何老汉,因早年献血染上了艾滋病。他的孩子马上要结婚,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宅基地建房,于是就想把房子建在耕地里。村干部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多次劝他打消念头,他却放话说:"反正我是个快要死的人啦,村里不给我划宅基地,我就在自家地里给孩子建房。谁要毁了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正"听说前两天张锁在自己家承包地上挖砂取土被国土局查了!""上一星期还在明目张胆的挖呢,这么快就被查了?"坐在门口闲聊的几位村民打开了话匣子,"咱村的地也就剩这些了,幸好有国土局在帮咱盯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事情原来是这样的: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大湖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小张给管城回族区自然资源局监察大队中队长王莹打来电话说,村里有一伙人夜里偷着挖砂取土破坏耕地,接到  相似文献   

19.
<正>周一刚上班,夏邑县何营国土资源所所长孙新良就碰到了一件棘手事。下乡巡查的何建锋跟他讲,何庄村60多岁的何老汉要在耕地里建房,扬言谁要是阻拦就要跟谁拼命。这个何老汉,因早年献血染上了艾滋病。他的孩子马上要结婚,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宅基地建房,于是就想把房子建在耕地里。村干部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多次劝他打消念头,他却放话说:"反正我是个快要死的人啦,村里不给我划宅基地,我就在自家地里给孩子建房。谁要毁了孩子的  相似文献   

20.
抗战的时候我还是个八、九岁的小孩,然而我有一段棠慈情结.1937年9月26日日机首次轰炸金华,百姓伤亡惨重,人们纷纷逃到乡下.金华中学也辗转迁徙,1943年春,在金华沦陷半年后,学校迁至缙云壶镇附近的金竹和棠慈(唐市),分别办起高初中部.壶镇离金竹12里,离棠慈15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